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經是困擾女性的一種以疼痛為臨床表現的較為普遍的婦科疾病。有資料報道:青春期后女性中50%左右有不同程度的痛經。國外亦有報道,近年來女性在19歲以前痛經發生率明顯提高,其中有10%的女性因痛經而每月需休息1~3天,這給工作、學習和生活都帶來了不少干擾和不便。
我在臨床上所治痛經病例不少,多為少女痛經。曾經有一19歲的女孩小云,自14歲月經初潮開始,每逢經期均出現腹部劇痛,痛起來臉色蒼白,冷汗直冒,四肢冰涼,必須臥床休息,用2個熱水袋前敷小腹,后焐腰部,還需服用止疼片,方能緩解癥狀。為此,她的父母急得四處求醫,西醫治了不行就改中醫,中藥喝了幾個月仍未見效,萬般無奈只好用偏方,但一次次的失敗使得他們最終放棄了治療。小云痛苦不堪,苦惱至極……后來,她聽朋友說針灸可以治療痛經,于是在母親的陪同下來到我們科接受針灸治療。
對她的病史經過詳細的詢問后,我得知:她每月行經期除小腹劇痛外,還伴有腰部疼痛、頭痛等癥狀,經量中等,色暗紅,時夾血塊,經期尚規則,平素怕冷,舌質暗,苔薄白,脈沉細。診斷為原發性痛經。辨證為:寒凝血滯,淤阻脈絡,經血不通,不通則痛。治宜:溫經活血,調經止痛。首先取雙側三陰交,用三棱針點刺出血,以疏通肝脾腎三條經絡;再針刺雙側腎俞、關元、血海,加艾灸;并輔以膀胱經大刮痧以疏散經絡之寒;于每次月經來潮前3天開始治療,隔日1次,至月經干凈為1個療程。用上法僅治療了1個療程,諸癥消失。后又鞏固治療2個療程,隨訪半年,月經正常,經期未再出現腰腹疼痛。
祖國醫學認為:痛經的發生常由情志所傷,起居不慎,或六淫為害,或先天秉賦不足等因素,致使沖任、胞宮氣血運行不暢,因不通而痛;或致沖任、胞宮失于濡養,因不榮而痛。痛經的發病機理不一樣,(分氣滯血淤、陽虛內寒、寒邪凝滯、濕熱下注、氣血虧損、肝腎陰虛六種),所以臨床上治療方法亦有不同。因人而異,辨證施治方可奏效。少女痛經如何預防?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注意:
1. 生活起居要有規律:不宜過食生冷,不宜久居寒濕之地,不宜過勞或過逸等,尤其是月經期更需避免寒冷刺激,淋雨涉水,食用冷飲,劇烈運動和過度精神刺激等;
2. 鍛煉身體促進血脈通暢;
3. 經期注意衛生,預防婦科病;
4. 有了婦科疾病要積極進行治療,以祛除引起痛經的隱患。
總之,預防痛經,要從月經初潮之前開始積極進行,直至絕經之后方可避免痛經的發生。
安徽中醫學院一附院針灸科專家王振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