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太想做一個好母親了,為此在各路專家和著作的指導下不停地實踐,盡自己所能地使孩子健康成長。但是,事與愿違,一些母親因為過度關注和緊張,而變得越來越脆弱。
第1個媽媽
蔣英是位3歲男孩兒的母親,上午工作時突然發(fā)現(xiàn)天色變了,于是擔起心來:我今天只給兒子穿了短褲和汗衫,會不會因為下雨而受涼;好象孩子清晨起床時還打了個噴嚏,他會不會著涼發(fā)燒,或者是生別的毛???如果發(fā)燒會不會發(fā)展成肺炎,會不會損害大腦、影響智力?要不要給孩子輸液……她越想越擔心,于是馬上放下手中的工作,急匆匆地請了假趕到幼兒園里。結果,她看見孩子正在那兒活蹦亂跳地玩呢!
如果哪天孩子真的患病了,她又會自責,如果我給他多添一件外套,他就不會感冒。都怪我,早上他懶著不起,我就該猜到他不舒服,就不應該送他去幼兒園,都怪我……不知不覺她成了祥林嫂。她還忙著翻閱醫(yī)學書籍,或到處尋醫(yī)問藥,弄得全家人都很緊張。
解決之道:其實這種擔憂和自責不僅于事無補,她們這種“脆弱”的表現(xiàn)還會連累孩子。首先,她們經常性的擔憂會感染孩子,使孩子也變得膽小怕事。其次,她們對孩子的關心面面俱到,無微不至,這樣做的結果是慣壞了孩子,導致他們對家庭,尤其對母親過分依賴,并逐漸形成懦弱、膽怯和憂郁的性格,不僅獨立生活的能力差,而且難以很好地和周圍人相處。
孩子患病應悉心照料。但請給孩子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你可以說:沒關系,病很快就會好的,寶寶又可以出去玩了。
第2個媽媽
任照言的女兒4歲,漂亮可人的樣子人見人愛。她從來不讓陌生人接近女兒,就算是認識的叔叔要抱抱女兒,她也總是不動聲色地將對方推開。女兒3歲入幼兒園,她親接親送,絕不假手保姆。最近她覺得那個送奶的男人總是別有用心地盯著女兒,還有那些關于保姆的可怕傳說,她擔心如果網上的那些事情,只要有一件發(fā)生在女兒身上,就什么都完了。任照言被這種想法折磨得每日如臨大敵,焦慮就這樣產生了。
解決之道: 我們不可能像貼身保鏢一樣伴隨女兒長大,除了我們自己照顧孩子,難道就沒有第二人選?但我們有時不得不依靠這些不可靠的人。我們應該選擇更積極的方式,告訴孩子如何保護自己,比如不與陌生人搭話;不可以觸摸別人,也不能讓別人觸摸我們穿游泳衣時蓋住的地方,如果有人這樣做了,應該立即告訴媽媽等等。
第3個媽媽
何影佳發(fā)現(xiàn)鄰居家的小孩兒比寶寶還小上兩個月呢,都會背好幾首古詩了,可寶寶一首還磕磕拌拌;上次小朋友在一起玩玩具時,當別人來搶手中玩具時,寶寶居然不做抵抗就拱手相送;還有昨天幼兒園里的小朋友比賽拍皮球,他才得了第五!自己的孩子居然沒有得到第一!
解決之道:很多母親都將未來社會視做一個大型角斗場,這種焦慮情緒實際的來源可能是她們自己感受到的競爭和人際壓力,并錯誤地將這種壓力投向孩子。為此,她們?yōu)楹⒆釉O計安排了一個滿滿的時間表,恨不得一下子讓他掌握所有的技能,教孩子事事處處做強者。實際上,做母親的既不能溺愛孩子,對孩子生活中的日?,嵤拢膊灰苁^嚴,要求過高。應該給孩子留下一些活動的小天地,使他們從小鍛煉獨立自主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孩子正常的心理發(fā)育,培養(yǎng)孩子活潑開朗的性格,提高他們對社會和自然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
研究和觀察發(fā)現(xiàn),這種“脆弱”母親,大多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識,甚至有較高的學歷,但常有性格內向、憂郁、多愁善感、優(yōu)柔寡斷等特點。同時,她們對周圍發(fā)生的任何事情都很敏感,而且固執(zhí)、心胸狹窄,看問題太主觀,喜歡鉆牛角尖。這些母親往往對孩子日常生活中出現(xiàn)的一些細微變化大驚小怪、心神不定、驚慌失措。母親情緒飄忽不定,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也必然會受到“感染”。天真爛漫的孩子會變得膽怯、懦弱、孤僻和乖張,情緒不穩(wěn)定,心理素質差。
所以,有“脆弱”表現(xiàn)的母親們,應該想方設法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也許當你不再刻意向好媽媽的標準看齊時,你意外地發(fā)現(xiàn)自己成了孩子眼里的好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