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 妮
靜謐的午夜,電話再次響起,這已經是今晚我接到的第三個電話,開通這條情感咨詢熱線后,我已經習慣這樣的夜生活了。我喜歡用柔和的輕音樂點綴澀澀的時空,渲染黑色的夜幕。
“喂,你好,我是清心,有什么需要我幫助嗎?”我真誠地問。
“你好。”那邊傳來的聲音悠悠然,像我的背景音樂一樣。“我也是一個心理咨詢師,但我是做校園咨詢的。”
“哦?”
“我想找一個人談談感情之事,可以和您說嗎?”
感謝她的坦誠和信任,我表示愿意聆聽。
“我不知是否接受男友的求婚。他樂觀、機智、友善、寬容、俊朗,有著良好的家庭素養。研究生畢業后他在高校任教,在他身上幾乎聚集了所有男士的優點,嫁給這樣的男人幾乎是所有女孩的夢想,然而我不能面對的是他有過一段婚史。
“前妻是他的高中同學,從不同的大學畢業后他們很快走到了一起,之后發現婚姻帶給他們的是無盡的折磨和無奈,找不到任何救助辦法他們只好選擇分手。他是提著幾箱書走出家門的,那一時刻他覺得輕松了,世界又明朗了。有一天,他遇見了我,和我平靜地講述著往事,就像窗外流動的車輛駛來駛去一樣平淡。他眼底的清澈淹沒了我,我不知道愛情到底是一種什么東西,但他傳遞給我的感覺讓我決定與之牽手。
“我是一個傳統的北方女孩,爭強好勝,幾年涉世經歷又讓我多了幾分成熟、干練、堅韌和內斂。在事業節節攀升的同時,我的情感生活卻還停留在起點上。當愛神叩響我的心靈之門時,我順勢將它開啟,帶著少女初戀的羞澀,我沐浴著他陽光般熾熱的愛,我感受到了生命里從沒有過的癡迷與瘋狂。但是,在體驗愛情的同時,他的感情往事又會時不時地在我心中冒出來,像橫亙在我們愛情路上的鴻溝難以逾越。盡管我能夠深刻地感受到他的愛那么真摯,那么純粹,那么充滿信心,我卻不能釋懷,我為此而自責……”
扭轉著手中的電話線,我體味著她復雜的情感世界,其實這樣的案例我接觸過很多,但是今晚面對的卻是同行,同是心理咨詢師的我一時竟然想不出該說些什么好。
“你一定想改變現狀,我想聽聽你都作了哪些調適?”
“我知道自己太過于追求完美了,我認真地梳理自己的情緒,試圖扭轉原有的認知方式,但一切都是徒勞的。我也曾經作過相關的心理測驗剖析自己,還把他的優點和缺點一條條地羅列在紙上。他的優點布滿整個紙張,缺點只占據一個小角落。即便如此我還是不能說服自己。”我相信她確實努力過了。
“雙方父母都在催促,面對他的求婚,我該怎么辦?”面對一個被愛和痛捆綁,迷惘又掙扎的女孩兒,我一時語塞。只有背景音樂靜靜地流淌著。
“我想,你在決定結婚前如果心里還有猶豫,還存在不平衡的話,就先停止選擇,再給自己一個冷靜思考和抉擇的機會,好嗎?你愛他,但在你心中還有一股力量阻止你選擇結婚,這股力量是什么?很值得深入分析一下,明天晚上再給我電話好嗎?我等你。”
最后,我想起一個故事說的是“尋找完美”,就講給電話另一端的那個女孩聽:“一個年輕的女子一直在尋找她認為十全十美的男人,當她按照自己的高標準找到完美的男人時,男人告訴她我們不適合,我要尋找完美的女人。不知道追求完美的人,最終能否有完美的組合,但尋找過程已經使他們失去了很多。”
女孩兒無語,她知道我講的故事在暗指她,道理易懂,但用道理說服自己,總是顯得不夠有力量。我想將她明白的東西呈現出來,或許能幫她正視眼前的一切。“假如一個男人,婚姻失敗的經歷使他更成熟,更懂得如何經營愛情,如何讓生活變得幸福,那么,這對你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她在靜靜地聽。
夜,已經很深很深了。
放下電話,我在想女孩可能對自己已經有了一些剖析,但追求盡善盡美的她太在乎男友的過去,男友曾有過婚史這一點遺憾被其過度關注,并且是當成一個“污點”被夸大了。從這個角度,我能理解她內心深處的不平衡。同時,她也被不平衡折磨得痛苦而彷徨,糾纏于此更是讓她欲進不可,欲罷不能。
記得羅杰斯(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代表人)說過的一句話嗎?“當看著日落時我們不會想去控制日落,不會命令太陽右側的天空呈桔黃色,也不會命令云朵的粉紅色更濃些,我們只能滿懷敬畏地望著而已。”事實上,我們只能無條件地接受,便能從中感受到美的真諦。如果堅持不切實際的高標準,對不可能改變的事實仍去強求,最終傷害的只有自己。
生活中有太多不盡如人意的事,無所謂應該或如果,存在即是合理,允許這樣的不完美存在吧,學會調節自身以適應那些不可改變的事實,只去做可能實現的事情。調整自己觀察事物的角度,不要讓事情變得比實際需要的更復雜,一個負面的事件就有可能產生一個積極的結果,享受經歷所帶給我們的一切。
今晚的星星格外明亮,我渴望點亮女孩心中的那盞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