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運用多媒體整合網絡資源
網絡資源非常豐富,一些專業教學網站吸納了大量的教學案例和其他教學資源,這些資源是制作課件的良好素材,有效地解決了我們在技術、資料等方面的問題。這樣,我們節省了時間和精力,可以更多地考慮教學內容、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的設計。
例如我在制作泰戈爾的《金色花》的課件時,緊緊圍繞母愛這個主題進行設計,分三個環節:一是對課文背景及作者的介紹。網上關于泰戈爾的資料、相關的文章很詳盡,我就下載下來,整理后放到自己的課件上,可謂省時省力。二是為了讓學生了解泰戈爾這種表現隨感的短詩對中國詩壇的影響,我從網上找到了一些中國詩壇上有影響的短詩,如冰心的《紙船》,通過對比與引導,讓學生品味詩歌的精美語言,體會其中蘊涵的濃濃母子情,獲得美的熏陶。三是從相關的網上下載《金色花》課件,其中的基本框架、基礎知識、課堂練習部分經過調整修改以后可以直接使用。這樣,課件制作既降低了難度,又提高了效率。
二、運用多媒體整合社會資源和自然資源
數碼相機、攝像機輕便易攜,可以用來收集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作為教學資源。如參觀旅游,我們可以用相機拍攝各地的自然風光、有代表性的建筑等。這些素材,經過剪輯和修改,就可以運用到我們的教學當中。
例如設計《中國石拱橋》的課件時,我把自己和學生平時搜集到的所有關于橋的照片整理歸類,放到課件中。通過對照片的對比、歸納和分析,把課文中要講的內容作了大致的勾勒,學生很自然地明確了中國石拱橋橋形優美、結構堅固、歷史悠久的特點。其次,我布置學生在網上搜集有關橋的詩歌、對聯、謎語、俗語、諺語、成語,以及故事與傳說等,然后篩選一些放到課件上。通過這樣的方式,消除學生學習說明文時枯燥乏味的心理,還可以鍛煉學生自主學習和創造性思維的能力。
三、運用多媒體整合影視資源
影視藝術的直觀效果和感染力對語文教學有很重要的作用。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新聞調查”“科技博覽”“電視散文詩”“百家講壇”等節目也可進入語文課件,幫助解決語文教學中學生難以感知、體驗和理解的問題。
例如設計《向沙漠進軍》的課件時,為了讓學生理解“沙漠是人類最頑強的自然敵人之一”中“之一”的準確性,我剪輯了一期“新聞調查”節目中的部分片段,讓學生了解火山爆發和洪水、泥石流、颶風等大自然“殺手”給人類造成的巨大災難。為了讓學生意識到人類的責任,我提出問題:“面對嚴重危害人類生存的沙漠,我們的人類難道就束手無策嗎?”接著我剪輯了“科技博覽”節目中介紹的沙化嚴重的榆林市治理沙漠的情況,這樣可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保護環境、愛護植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總之,在課件的設計上,一定要以全面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為目標,打通課內課外,充分發揮學生學習主體的作用;充分認識整合的內涵,運用多媒體整合各種課程資源,設計制作優質高效的語文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