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求職者,如果異性招聘人員約你共進晚餐,你會答應嗎?據《武漢晨報》報道,湖北一名應屆女大學生對此問題給出了否定的答案,在她被某外企成功錄用后拒絕了與男招聘人員一同進餐的要求。不過她也因此失去了這份很有誘惑性的工作,原因是招聘方認為她戒備心太強。招聘者稱邀請該女生共進晚餐是為了和“國際慣例”接軌:一方面表示對人才的尊重,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招聘方全面客觀地了解應聘者的能力。“國際慣例”的“軌”當然是要“接”的,但是,我們有必要分析一下這位湖北女大學生面對一份很有誘惑性的工作,做出如此選擇的原因。我認為,這位女大學生患上了女大學生群體普遍患有的“酒桌恐懼癥”。
首先,讓女大學生們恐懼的是酒。酒這玩藝兒是公認的社交潤滑劑,不管多么難的事,經過酒的“論證”就不難了;不管多么嚴謹的人,經過酒的“穿腸”后就不是自己了。叫“女生”陪酒是我們許多男上司酒桌上的常備節目,也是女生們要“學習”的第一課。上司大人敬酒,不要不識抬舉,不喝就是不給面子,不喝就是不上路子,“學習”要從喝酒開始。好吧,給上司個面子吧。好了,此風一開也就完了,有了第一杯就有第二杯,有了這個上司就有那個上司,接下來,什么跳個舞唱個歌,什么亂七八糟的骯臟動作也許都可以趁著酒氣甩出來了。 再者,讓女大學生恐懼的是“黃段子”和“葷笑話”。酒桌是黃段子的發源地,就在酒杯碰撞和哄堂大笑之間,多少“經典”的黃段子被激發出來并傳播出去。可憐我們那些女大學生,既要賠笑臉還不能大驚小怪。 可想而知,招聘場上和市井間流傳的這些“酒桌版本”能不讓女大學生們恐懼嗎?盛行的“酒桌歪風”能不讓女大學生們望而卻步嗎?如果我是企業的老總,一定會重用這位湖北女生,讓她在工作中發揮自己的優點。誠然,該女生是敏感了一點,但是,如果該公司招聘人員能設身處地地想一想,這份警惕這份保守反而更能顯出她的慎重、小心和自尊,這種素質不正是工作中所需要的嗎?不順自己的“心愿”就不錄用,豈不常常會因此而錯失人才的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