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不愿去幼兒園,大多有一個共同的理由:不喜歡在幼兒園睡午覺。其實,寶寶在幼兒園入睡困難,除了寶寶睡眠時間、睡眠環境變換帶來的不適外,還有可能是爸爸、媽媽的錯誤養育方式造成的。
1、托班寶寶午睡難成因分析
◆從小沒有養成良好的睡覺習慣,到了幼兒園的年齡,父母怕孩子中午在幼兒園不睡午覺,就讓孩子晚上晚些睡,熬一熬。殊不知孩子中午也學“熬覺”。
例如我班的家偉一到中午他就會乖乖地趴到床上不聲不響,但是等多數小朋友睡著了再去看他時,他還是縮在角落里睜大眼睛看著老師,發現老師在注意他時,馬上把眼睛閉上,可是過了半個小時再去看他,還是如此。經了解家偉在家從不睡午覺。即使是晚上睡覺也經常半夜醒來。大人見他如此,也就隨他去了,就讓他熬到天亮。
◆怕孩子中午睡不著受指責或躺在床上難受,父母讓孩子早起,叫不醒就大聲喊叫。孩子大腦的部分系統被喊叫聲驚醒,其他部分受到驚嚇,容易出現神經呆滯,反應遲鈍。到幼兒園不愿意活動,吃飯不吞,學習注意力不集中,因而更害十白睡覺。
◆有的父母為了應付孩子,送寶寶來園時說:睡覺時媽媽接你。簡單的一句話,卻讓孩子一個中午都在那里強睜睡眼不肯入睡。無論老師怎么解釋媽媽不可能來接他,他也不肯相信,睜眼等在床上。
例如我班睡覺睡不著的朱茵,一到睡覺就喊著“媽媽來接”,于是一放到床上就馬上坐起來要看媽媽。
◆孩子中午沒睡覺,晚上7點多家長就強迫孩子上床,以補足這一天缺的睡覺時間。或者希望孩子早點入睡,每天接出孩子后讓孩子做大量的運動,使孩子過于疲勞,得不到足夠的休息。
例如我們班金裕婕中午睡覺時間很短,她媽媽說怕她休息不夠所以回家很早就讓她睡覺,結果到了半夜兩點突然爬起來大哭,要爸爸媽媽陪她玩,后來玩了2小時后才繼續睡覺。
◆天氣寒冷,父母怕孩子睡覺冷,常讓孩子穿著毛衣棉衣睡覺。認為這樣做,對孩子身體可以起到保暖的作用,甚至還認為可以預防小兒踢被后著涼感冒。其實不然,孩子在睡覺的時候,穿衣太多,衣服緊緊地裹住身體,不僅妨礙全身肌肉放松進入睡眠狀態,”還影響兒童的血液循環和呼吸,出現做噩夢的現象。
例如我們班的何璞小朋友,他外婆要求睡午覺時給他穿一件棉襖,結果經常突然驚醒大哭,經了解他在家睡覺也是如此。
◆為了讓孩子能夠很快入睡,看到孩子咬被角、衣角不聞不問。結果養成睡覺“吃東西”的習慣。孩子上了幼兒園當老師糾正孩子習慣的時候,孩子會因無東西可咬而入睡困難,從而使睡眠受到影響。這樣的情況剛開學時在我班是普遍存在的。
2、幫助托班寶寶安靜入睡的對策
睡眠可以緩解大腦的缺氧狀態,當人感到疲勞時,很自然就會產生睡眠的要求,但是強迫孩子睡覺,往往適得其反,產生相反的效果。遇到以上的情況我們是這樣解決的。
新入幼兒園的孩子中午總愛用雙眼窺探周圍,凝視老師,如果常常在他的床前停一下,給他一個溫柔的微笑,孩子會感到很親切,可以增加安全感。反復幾次,孩子便能夠安靜入睡。對離開親人,對環境生畏缺乏安全感的新入園的小孩子,成人親切、安詳的笑容足以給孩子帶來安慰。
對翻來覆去睡不著,上床半小時沒入睡的孩子,八成是有小便而不敢說的膽小孩子。老師悄悄地問一聲:“寶寶,是不是要小便啊?”如果是,那就讓小孩子馬上去小便。然后孩子就安靜地睡覺了。
對于那種好動愛玩易興奮的孩子,往往需要成人嚴厲的眼光注視,才能明白在床上玩是錯誤的。這種方法對特別調皮的孩子有時候也很適合。
睡覺時,我們不采用那種大聲的“催眠”做法,因為那樣不僅給入睡較慢的孩子增加了興奮點,同時會影響剛要入睡孩子的睡眠環境,輕輕的聲音,輕輕的腳步來回巡視也能起到誘導睡眠的作用。
對那些聽慣故事才能入睡的孩子不妨講講小動物以及美好的故事,用輕輕的語言,緩慢的速度來講,會收到好的效果,講故事一定要輕要慢,不要給孩子講恐懼,驚險的故事,慢慢來引導和糾正孩子的睡眠習慣。
例如阿寶,剛入園時睡覺一定要穿著鞋子才能睡著,經了解在家睡覺每次都是先睡了,奶奶才把鞋子脫掉的,但是一睡醒便哭著要穿鞋子,對于阿寶這種不良的睡眠習慣,我們通過木偶表演“好寶寶”來引導阿寶自發地要求脫鞋子睡覺。
正是通過老師有針對性的引導和教育,才使寶寶有了甜甜的午睡,逐漸養成了良好的睡眠習慣。因而寶寶再也不怕它上幼兒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