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玉明
中國的城市正處于戰略轉型的關鍵時期。這個戰略的轉型就是要從過去的經濟增長轉變為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從過去的政府管理轉變為社會管理;從領導思維轉變為執政的思維。而這一切都必須在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兩大治國方略的指導下,以城市化的快速推進為基礎。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隨著城市綜合競爭力的不斷增強,隨著城市關于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我們需要用全面創新的城市管理來創造中國城市的最大價值。我們更需要以全面提升的生活質量來表明中國城市的全新高度。
究竟什么樣的城市是最好的城市?我們的研究表明:
第一,最好的城市是先規劃、后建設的城市。當前,中國城市之所以出現了種種問題,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先建設后規劃,邊建設、邊規劃,甚至是滯后的,這就導致了城市建設的無序開發和城市徘徊的不可逆轉。大家知道,城市建設的不可重復性決定了城市規劃必須具有先導性和前瞻性。對于城市化來說,規劃必須是比建設更為重要,如果規劃滯后,即使再高標準的建設、再高水平的管理也無濟于事。
所以城市只有先規劃、后建設,才能從戰略定位不準確、空間布局不合理、發展模式不集約這三大瓶頸中走出來,才能建設和發展一個最好的城市。
第二,最好的城市是能夠把握成長關鍵期的城市。城市的發展是有規律的。其一,人均GDP1000美元達到以上。二是城市化水平達到30%以上。實現這兩條以后的城市化進程就進入了成長關鍵期。目前,城市化水平以1%的速度快速推進,城市建設的力度在不斷的加大,估計每年的建設量按面積計算已占到全球的40%,僅上海的建設量就相當于整個歐盟。
大城市攤大餅的鋪張,能源緊張,人口膨脹,交通擁堵,生態環境惡化,甚至出現貧民屋。現在中國很多城市陷入了盲目的圈地等。數據顯示,到2003年年底,大約182座城市提出要建國際大都市化的目標,過高的城市定位、一哄而上的開發熱,并沒有真正認識和把握城市的成長關鍵期的特征。相反,也造成了城市功能的重復和浪費,進而嚴重影響到城市健康、理性和可持續的發展。所以中國的城市化不能再走城市蔓延的老路,而應該采取更加緊湊的模式,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成功,這才是最好的城市的成功之路。
第三,最好的城市是適宜人居住的城市。那什么樣的城市適宜人居住?就要看這個城市能不能真正以人為本,能不能真正實現人文關懷,能不能最大化的滿足他的居住的多層次、多樣化、個性化的物質和精神需求,并一切從生活質量出發,為居民創造更加優美的環境,更加優良的秩序,更加優化的環境,更加優質的服務和更加優秀的文化。我們認為,宜居是城市價值的最高體現,生活質量是城市價值的核心。城市生活質量的高低是衡量城市價值是否最大化的重要標準。
一個城市有沒有價值,價值是不是最大化?不僅要看這個城市是不是具有更強大的經濟實力,而且更重要的要看這個城市能不能提高老百姓的生活質量,以及為它的居住者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和發展機遇。我們提出生活質量是檢驗城市價值的唯一標準。我們的研究表明,城市發展水平是城市生活的基礎,但是城市發展水平高并不等于城市生活質量高,城市發展水平和城市生活質量并不完全成正比關系,我們把影響中國城市生活質量的關鍵因素概括為12個方面,叫作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樂、業。
“衣”就要看居民的收入水平。“食”看恩格爾系數和居民的消費指出。“住”要看居民人均居住的使用面積。“行”要看交通便利。“生”要看教育,看這個城市適齡勞動力平均受教育的年限。“老”要看社會保障的覆蓋率。“病”要看醫療保證和公共衛生體系是否建立。“死”要看人均壽命。“安”要看安全感,看這個城市公共安全以及非正常的死亡人數是多少。“居”要看居住環境,看這個城市天是不是藍,水是不是清,地是否綠。“樂”要看這個城市的文化休閑娛樂狀況。“業”就是要看這個城市能不能為他的居住者,包括外來的居住者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和發展機遇。
因此,一個好的城市必然是一個宜居的城市,而宜居是以高品質的生活質量為前提的。最好的城市是與眾不同的個性化城市。為什么現在城市都是千篇一律呢?我們研究表明,有兩個重要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關注。造成城市、千篇一律的重要原因,可概括為:第一,盲人摸象。有些城市盲目的追求經濟增長,盲目的調整城市規劃,盲目的崇洋媚外,照搬照抄國外的經驗。而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是長官意志所造成的權利行為。其后果就是大城市在模仿和復制國外的模式,小城市在模仿和復制大城市的模式。第二,拔苗助長。有些城市不顧自己的條件、特色,不計成本、不惜代價拔高城市定位,擴張城市人口,土地過度開發,不計成本大拆大建,這種所謂現代化的開發,使我們無法看到這個城市的歷史痕跡,也無法完成這個城市的文化風貌。一個失去資源化和人性化的空間,再高的高樓大廈,也會讓人感到孤獨。城市要發展,要舊城改造,要消除危房,但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尊重這個城市,尊重自然,尊重市民。
這些尊重的背后就是這個城市文明的傳承,是城市文化所折射出的個性。最好的城市是老百姓期待和向往的城市。城市歸根到底是市民的城市,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究竟在想什么?他們的期盼是什么?我們通過新華網和中國政務信息網做了關于未來5~10中國城市發展的十大愿景,分別是:平價醫療、社會保障全覆蓋、誠信、遷徙自由、擴大中等收入者、陽光政府、節水節能節約、防治艾滋病、公共安全、無差別教育。
這些愿景體現了市民對未來城市的想法,也是對城市生活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為發展成為一個好的城市提供了發展的目標。關注城市就是關注我們的未來,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把我們美好的愿望變成建設美好城市的行動。預祝大家珍惜生命,熱愛生活,過好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