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要不要讓考人照顧孩子很是讓殘頭疼。我的孩子3歲了,雖說上了幼兒園,但是每天接送、生病照顧……生活好像打仗一樣。本來剛開始時不想讓考人照顧孩子的,考入辛苦了一輩子,現在應該享受一下請閑的69年生話,可是愛人說老年人最怕孤獨,有小孩子在身邊是對未來生活的一種安慰,如果讓保姆照顧孩子又不放心。我真不知道該不該讓考人繼續幫栽照顧孩子,大家都是怎么看待這個事情酌,有沒有什么好酌辦法,趕快給殘支個招吧!
巴豆媽 老人育兒有弊端
寶寶還未出生,婆婆已自告奮勇要為我們帶孩子,于是后來家庭中發生許多矛盾的起因都是因為我們與老人的育兒觀念不同造成的。
當孩子比較小的時候,出現的一個問題是飲食。現在對孩子的飲食有很多專業的書籍和網絡信息,都告訴父母要給孩子多吃蔬菜泥、果泥之類的,可是老人不懂得營養平衡,也不知道該如何配食,就按照30年前那個物資匱乏時代的標準,按照養育老公小時候的水準來照顧我的孩子,我小心地提醒過婆婆幾次,可是總不見成效。如是說多了,他們還振振有詞,我們以前就是這樣喂你們的,不是照樣長得挺好?
第二是老人太溺愛孩子了,容不得孩子有半點委屈,或許這就是俗話說的“隔輩親”吧。我家住在6樓,婆婆在農村操勞一輩子,落下了腰椎間盤突出的毛病,經常腰疼,獨自一人上6樓都要慢慢上;可是兒子很不愿意走路,一爬樓梯就要婆婆背,每次婆婆背兒子回來后,我們都會批評兒子,可是婆婆總是護著,現在兒子發展到下樓后都不肯自己走路,弄得我們很是被動。
第三,婆婆的方言口音很重,我們無法讓60歲的婆婆學習普通話,也無法阻止兒子跟著每天照顧他的奶奶學習方言,有時候兒子突然冒出來的一句方言我都聽不懂,真是讓人很頭疼。
第四,婆婆任由兒子自娛自樂,自玩自學,不去積極地加以引導。
第五,他們不會幫助孩子處理與小朋友之間的關系,不問對錯,訓斥別人的孩子,只知道不讓自己的孫子受委屈。
第六,婆婆總用一些很土、很老舊的方法,例如兒子頭上碰了一個包,她會用香油擦腫包;兒子生病了,她會自作主張喂成人藥,面對這些不科學的育兒方法我是又著急又生氣……
總之,讓老人帶孩子有很多弊病,我無法很快改變這種局面,也無法剝奪老人對孩子的那份愛。我只有盡力留出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多與婆婆溝通交流,在養育孩子的問題上最大限度地達成一致,如果不能協商,那就對婆婆的建議口頭答應暗地修正。無論怎樣,老人對孩子的愛是發自內心的,我們對孩子的愛也是發自內心的,我們都很努力地照顧孩子,希望他能健康快樂地成長,長得聰明可愛,出類拔萃!
美美媽 老人照看孩子我最放心
對于是否讓老人照看孩子的問題,我的觀點是只要老人愿意,還是讓老人帶孩子好。
我的女兒美美一直是在外婆和奶奶交替照顧中長大的,美美身體非常健康;性格也很活潑,如果是我自己帶孩子,我未必能把美美養育得如此好。
老人帶孩子非常細心,飲食上盡心盡力,孩子的生活起居也非常規律,倒是跟我們在一起孩子經常瘋玩到很晚,早晨賴床不起,破壞了孩子的作息。所以,我們的小美美在老人的養育下,長得白白胖胖,很少生病,朋友同事見了總要稱贊。
其次,老人在帶孩子的過程中比我們有耐心有時間。有時美美纏住我給她講故事,一本10頁的小畫冊翻來覆去講了很多遍,我都有點不耐煩了,美美卻聽得滋滋有味。可是老人卻可以陪著孩子玩一天,絲毫不厭倦。
第三,對孩子來說,我和老公工作都比較忙,給予孩子的時間少了一些,孩子就只能從老人那里得到更多的家庭溫暖和快樂,以彌補我們對她關愛的缺失。
第四,老人的安全意識比較強。對于正在長身體,頑皮好動的美美采說,她的安全最讓人擔心了。有了老人的精心照顧,美美的磕磕碰碰少了許多,對陌生人有了警惕,出門過馬路學會看紅綠燈……正是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讓我們可以安心的工作,不再為女兒過度操心。
第四,老人有很多撫養孩子的經驗和教訓。女兒很小的時候發燒生病,我被弄得措手不及,老人卻知道那是孩子在出疹子;老人知道倔強的美美犯了錯誤,需要給個臺階下,讓孩子的情緒如洪水一樣有傾瀉之處,而不能一味的強硬,傷了孩子的自尊心。許多小經驗、小竅門讓孩子平安地度過了幼年,讓我們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少走了彎路,避免了許多矛盾的發生。
不過,老人帶孩子也不是盡善盡美,有一些老觀念、老思想影響他們。例如對于胎教、早教他們就不是很認同,當我對著兩個月大的美美“談心”時,他們會嘲笑我;當我給不會講話、做錯了事的美美講道理時,他們覺得很可笑。我會吸取老人帶孩子過程中的優點,也會把我所了解到的新的育兒理念告訴給他們,通過協商,我們都在進步!
囡囡媽 軌感謝老人
我感謝我的媽媽,囡囡的外婆,幫我照顧了囡囡。雖說是我的母親,可是在育兒方面,我們有著很多分歧,母親有時為了讓囡固多吃飯,就會哄騙孩子,為此我們還有過爭執。但我還是非常感謝年老的母親幫我度過了初為人母的慌亂的那兩年。現在我和母親在照顧囡囡的工作上有所分工,母親主要負責孩子的吃穿行,我的精力則放在對孩子的教育上。
我始終認為要感謝母親,感謝幫我們帶孩子的老人,只是在不能完全依賴老人,根據每個老人的特點,可以進行相應的分工,老公笑稱我的這套做法是“不能全權交出,也不能獨斷專行”。
程惠 共同努力帶好孩子
老人帶孩子肯定是有利有弊,我們如果能做到將老人豐富的人生經歷與自己的育兒觀念相結合,那就最好不過了。婆婆有著樸素的教育理念,希望孩子能自由自在的發展,不要受到過多的約束,少一些條條框框,這與蒙式的教育理念很接近,也正是我所想的。不過,婆婆在對孩子的飲食和身體鍛煉上有些做法不科學。后來經過我們很多次的聊天,老公從中的周旋,現在基本上能達成一致了。
其實,孩子由誰撫養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這些年輕的父母要與老人溝通,意見達成一致,采用真正科學的育兒方法,讓孩子健康的成長,才是我們共同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