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多媒體具有集成性、虛擬性,運用計算機巧妙地設置語文課堂情境,有以下幾種方式和作用。
一、巧編音像,引趣激情
“成功的真正秘訣是興趣”,興趣是帶有感情色彩的積極的認識傾向,是影響學習進程與學習效果的強大動力,激發感情、引起興趣能為課堂教學提供一個良好的情緒背景。傳統教學操作復雜,而計算機多媒體具有交互性、集成性,能將圖像、聲音、色彩巧妙地組合,創設視聽結合、聲像并茂的情境,突破課堂教學的時空局限,達到引趣激情的目的。
如《故鄉的榕樹》一文中有描述“榕樹下石橋夜眠”一段,在引導學生學習這一段時,我選取舒伯特的《授籃曲》和閩東農村月夜風光片斷并伴以余光中的《鄉愁》詩朗誦,創設出一種輕盈、靜謐的情境,營造出一種似夢似仙的氛圍,學生不但心領神會,而且當老師讓他們談其妙處時,許多學生出乎預料地回憶起了兒時在鄉村度過的愉快的夏夜,眷念之情溢于言表。再問學生作者為什么要寫這一段,學生異口同聲答:表達作者對故鄉的無限眷念之情。老師又展出一幅由榕樹、清溪、石橋、露縮的人和漲鼓鼓的枕頭組合而成的圖畫,再利用計算機多媒體的“特異功能”將畫面上的物像逐個搬走,讓學生談感受。學生立即領悟到,這些景物一個也不能少,否則就沒有了那種意境。在這種情境的配合下,學生的學習興趣很濃厚,對文章的章法及情感都有了深層的領悟。
二、虛擬現實,培養創造能力
計算機在應用中最重要的一個突破是虛擬現實,它能創造出一個非特質存在但能被人們感知控制并參與體驗的電子現實空間,創設超時空、富有想像力的語文課堂情境,可以優化創造環境,給學生以自由暢想空間,豐富學生的想像力,培養創造能力。
語文課文中比喻、夸張手法運用多,充滿聯想和想像,尤其是浪漫主義作品,用現實主義方法很難創設其情境,但有了計算機多媒體的虛擬系統,設置“白發三千丈”的情境就不難了。如李樂薇的《我的空中樓閣》,文中的“小屋”是虛構的,它建于山上,浮于樹葉間,陷于煙霧迷朦中,不是仙境勝似仙境。引導學生自讀本文時,我先用虛擬現實系統創設出充滿科幻寓言色彩的三種小屋:“低飛山坡上的輕靈小屋”、“憩于樹枝輕搖慢舞的小屋”、“云霧繚繞的仙界小屋”,將它們對照、疊加,并配上《平湖秋月》、《良宵》等名曲,讓學生感悟小屋超凡脫俗之境界。
三、組裝畫面,變換色彩,培養鑒賞審美能力。
課本中的文章情美,文美,景也美,而景物的美是有層次的,是通過色彩的變幻和搭配來表現的。計算機多媒體能讓我們隨心所欲地去剪輯和組裝畫面,變換色彩,或不同顏色變換搭配,創設出相同物象的不同組裝,不同色調的多種情境,讓學生真心地去感受什么樣的空間分布和色彩搭配是最美的。
學習《春》一文,我們可以先虛擬情境,將以下畫面虛擬成具體春景中的童話劇:春草——偷著長,偷著樂,多、嫩、綠;春花——多、艷、甜;春風——有聲、有味;春雨——輕輕的,密密的。在看完童話劇后讓學生細讀課文,體會情感。再讓學生體會“贊春”的三個比喻的含義。最后,要求學生對照情境與課文,將作者未寫出來的感覺描繪出來,并另用幾個比喻來感“贊春”。學會在計算機媒體輔助創設的這種不斷變換的情境中認識了美,領悟了美,審美的能力大大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