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收購易趣進入中國C2C市場的eBay,如同大海里的鯊魚游進了小河
eBay有一個很好聽的中文名字“電子港灣”,但這沒有

讓它幸運地遠離風暴。2006年3月底的一條消息將eBay送到了媒體輿論的風口浪尖,據國內一家媒體報道,TOM在線將以轉讓部分股權給eBay的形式,全面接盤eBay在華資產,其中包括TOM在線和Skype的合資公司以及從事核心拍賣業務的eBay易趣。
盡管eBay中國和TOM均對此消息予以否認,但對才進入中國3年就被傳撤出中國市場的eBay來說,其中國業務發展確實瀕臨窘境。
由于受到本土公司的沖擊,eBay易趣市場份額已由3年前超過90%的份額縮水到26.7%。據此前中國社科院發布的《2005年中國電子商務調研報告》顯示,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寶網以72.2%的份額取代eBay易趣成為市場的老大。
2002年3,eBay總裁兼CEO惠特曼拿出3000萬美元,從比她小13歲的哈佛校友邵亦波手上購得收費模式類似eBay的易趣網33%股份,當時易趣占有中國C2C市場90%份額。2003年日月,惠特曼再以1.5億美元收購易趣其余股份,全面進軍中國。
然而,就在eBay入主易趣不到1個月,阿里巴巴CEO馬云推出了免費的淘寶網。對淘寶的免費策略,eBay一開始有些不屑。惠特曼甚至揚言,要讓淘寶這個新對手“在18個月內夭折”。
為把新生的挑戰者“扼殺”在搖籃中,eBay不惜花費2000萬美元巨資,與新浪、搜狐和網易簽署排他性協議,阻止淘寶等拍賣網站在上述三大門戶網站做廣告。淘寶剛一出生就消失在公眾的視野中,而eBay易趣則將一個巨幅廣告牌掛到了馬云辦公室正對面的大樓墻上。憑借巨額廣告投入,eBay易趣也成為2004年中國僅次于中國移動的廣告主。
但回過頭來看,這些狠招并沒有真正奏效。“eBay的幾招其實都走錯了。”易凱資本有限公司CEO王再說,“當時eBay最需要做的就是守住原來易趣的用戶群,并與淘寶一樣實行免費政策。”王冉認為,與全球市場不同,中國的C2C市場先天畸形,用戶為逃避交易費,將很多的網上交易轉到線下進行。
就在ebay易趣對淘寶實施國剿的同時,“取巧”的淘寶采取了避實就虛。曲線突破的方式:在數以千萬計的個人網站、路牌和地鐵里做廣告。
而且,eBay易趣與新浪等門戶結成的聯盟也沒能維持太久。2004年4月,新浪與雅虎成立合資公司“一拍網”涉足國內C2C市場,開始從eBay易趣口中搶奪市場。而搜狐索性停止了ebay易趣的廣告,宣布與淘寶結成戰略伙伴。盡管eBay易趣隨即以取消買家設限的方法意圖留住客戶,但讓eBay易趣所料不及的是,很多賣家出于安全的考慮關閉了在eBay易趣上的店鋪.轉而進駐淘寶。
ebay易趣苦心構建的圍剿計劃土崩瓦解,18個月后中國的C2C市場從被eBay易趣壟斷,變成淘寶、eBay易趣和一拍網三足鼎立的局面。
2004年8月,雅虎以10億美元收購阿里巴巴35%的股份,雅虎所持有一拍網67%股份隨即轉到馬云名下。2個月后,淘寶宣布繼續免費3年。看起來eBay是真的失望了,一個月后,eBay決定將其亞洲總部建在韓國。
2006年2月22日,阿里巴巴再收購新浪所持有的33%一拍網股份,淘寶在中國C2C市場的老大地位得以確立。如今的eBay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遠離自己的預定目標。對已經在中國心灰意冷的eBay來說,不撤退是比撤退更難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