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我是一名教師,他比我大三歲,我們是在跳舞時認識的,后來又在朋友家里交往過,逐漸地我開始喜歡他,暗戀他。也許是心有靈犀一點通,他也喜歡上了我。但在明確戀愛關系之后,我發現他并不如我想象得那么美好。過去暗戀時把他太理想化了。我曾向父母說過要嫁給他,母親明確反對,并說“我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還要多”。說服不了父母,我內心更加矛盾,自己也搞不清楚到底怎么辦才好。
A:適合做情人的人往往非常浪漫。在一起時,他會營造溫馨浪漫的氣氛,會帶你去有花有草的地方,會送你精美的紀念品,還會送給你詩集,常常讓你感動和陶醉。情人可以用“浪漫”和“空想”兩個詞來概括,浪漫和空想的實質是一個,就是缺少現實性。而結婚后的生活卻現實得很,操勞、責備和煩惱長相伴,蠟燭、音樂、讀詩、談心這些內容會漸漸遠離你們,因為那只是生活的點綴,不是生活的實質和根基。
婚姻必須面對柴米油鹽,面對衣食住行。不錯,人是需要精神生活的,婚姻更需要精神的潤澤。但是,這是在有飯吃有衣穿之后的串。企圖完全靠精神支撐起婚姻,幾乎有如在沙灘上建起的宮殿,會很快坍塌的。
作為女性,對情感可能有更多的幻想性和理想化。由于幻想性,女孩喜歡把愛情之夢編織得完美再完美,但這種豐富的幻想往往使她們的思維形成一種固有的模式,并以此硬套現實生活。因此,女孩在戀愛時,極容易把男友理想化,把生活理想化,甚至做出一些令人難以思議的事情。
其實,你也是在幻想和現實中久久地徘徊。你所以來信咨詢,也說明你心中有強烈的沖突。男友的浪漫吸引著你,讓你時時陶醉。而他的空想又讓你感到沒有信心,因而想排斥他。這使你在愛情十字路口徘徊不前,不知所措。就是說,你面臨的選擇難題不是你和父母之間的外部沖突造成的,而是你自己心理上的內部沖突造成的。
你需要好好地理清自己的思緒,在浪漫和現實之間作出理智的選擇。自己考慮清楚后再與父母溝通一下,平靜地談才能有效,這樣肯定會對你有所幫助。過來人的經驗不可不聽,經歷是一本值得好好閱讀的書,仔細讀一讀也是智者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