提高學生素質離不開課堂教學這個主陣地,而正確引導學生質疑,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是課堂教學的關鍵所在。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最棘手的就是學生提不出問題。如何引導學生質疑呢?我在以下方面進行了一些嘗試:
一、激發興趣,調動質疑的積極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先決條件,是每個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探索學生底蘊的內在動力。興趣越濃,積極性越高。
1.以“人”激趣。尊重學生,做他們的知心朋友,讓學生從心里喜歡自己,才能對自己上的課感興趣。
2.有意激趣。采用各種教學手段,設計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興趣。
3.隨機激趣,猶如作家的創作靈感一觸即發。
二、指導方法,學習發現問題的途徑
課堂教學中,學生提不出問題,教師不要急躁,要循循善誘,運用方法引導質疑。一是定向啟發,引導學生思考、質疑,先指給學生思維的對象或方向,讓學生沿著一定的思維方向去質疑;二是讓學生先去實踐,在實踐中質疑,學生就容易提出不懂的問題,甚至會無疑中生疑。
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指出:“發現問題比解決問題重要。”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善于發現問題、熟悉發現問題的途徑:①在預習、閱讀的基礎上發現疑難;②采用觀察實驗或直觀教具,提出問題;③從已有知識揭示出新矛盾;④在復習、練習中感到困難,迫切需要解決問題。另外,還要鼓勵學生不做課文的奴隸,敢于對課文或教師的講解大膽提出疑問,逐步提高質疑的質量。
三、激勵探索,激發思維
當學生獲取知識后,教師應有意識地、不失時機地向學生再質疑。教師要善于放手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自己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及時鼓勵,給予肯定。對有價值的問題,要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提出這個問題的,啟發學生展示其思維過程,幫助學生總結質疑方法、規律。要活躍他們的思維,延伸對所學知識的學習和運用,從而由課堂拓展到課外,使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
積極引導學生質疑,是一種授之以“漁”的教學方法,也是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在教學實踐中,對于開啟學生思維,善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活躍課堂氣氛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并能挖掘學生大腦的潛能,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和善于創造、勇于探索的精神。
[作者單位:丹陽市司徒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