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其增
人們要生存,而且要生存得越來越好,就必須追求文化的高品位,用文化的力量改變命運。同樣,企業的發展也需要依靠文化的力量,用優秀的企業文化支撐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在一定意義上說,。中鐵電氣化局集團48年的發展史,就是一部企業文化的形成史。
全面實施企業文化建設“五項工程”
中鐵電氣化局集團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企業文化的魅力,是以“舉集團之力,強集團之本,鑄集團之魂”為理念,用電氣化人特有的“促創干”精神,全面實施企業文化建設“五項工程”:即塑型、育人、鑄魂、傳播、強本。
“鑄魂”,就是著眼于企業精神建設,用先進文化為企業鑄魂。把先進文化熔鑄于企業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堅定職工的理想信念。在繼承集團48年來形成的企業精神、共同價值觀、經營理念、發揚企業優良傳統的同時,采取多種形式,大力宣傳推廣具有時代特征的“促創干,爭一流”的電氣化精神,使它成為全體職工的主導意識,成為企業的靈魂。
“育人”,就是著眼于企業發展之本,用先進文化為企業育人。堅持“鑄精品、育人才”的宗旨,努力用先進文化培養和造就一支高素質的職工隊伍。通過發揮文化陣地優勢,建好職工的精神家園;通過發揮文化宣傳優勢,把發現人、宣傳人、培養人作為重點,加強職工的文化修養;通過發揮文化活動優勢,豐富寓教于樂載體;通過發揮網絡優勢,拓展文化育人空間;通過創建學習型組織,培育知識型職工,從而全面提高職工隊伍的素質,建設“四有”職工隊伍。
“塑形”,就是著眼于企業競爭需求,用先進文化為企業塑形。把先進文化融入企業發展戰略之中,提高企業市場的競爭能力,塑造企業的市場形象;把先進文化融入工程建設之中,擴大企業的社會影響力,打造企業的品牌形象;把先進文化融入到企業的社會活動中,展示企業風貌,提升企業的社會形象;把先進文化融入企業的管理之中,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展現企業的整體形象。從而把“中鐵電化”品牌錘煉成為行業的著名品牌。
“傳播”,就是著眼于企業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用先進文化為企業揚名。把幾十年形成的“促創干,爭一流”的企業精神進行大張旗鼓地宣傳和弘揚,把企業品牌和核心價值觀推向全國、推向世界。這是樹立企業形象,使“中鐵電化”品牌更加知名的需要,也是參與全球經濟一體化激烈競爭的需要,是企業做長做強做大的千秋大計。
“強本”,就是著眼于企業基礎建設,用先進文化為企業固基,從而達到強本的目的。為適應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必須進行企業管理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和文化創新,對外打造品牌,擴大知名度,拓寬經營,做大市場。對內理順關系,加強管理,提高效益,增強后勁,做到強集團生存之本;通過進行企業戰略重組,提升企業資質,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實力;通過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提高職工隊伍素質,塑造企業良好形象,為企業做長做強做大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
企業文化既是一個長期形成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培育和創新的過程。中鐵電氣化局集團今后一個時期企業文化建設將采取三步走方針:第一步,企業文化體系的構建。挖掘基因、篩選梳理、精練升華。進一步構建完善理念、視聽、行為三大系統,形成特色鮮明的“中鐵電化”品牌和“促創干,爭一流”的企業精神。第二步,企業文化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真正樹榜樣、入心田、成習慣、變物質、社會化,使文化資源真正成為職工個人成長的“消費品”。從而為社會奉獻精品,提供優質的服務,實現職工利益的最大化和企業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使企業文化生根、開花、結果。第三步,企業文化的傳播。從外在形象到核心價值理念傳播,通過工程傳播,通過交往傳播,通過宣傳傳播。使“中鐵電化”品牌、理念和企業精神被社會所接受,享譽全國,走向世界。
著力建設符合企業特點的特色文化
建設企業文化,必須虛功實做,將無形之魂顯示于有形之物。今后一個時期,中鐵電氣化局集團將著力抓好品牌文化、質量文化、經營文化、管理文化、人才文化、誠信文化和執行文化建設。
將企業文化凝結在企業品牌上,著力提升品牌文化。市場競爭正在進入以品牌魅力為主要特征的文化競爭時期。創造,主要是文化的創造;擴張,主要是文化的擴張;成功,主要是文化的成功。這個原理要成為企業文化建設力量的源泉。
將企業文化凝結到質量上,著力提升質量文化。質量是企業的生命,是品牌之母。質量文化有兩個內涵,一個是產品所體現出來的倫理道德和質量意識;另一個是用戶對產品的質量需求。質量好不好,最終要由市場來檢驗,由用戶來評判,如果無法滿足用戶的需求,質量就沒有意義。一項工程或一個產品的技術、性能再好,如果沒有市場需求,沒有提供用戶真正需要的質量,就不能實現其價值,必將被市場所淘汰。因此,必須牢固樹立“質量第一、客戶至上”的理念,始終堅持“精益求精鑄精品”的理念,靠質量闖關,靠信譽取勝。
將企業文化凝結在經營上,著力提升經營文化。經營文化的真正目的在于加強與用戶的溝通與交流,在承攬工程的同時,將工程建設和使用價值、企業形象、企業理念傳播到用戶心中。也就是說跑市場、攬工程、搞經營不僅僅是賣產品以實現物質價值的過程,更是將企業文化傳播給廣大用戶進而實現企業文化價值的過程。尤其要注意的是,經營活動不是單純地樹立和展示企業形象的經濟行為,也是企業的社會行為。
將企業文化凝結到管理上,著力提升管理文化。科學的管理應是鋼柔相濟的,不僅需要嚴格的制度來規范職工的行為,更需要一種輕松快樂的氛圍。美國優秀企業管理者戴維·奧格爾認為,“如果人們得不到任何樂趣,他們就很少有出色的工作表現。”中國古代管理者也認為,要想真正得到別人的忠誠與歸順,必須從情感和良知上征服他。讓他懼怕你,這只是短時之功,而讓人感激你,則會成為永久之功。管理文化的作用在于開發全體職工不屈不撓的精神、無窮無盡的力量、奮發有為的意志、創造財富的智慧,從而推進企業發展。
將企業文化凝結到育人上,著力提升人才文化。廣泛開展“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樹立新觀念、爭做新貢獻”活動,大力開展技術培訓、技術比武、崗位練兵等活動,加快推進職工隊伍由體能型向知識型、學習型轉化。認真實施人才強企戰略”,盡快形成各類人才體系:即專業技術類、經濟類、管理類、政工類和技工類人才體系,為企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將企業文化凝結到行為上,著力提升誠信文化。堅持以誠信為本,廣泛開展做誠信職工、建誠信企業活動;大興重合同、守信譽之風;建立職業道德規范,教育職工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愛崗敬業,以文明的施工和精湛的技能展示企業良好形象。
將企業文化凝結到落實上,著力提升執行文化。執行力來自于這個企業的企業文化,完善于這個企業近乎教義般的企業信仰。要高度重視和充分發揮下級組織及中層管理者的作用,建立并完善誰執行誰拿方案,誰說了算的工作制度,大力提倡學習“羅文精神”,認真處理好細節,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精神。
深化企業文化 建設必須處理好五個關系
一要處理好共性與個性的關系。在企業文化建設中,要堅持共性與個性的有機結合。
二要處理好繼承與發展的關系。對企業在長期創業中形成的、已被廣大職工和用戶廣泛認可的優秀文化要發揚光大,并在實踐中賦予新的內涵;對已被實踐證明落后于時代要求、失去生命力和激勵作用的企業文化,要徹底拋棄。
三要處理好當前建設與建立長效機制的關系。一方面要結合企業當前任務和職工思想實際,建設符合企業當前重點工作、符合職工精神需求的企業文化,激發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保證主要任務的順利完成;另一方面要結合企業發展戰略,建立企業文化建設的長效機制,并不斷創新。
四要處理好目的與效果的關系。建設企業文化,不是為了“作秀”,而是為了“武裝”企業,統領企業,必須結合實際,注重效果,切忌形式主義,避免搞成陽春白雪,曲高和寡。
五要處理好以人為本與企業發展的關系。企業文化的理論核心就是以人為本,要將企業發展目標與個人愿望有機地融合在一起。達成企業內部物質、精神、制度最優組合的動態平衡。
今后的企業或社會,誰擁有先進的文化,誰就會擁有光輝的未來。培育先進的、健康的企業文化,是全體中鐵電氣化人的責任。
(責任編輯:羅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