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文匯報》創辦人徐鑄成的兒子,數遍拜讀刊登在《炎黃春秋》2004年第10期上姚芳藻女士撰寫的《徐鑄成劃右派問題的爭論》一文,感觸頗深。姚老年事已高,視力較差,仍為還歷史真面目伏案奮書,實在令人欽佩。溫崇實先生在反右運動的腥風血雨中,不顧個人安危,堅持說真話,不說假話,不說違心的話,不失為一位無私無畏的共產黨人。
文章也引起我的一段回憶。
1981年父親被增補為全國政協委員,出席全國政協第五屆四次會議,被安排在特邀代表小組。同組有在文革期間飽受“四人幫”迫害的石西民同志。父親與石上世紀四十年代就是老熟人、好朋友。解放后,石任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長,是父親的頂頭上司。1957年父親被劃為右派分子以后,二十多年來兩人從未有過交往。這對相識四十多年的老朋友,在各自飽經磨難之后,再次在全國政協同一小組意外重逢,心情格外激動。相互之間只談友情,沒有套話和官腔,知心的話說個沒完。石專門邀請父親到政協住宿的京豐賓館小餐廳吃飯,為1957年參與將父親打成右派分子一事當面道歉,并說出了如下事實經過:1957年某月(石沒講具體時間),中共上海市委得知由毛澤東親自撰寫的《人民日報》社論《<文匯報>的資產階級方向應當批判》即將發表,社論點名《文匯報》編輯部是該報鬧資產階級方向期間掛帥的,帥上有帥,就是章羅聯盟中的羅隆基。兩帥之間還有一帥,就是《文匯報》駐京辦事處負責人浦熙修,是一位能干的女將。人們說,羅隆基——浦熙修——《文匯報》編輯部,就是《文匯報》的這樣一個民盟右派系統。某日,石隨同時任中共上海市委分管宣傳工作的書記張春橋到中共上海市委第一書記柯慶施處去商定《文匯報》編輯部的帥,途中張問石:“你看此帥應是誰?”當時浦熙修是《文匯報》副總編輯,浦的領導只有總編輯徐鑄成和黨委書記兼副總編輯欽本立兩人。石答到:“徐鑄成3月27日就出國訪蘇了,這幾個月《文匯報》由欽本立主持工作。徐出國前,毛主席曾親自接見,并對徐和《文匯報》給了很高的評價。這個鬧資產階級方向的帥應該是欽本立?!睆埓簶蛘f:“你說得不錯,但是老人家(指毛澤東)的心思誰也吃不透,哪天他又要揪欽本立的后臺,豈不揪到你我身上來了嗎?還是定徐鑄成,再要揪徐鑄成的后臺,往章羅聯盟身上一掛不就了事了嗎!”隨后柯慶施同意了張春橋的意見。這樣,徐鑄成的右派分子帽子在未經群眾揭發批判之前早就內定下來了。
為了說明中共《文匯報》黨委在中共上海市委的正確領導下與以徐鑄成為首的、堅持資產階級方向的民盟支部作堅決斗爭,《文匯報》社中要多定民盟盟員為右派分子,中共黨員一個不定。因此,連原來內定為右派分子的欽本立和唐海都成了反右英雄,溫崇實理所當然也就幸免于難了。
父親接受了石西民的誠摯道歉,從此兩位老朋友盡釋前嫌,重歸于好。會后父親回到上海家中與家人談起此事時還感嘆不已。
(責任編輯 吳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