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結婚,首先讓人想到的是婚紗、婚禮成堆的禮品,大規模的酒宴。人們結婚很舍得花錢,因此造成了紅火的“婚慶經濟”?!盎閼c經濟”的錢,大多被百貨公司、酒樓、婚紗攝影樓等賺去了。而現在,一位打工仔卻開發出了“替人拆紅包”的生意,也從“婚慶經濟”中分到了一杯羹喝,每月平均收入不低于六千元。
做出納的打工仔,意外發現替人拆紅包也能賺錢
1979年,安國磊出生于廣西桂林的山區。雖說”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的旅游旺得很,但安國磊的家并不處于旅游區,因此他家也像別的山區農家一樣,難以擺脫貧困的命運。
1995年,安國磊初中畢業后,父母沒讓他考高中,而是借錢讓他上了中專,學會計電算化。父母認為,上中專比上高中考大學更適合農家孩子,既能擺脫“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命運,又能盡快工作,早點賺錢。
中專畢業后,19歲的安國磊在當地一家采石場當了兩年出納。但這里的工資太低了,兩年他只攢了2000元,還不夠還家里為他上學借的債。經過一番考慮后,安國磊決定到富裕的鄰省廣東打工。
2000年冬天,安國磊到了廣州。以他的水平,當會計是不可能的,只能做出納類的工作。雖說廣州的工作機會很多,但安國磊要找份出納工作可真是難上加難。他遇到了兩個難題,一是絕大多數單位都要女出納,認為她們心細;二是出納屬于“管錢”的,比較敏感,一般單位均要求所招的出納要有廣州戶口或有廣州當地人擔保。面對這樣酌困難,安國磊仍只對“出納”這樣的職業感興趣,也確實,以他的學歷,很難找到別的“在寫字樓里坐辦公室”的工作了。經過很大一番周折后,直到2001年春天,安國磊才在一位已有廣州戶口的桂林老鄉的擔保下,到一家貿易公司當上了“出納文員”。
所謂“出納文員”,是指出納工作外還要做些“文員”的雜活,包括打掃衛生等。而且這份工作的工資不高,只有1500元,雖說已是安國磊在老家時的工資的3倍,但在廣州生活消費高的情況下,他的生活質量與在老家時相比并沒有改善。
安國磊卻不得不珍視這份來之不易的工作,他在這個職位上一做就是三年多。當然,在此過程中,他也注意那些工資更高的工作,希望能尋找到一個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
2004年11月,那個為安國磊提供擔保的老鄉要舉行婚禮。老鄉三十歲出頭,是來廣州的外地打工者中比較成功的人土,早早就拿到了廣州戶口,他的婚禮預計來賓有400人以上,大概要擺五、六十桌酒席。老鄉家在桂林,自然要找些身在廣州的朋友幫忙操辦婚禮,安國磊就是其中之一。安國磊接到的任務是“收紅包、拆紅包”,具體說來就是:第一,站在酒店門口迎賓,收來賓的紅包,并按男方來賓和女方來賓分類,統計出每個人的禮金數量;第二,做好“回禮”工作?!盎囟Y”是廣東這邊的一個習俗,就是要把來賓的禮金拿出一部分,返回給對方。返回的比例由20%到80%不等,可自由決定。比如說吧,一位來賓送了100元的紅包,在把紅包拆開后,要重新包一個20元—80元的紅包,返回給來賓。
為了避免日后聯系起來麻煩,老鄉要求安國磊,在來賓參加完婚宴離開時,就要把“回禮”送給他們。這可忙壞了安國磊,在別人吃飯唱酒時,他不能吃不能唱,而是要拆紅包,統計來賓禮金數額,計算回禮數額,再封好新的紅包。
幸好,做了多年出納的安國磊做起這種差事來得心應手,效率既快,又無一差錯。要知道,來賓包的紅包以100元、200元居多,少數關系好的朋友也有包500元、1000元的,整場婚禮下來收到禮金達10萬元之巨,“回禮”的數額也有27多元。而安國磊在短短三、四個小時內把所有工作都做完了!當老鄉看著一清二楚的禮金來往賬單時,非常開心,夸安國磊做得漂亮,并包了個500元的大紅包送給了安國磊。
此后的幾天中,安國磊一直在想著自己“拆紅包”賺來的500元。這500元,相當于自己在老家時一個月的工資,相當于自己現在在廣州工資的三分之一。雖說婚禮當時很忙,很緊張,但前后加起來畢竟只有三、四個小時的時間,在這么短時間內賺這么多錢,效率確實是夠高的!人們結婚時出手一般都比較大方,如果自己能多找幾份這樣的差事,那收入就會大大提高了。
想的次數多了,他甚至認為,將“拆紅包”發展成一種職業也是未嘗不可能的。在廣州結婚的人,有許多是外省來的移民,不像在老家有那么多兄弟姐妹們幫忙,總要找些“外人”來幫助操辦婚禮。再說,在廣州這樣的大都市中,什么都講究專業,以自己多年做出納的經歷,做一個專業的“拆紅包”人,也許會受歡迎的,因為結婚的人即使找自己家里人拆紅包,也會遇到許多麻煩,比如男方與女方兩家中收到的禮金容易搞混亂等。他們找一千“外人”來拆紅包、統計禮金,反而會省許多心。
安國磊的腦海中逐漸形成了做專職“拆紅包”人的想法。
專職拆紅包,每逢“喜”事財源來
安國磊馬上行動,印了套名片,在名片的正面,他將自己定位為“專業婚禮禮金經濟師”;在名片背面,他則大力推介自己,說明“專業拆紅包”的好處??墒?,怎樣才能找到那些即將結婚的人呢,找到了人家,怎樣才能讓人家相信自27怎樣才能說服對方讓他們接受自己的服務,這都是難題。
冥思苦想了幾天之后,一個聯系業務的套路在安國磊的腦海中成型了。
他先花一千多元置辦了一套行頭:包括一套700多元的西服;一條150元的領帶,一雙200多元的皮鞋,一件200多元的襯衣。這些,對以前的他來說,都是奢侈品,連想都沒敢想過。現在呢,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只有這樣與“客戶”談判時才顯得正式,能增加對方的信任感,去參加婚禮時也比較體面,不至于給“新人”們丟臉。
在聯系“業務”方面,安國磊先是采取了一種熟人介紹的方式。他平常注意有哪些朋友接到了婚禮請帖,一知道有朋友接到了請帖,安國磊便會央求對方把自己推薦給結婚的人,然后自己開始談“業務”。經過一番努力后,2004年12月,安國磊的的第—單“業務”終于談成了。
新郎的父親是一位私營企業的老板,正是他決定聘請安國磊為他二兒子的婚禮來“拆紅包”。他說:“大兒子的親家是有頭有臉的人物。結婚那天,我和老伴,親家兩口子,還有兒子和兒媳,六個人都站在酒店門口迎賓。結果,來賓中有許多既是我家的朋友,也是親家的朋友。他們到了后,先說‘恭喜、恭喜’,分別向我家和親家道賀,但給紅包時,他們卻只能給一家,這就有些尷尬。雖說我和親家事先早有約定,對于兩家的朋友由哪家來發請帖早就分清了,并規定哪家發的請帖就哪家收紅包。即使這樣,兩家共同的朋友來了,給這家紅包不給那家紅包總是不好看,給紅包的和收紅包的都尷尬?,F在二兒子結婚,雇個專業的人來收紅包,顯得氣派、正規;而且兩家都不用為收紅包的事煩心了,一起站在酒店門口迎賓就行了,更喜慶,更祥和?!?/p>
安國磊沒有辜負這位老板對他的期望,高效、準確地完成了拆紅包、統計、計算、回禮等任務,并順利地拿到了500元報酬。這次主動聯系“業務”的成功,讓安國磊信心大增,他開始更頻繁地、更大膽地去聯系“業務”。
這時正值春節將要到來之際,結婚的人比較多,安國磊利用這樣的機會聯系成了七八筆“拆紅包”業務,賺到了3000多元錢。需要說明的是,安國磊這段時間的“業務”,都是利用業余時間完成的,他仍在原公司擔任出納工作。去婚禮現場,他利用的也是周末和假期的時間。但初步的成功,已讓他遏制不住自己當一個專職“拆紅包”人的沖動。
春節剛過,安國磊就從原單位辭職了,當上了“拆紅包”的自由人。此時,他發現了一種新的擴展“業務”的渠道,那就呈注意大酒店門口的婚宴告示。一般來說,哪家酒店被預訂了婚宴,酒店都會提前一兩天在門口貼出告示,說X月X日,XX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