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圣吉的《第五項修煉》問世以來,“學習型組織”、“學習型企業”的創建活動已風靡全球,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爭相采用這一新的管理模式。據統計,《財富》雜志目前評出的世界100強中,已有40%以上采用了這種管理新模式,并且全部取得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采用“學習型組織”管理理念的前100強跨國公司中的前三名,與采用權力控制型前100強的跨國公司前三名相比較,其利潤率和利潤量均高出30多倍。
中國的企業特別是國有大中型企業,必須緊跟時代的步伐,加速改革傳統的企業管理模式,要由傳統的“權力控制型”管理模式向“學習型企業”管理模式轉變,重塑國有大中型企業管理新模式。國有企業也只有實現了管理模式的改革和重塑,才能迅速增強學習力、創造力和核心競爭力,才能適應經濟全球化這一新形勢的要求,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一、建立“扁平化”現代管理模式,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減少企業的管理層次,實現企業的“扁平化”管理,是當今世界企業管理發展的根本趨勢。企業管理之所以在世界范圍內出現“扁平化”趨勢,其根本原因一是科技革命的速度加快。新技術、新科技成果大批涌現,進一步推動了產品和設備的更新速度,更新周期大大縮短。企業家要了解和掌握科技發展的前沿狀況,就必須使自己的企業管理具有很大的彈性,并且具有靈敏的信息反饋系統,而要讓企業管理具備上述特點,就要加速實現企業管理機構的“扁平化”。二是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迫使企業在世界市場這個更廣闊的領域展開競爭。這就需要增強掌握大量市場前沿信息的企業基層組織的自主性,要做到這一點,也需要實現企業的“扁平化”。三是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越來越要求企業增強學習力,從而增強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否則,企業在知識經濟的大背景下就難以生存,而要增強企業的學習力和核心競爭力,在“金字塔”式的、僵硬的管理體制下是難以做到的。
要實現由“金字塔”式向“扁平化”的轉變,國有企業管理體制的改革至少要從兩方面人手。一是減少管理層次。國有企業“金字塔”式的、多層次的管理結構,使得上下級之間信息反饋渠道極不暢通,造成大量信息反饋失靈、失真,管理決策的貫徹受阻,“棚架”現象嚴重。多層次管理還造成機構之間磨擦增多,管理效率低等現象。因此,必須減少管理層次,疏通管理渠道,提高運作效率,以適應急劇變化的市場經濟的要求。二是精簡管理人員。精簡人員是改革過程中難度最大的工作,但如果按照“學習型組織”要求的“先乘后減”法,就能妥善地解決這一問題。即首先通過培訓和自學,讓員工由現在的一人只會一門技術、只能頂一個崗位,變為一人會數門技術、可以頂多崗,然后再通過競爭上崗,由原來的一個人的活三個人干變為三個人的活一個人干,從而達到精簡人員、精干隊伍的目的,企業管理“扁平化”的目標就會逐步實現,管理彈性增強,信息反饋靈敏,核心競爭力、學習力也隨之會增強。
二、培養“自我創造”和“自我超越”精神,充分挖掘人的潛能
美國一位經濟管理學家曾尖銳地提出,20世紀人類最大的悲劇不是日本廣島投放原子彈,也不是其他的戰爭和瘟疫,而是全球60億人的智力沒有開發出來。人類的智力需要開發,作為在市場上激烈競爭的企業更需要開發員工的智力,更需要讓員工的潛能充分發揮出來,這樣企業才能產生無限的活力和生命力,其壽命才能無限延長。但目前,國有大中型企業在這方面還存在很大的不足,其管理體制和分配體制不能做到充分挖掘人的潛能,調動人的積極性,企業中員工“混日子”等現象仍普遍存在。這種現象長期得不到根除,它和我們的管理體制不科學也有直接的關系。因此,必須按照“學習型企業”的要求,培養全體員工實現“自我超越”、“自我創造”的精神。
三、建設“團隊學習”機制,實現“212作學習化”和“學習工作化”
增強企業的團隊學習力是創建“學習型企業”的核心理念,也是企業在知識經濟條件下延長生存周期的根本途徑。“學習型企業”強調的“團隊學習力”,與我們平常所說的員工為增強自身的素質而進行的個人學習有重要區別。同時,它和我們國有企業平時強調的“集體學習”也有本質的區別。其一,“學習型企業”強調的“團隊學習”,其根本特征是學習和工作密不可分,從工作的角度講,它強調“工作學習化”。所謂“工作學習化”,指企業全體員工都要把自己的全部工作過程,當成是一個重要的學習過程。這正如“微軟”公司所做的“通過自我批評進行學習”,即每做一項工作都要進行認真反思,找出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意見;通過信息反饋進行學習,即通過諸如設定客戶意見反饋電話等措施,收集使用微軟產品的客戶的反饋意見,進行認真的分析研究,進而將其中合理的意見加以吸收,作為改進產品及工作的依據;“通過交流共享進行學習”,即在團隊內部形成一種員工之間爭相將自己的學習心得及遇到的問題與別人交流,從而達到知識的“共享”。從學習的角度講,它強調“學習工作化”。即是說,學習型組織強調的團隊學習,是指該團隊的每一個成員都要將自己的學習貫穿于整個工作過程,并做到終身學習。其二,“學習型企業”中的“團結學習”非常強調“學”后必“習”,即理論與實踐必須緊密地結合,學了就要用,那種把學習與實踐、學習與工作脫離開來的學習,是不符合創造學習型企業要求的。總之,“團隊學習”十分強調全員學習、全過程學習、終身學習,可以說“學習型企業”中“學習”這一概念,其實質就是指的“團隊學習”。
綜上所述,在國有大中型企業中開展“學習型企業”的創建活動,進而重塑國有大中型企業新的管理模式,對于進一步增強國有大中型企業員工的凝聚力,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提高國有企業領導者的科學決策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應當大力推進這一創建活動的開展。我們相信,隨著“學習型企業”在我國的進一步發展,隨著“學習型組織”這一管理新理念被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掌握和接受,國有大中型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就更具有光明的前途。
(作者單位:中石化中原油田)
編校:楊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