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連哄帶騙把寶寶送進了幼兒園,剛剛步入正軌,哭鬧聲漸行漸遠,可這一個月的寒假又成了寶寶再次入園的門檻,我很是發愁,這個假期過了之后寶寶會聽話地入園嗎?會不會再次上演9月份揪心裂肺的那一幕?這假期該怎么過……”這是一位苦惱媽媽的來信,從信中我們能感受到媽媽的無奈,可這種無奈又何止是一位媽媽的苦惱,想必凡是經歷過寶寶上幼兒園難的家長都有感觸。那么寶寶的第一個假期到底該怎樣過?聽聽有經驗的媽媽和幼兒園老師的高見!
媽媽的建議
妞妞媽
孩子已經上了幾個月的幼兒園,這個假期首先應該讓她好好放松一下,其間可以談論孩子在幼兒園里的一些表現,當然是談論一些愉快的事情。需要注意的是,在與家人交流對孩子老師意見的時候,一定不要讓孩子聽見你在說老師“不好”,因為老師是孩子在這個陌生環境里的惟一依靠,如果孩子聽到媽媽爸爸說這個惟一可以幫助他的成人“不好”,他的內心是多么痛苦和無助!所以我們首先要教給孩子信任自己的老師,找到一個依靠,才可能去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同同媽
在快要上幼兒園的前一個星期就要開始幫孩子收心了,不妨與孩子談話,正式的談話。談話的要點可以是,首先理解孩子不愿意去幼兒園的悲傷、害怕心情;接著是寶寶上幼兒園是肯定要發生的事情,是逃避不了的,這件事沒有討價還價的余地;然后告訴他老師很喜歡他,雖然寶寶有時哭鬧,但仍然是個好孩子,并列舉他以前在幼兒園的好表現,讓孩子有信心,自己天天都有進步,爸爸媽媽非常愛他關注他;最后再告訴他為什么要去幼兒園,可以把第一次告訴孩子去幼兒園的原因再重復一次,讓孩子感覺他上幼兒園是自己長大的成果,而不是懲罰!
石頭媽
為了讓石頭再次輕松度過假期順利入園,這期間我和孩子一起做了一份禮物送給老師。說是禮物,其實更像是一個游戲,這樣他會高興地將游戲結果送給老師,能提起他去幼兒園的興趣,并對去幼兒園有了期盼。最簡單的是做賀卡,買點彩紙剪刀膠水就可以。另外,在做完禮物后我告訴石頭,以后在幼兒園會學會更多比這還棒的游戲呢!這個小游戲讓他既學會尊重老師,又期望幼兒園生活,同時會讓老師對孩子產生好感,一舉三得啊!
凡凡媽
放假后,我家寶寶被外公接回去了,回到家有熱窖暖炕,有外公外婆的百般呵護,可就是見不到爸爸、媽媽,我們就隔幾天給寶寶打個電話,說說家里的事,說說我們想她,而且每次不忘告訴她幼兒園的老師和小朋友也想她,這樣一來,孩子在開學時,不但沒有消極態度,反而有點迫不及待呢!
老師的建議
張老師:可以為孩子準備小影集。在假期期間,如果條件允許,爸爸媽媽可以與寶寶一起將媽媽和寶寶、爸爸和寶寶、媽媽和爸爸、愛寶寶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寶寶在家的心愛娃娃等等寶寶喜愛的東西拍成照片,放到影集中,讓寶寶帶到幼兒園,讓他想家的時候翻翻,甚至可以鼓勵寶寶用相冊給老師、小朋友講講爸爸媽媽小熊寶貝等的故事,既鍛煉了語言也有助于孩子的心理安慰,特別是讓他潛移默化地學會用傾訴來化解心中的緊張情緒。需要注意的是,影集的邊角不能銳利,照片也要固定好,不然小朋友在傳看時是容易弄壞。
王老師:家人可以為孩子舉辦成長的儀式,慶祝孩子上幼兒園!讓孩子把上幼兒園和他的成長聯系起來,這對他是個心理安慰。同時,整個儀式的籌備要讓孩子參與策劃,讓他感到自己確實長大了,可以發表意見了,能進一步確立他的自信。儀式的內容、形式、風格,可以依各家的習慣和具體的情況而定。在這個過程中爸爸媽媽可以講自己小時候上幼兒園的故事,講得盡量有趣些讓孩子好奇,還可以把節目拍照片放在孩子的小影集里,當孩子在幼兒園想家時可以通過照片回想到成長的快樂。
所有這一切都做完了,我們仍然不能保證孩子再次入園時笑臉相迎,但他們已經盛滿了父母對他們的愛,有了足夠的信心,適應新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