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利方
被稱之為“日本”的這一串島嶼,從地理形狀上看,有人說它象狼,有人說它象蠶。在世界的發展史上,它的確扮演過狼的角色,又有過蠶的行為。作者王志強在日本的工作和生活經歷使他與日本結下了不解之緣,中日之間經濟和生活水平的差距,引起作者琢磨日本的興趣。《如此日本人》一書,詳細描繪了日本人及日本社會如同鐘擺一樣的特征,并從地理和歷史等視角進行了闡述說明。
從日本人的心理特征來看,他們普遍有兩種形態和面孔:一是社會性的,二是人性的。在個人的交往中,露出個人原本的面孔和性格,于是就有了酒中酒后吐“真言”,相互幾乎無話不談,好像親密無間。但在集團中,表現就截然不同了。此外,日本人實用的等級觀念和“曖昧”的氛圍,也體現出他們的搖擺和不穩定的心態。從日本整個社會來看,也處處體現出矛盾的兩面:擁有世界上最為完善有效的教育系統,卻為大學生光玩不學,新一代胸無大志而煩惱;對動物都不愿施之以暴,卻面對二戰中傷害數千萬人的罪行,不能予以誠懇地謝罪,反而對世人及下一代掩蓋歷史真相;夜不閉戶,路不拾遺,街頭極少有爭吵和毆斗,可如今在戰爭中也被杜絕使用的沙林毒氣居然漂進了和平時代的平民住宅和地鐵車廂。他們時而認定自己是世界上最為優秀的民族和人種,自稱有世界上血統延續最長、“萬世一系”的天皇作為精神統帥和象征;他們時而又認定自己是世界上最為劣等的民族和人種,世界上沒有誰認為日本有過輝煌的文明。他們在成功的時候得意忘形,認為自己是人類中的上上等;在失敗的時候情緒掉入無底深淵,覺得自己是人類的下下種。難怪前美國駐日本大使賴肖爾說,日本人如同鐘擺,在優越感和自卑感的兩個極端搖擺,難于鎮靜下來維持一個普通穩定的心態。
從地理的角度來看,日本是一個四面環海的島國,這是日本的最大特征。島國的特征,帶來了幾個重要的效果:一是相對的與世隔絕,在阻礙別的民族侵犯的同時,也限制了日本文化和外來文化的交流;二是單一的民族,從未產生過民族宗教矛盾,但這種意識和做法在國際上引起了普遍的反感,影響了其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另外,作者還從歷史的角度考察了日本從“混沌時代”到“日本帝國的崛起”,走向侵略之路和享受“戰敗的恩賜”,尷尬的國際化以及“脫亞入歐”等種種行為。
同時,日本這個常常令人不解的國度和中國之間有著不解之緣,有人說“一衣帶水”,有人說“一山不容二虎”。兩國之間有過友好的交往,也有非常悲慘黑暗的時期,日本人在歷史上尤其是近代以來的所作所為已經告訴了世人,應當認真對待日本,要深入細致地去了解、認識和研究它。本書對日本人的性格特征和日本的文化特征作了深入的研究,翔實而生動,為我們認識和了解日本人和日本民族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參考。
(《如此日本人》,王志強著,中央編譯出版社,2006.1,2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