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交通臺在一篇報道中講述了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一位男青年在南京一家廣告公司應聘部門經理。起初有30多人參加競爭,經過三輪應試,只剩下5人進入最終的“5分鐘演講”階段。演講中,5個人的發揮都很出色。最后,還是這位青年應聘成功了。使他勝出的一個重要因素令人難以想象:他在聽到一位競爭對手演講到精彩之處時,情不自禁地為其鼓掌喝彩。這無意間的舉動,被擔任主考官的公司老總認為是“善于欣賞和吸取別人的優點、富有團隊精神的體現?!币蚨蔀槲ㄒ坏墨@勝者。
男青年樂為他人喝彩,無形中為自己贏得了“附加分”,增加了制勝的砝碼。可在生活中,一些人似乎不太懂得為他人的幸福祝福,為他人的成功喝彩,為他人的精彩叫好,而是猜疑、嫉妒、仇視的情緒占領了心靈空間,而變得冷漠、麻木甚至殘酷起來。這一點,從“樹大招風”、“槍打出頭鳥”、“出頭的椽子先爛”、“人怕出名豬怕壯”這些流傳至今的俗語中便可見一斑。“一個中國人是龍,一群中國人是蟲”,這個曾在西方一些國家流行的斷語,雖有失偏頗,但卻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國人不習慣容納與欣賞他人的事實。對這種小肚雞腸的心態如不加以調教和糾正,任其蔓延下去,很可能會發展到“既生瑜,何生亮”,不能容忍他人存在的地步。河南省信陽市某中學學生馬娟,因嫉妒同學張靜學習成績好,人長得漂亮,將硫酸潑到張靜的臉上,致使這位風華正茂的少女深度燒傷,花季黯然。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就需要我們經常進行換位思考,遇事多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同樣的事情,站在自己的角度考慮是一個答案,站到對方和全局的角度考慮,恐怕又會是另一個答案。換位思考,往往使人看問題更全面、更客觀,思維更清晰、頭腦更冷靜。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點和優點。我們應該做的是容短學長,互為補益。只見其短,不見其長,無異于一葉障目,不見森林,這種思想方法不僅于人無利,于己也無益。
樂為他人喝彩,是一種豁達的心態、一種優雅的氣質、一種良好的修養、一種理性的智慧、一種人格的魅力,體現了一個人的處世態度與道德水準。樂為他人喝彩,不是刻意地抬高、曲意地逢迎、假意的吹捧,而是真心的欽佩、真誠的擁抱、真摯的祝福,不能有半點水分,來不得一絲虛偽。
為他人喝彩,也就等于為自己加油。一個懂得為他人喝彩的人,往往胸襟寬廣,視野開闊,思維靈活,善于發現和汲取他人長處,不斷進行自我改善。同時,這樣的思維與行為方式也容易博得他人的好感、支持與幫助,在身邊營造一個良好的工作氛圍與環境。而這種氛圍與環境,又能產生無形的助推力,使人在前進的征途上走得更快、更穩。
(作者單位:解放軍第359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