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伯榮、廖序東主編的《現代漢語》(增訂第二版)第39頁講到連詞“和”的用法時,指出“用‘和’連接謂詞構成的聯合短語,還可以作主語、賓語等,但這些聯合短語都是復雜的短語,總不是簡單形式”,并舉例:
我們要在原有基礎上繼續發揮已有的專長和深化已有的理論。(作賓語)
在教學過程中,有學生對這個例句提出質疑,認為這個例句中劃線部分不應該作“繼續”的賓語,理由是:其一,一個句子中沒有其他謂詞性成分時,“繼續”充當動詞,并且其后常帶的是補語,如“這次戰斗打得很艱難,隆隆的敵軍炮聲繼續了一整夜”、“這種情況又繼續了很長一段時間”。“繼續”也可帶賓語,如“明天還要繼續我們的試驗”。教材所舉例句中已有動詞“發揮”和“深化”。其二,“繼續”顯然也不是形容詞,它既不能作定語,也不能直接修飾名詞,更不能受程度副詞修飾。所以這個例句中的真正謂語中心語只能是“發揮”和“深化”,“繼續”應該是一個副詞,在句中作謂語的附加成分即狀語。
要正確分析這個句子的句法成分,關鍵是要弄清“繼續”的詞性和詞義到底是什么。“繼”和“續”皆從“纟”,其原形“系”原是一束絲的象形。繼,表示把斷了的絲接上;續,即連接。“繼續”是一個聯合式合成詞。《現代漢語詞典》解釋“繼續”有兩個義項:①(活動)連下去;延長下去;不間斷:繼續不停;繼續工作;大雨繼續了三晝夜。②跟某一事有連續關系的另一事:中國革命是偉大的十月革命的繼續。呂叔湘在《現代漢語八百詞》中明確指出:“繼續”的詞性主要有兩個,一個是作名詞,即《現代漢語詞典》所釋義項②,這種名詞義常用在“是”字句中。如:
這部不朽的作品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他生命的繼續。
這兩個過程互相連結,后一過程是前一過程的繼續。
“繼續”還有一種動詞用法,即詞典中的義項①。經常帶動詞賓語,也可帶名詞賓語或單獨作謂語。
A、繼續+動詞
繼續前進繼續奮斗繼續干下去繼續努力
繼續提高質量把工作繼續進行下去
B、繼續+名詞(多表時間)
這種感人肺腑的場面繼續了三十多分鐘。
明天即使下雨,我們也要按計劃繼續常規的訓練。
由此看來,教材所舉例句中的“繼續”,不能僅憑借它出現在動詞前,就斷定它是副詞作狀語。事實上,現代漢語里除副詞外,名詞、形容詞、數量短語、介詞短語等都可作狀語,這樣的例子我們并不少見。例如:
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來,是監視白洋淀的哨兵吧。
我[凌晨三點][興高采烈]地[從海淀][一口氣][把車]踩到建國門。
副詞除極少數(如“極、很、萬分”除可作狀語外,還可作補語)外,一般說來,都具有純狀語性,即副詞在句子中能且只能作狀語。“繼續”不符合副詞的這一特點,但它卻具備動詞的種種語法特征:它可單獨充當謂語,可帶動態助詞“了”,有時還可帶“著”,也可單獨回答問題,還可用肯定否定并舉形式進行提問。如:
我們繼續吧!斗爭還在繼續著。談判不能再繼續了。
——他們來了,會議還繼續不繼續?——繼續。
因此,現代漢語教材釋例中的“繼續”應該是動詞。
“繼續”的同義詞是“連續”。它們的相同點是都指事物前后接連不斷,都能用來說明事物的發展變化和人的活動。它們的不同點是:“繼續”作動詞,著重指不間斷地接連延續下去,一般只用來說明事物的發展變化、人的活動。例如:
中國革命繼續向前發展。(朱德《母親的回憶》)
他們繼續往前走,穿過了這塊草坪,又走進樹林里。(趙樹理《靈泉洞》)
“繼續”有名詞意義,常用在“是”字句中,構成判斷句,這一點與“連續”有區別。
“連續”是副詞,動詞后面常有數量短語。著重指一個接著一個,緊緊相連,常用來說明事物發展變化,還能說明物體之間的關系。例如:
我們連續發了三封信去催。
這個話劇連續演了五、六十場,很受歡迎。
老李一面聽,一面連續點頭。
“連續”一般只修飾單音節動詞,雙音節動詞前多用“接連、連著、一連”等。例如:
接連(連著)演出了一個星期,大家都感到很疲勞。
這個議題成了這次研討會的一個焦點,與會人員圍繞著這個話題一連討論了三天。
“連續”還有一種用法,即可直接用在名詞性語素前面,可以出現在“是……的”句式中,“繼續”則沒有這種用法。例如:
這部電視連續劇有五十八集,是中央電視臺今年隆重推出的宏篇巨著。
歷史是連續的,這才說得上是接受古文學。(朱自清《古文學欣賞》)
“連續”一般不可用作動詞,下面例句中的“連續”即為誤用。
*各式各樣的帳篷在草地上一字排開,連續三里長。
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語言也在不斷地發展。新時期語言的發展變化主要表現在新詞語的產生以及某些舊詞語的詞義和用法的變化。“繼續”作動詞,過去常帶動詞賓語。現在從“繼續”的使用情況看,它帶名詞賓語或者單獨作謂語的用法也逐漸多起來,而且還可對舉使用,構成新聞標題。例如:
我們是否能夠繼續這郁悶的生活?
布萊爾在接受記者的采訪時說:“我會繼續我的首相工作,所以我當然期待出席明年的八國峰會。”
生活波不驚瀾地繼續著。
我的日日夜夜和歡笑哭泣都為你而繼續。(劉德華《繼續》)
亞洲軍團繼續發威,獎牌榜中國繼續領先(新聞標題)
“繼續”單獨作謂語,用作文章的標題比較多。這類標題往往簡潔醒目,含蓄蘊藉,韻味深長。如:
夢仍在繼續。
生命要繼續。
讓青春繼續。
讓愛繼續。
“繼續”作動詞,還有一種超常的流行用法,即可帶形容詞作賓語。例如:
美麗的人請你繼續美麗,勇敢的人請你繼續勇敢。(蔡琴《繼續》)
讓錯落繼續交錯,讓生命繼續誤解,讓情感繼續傷痛,讓別離繼續傷感,讓心情繼續沮喪,讓一切繼續下去。(《繼續》)
“繼續”帶形容詞賓語,突破常規用法,用語簡潔經濟,含義豐富深刻,用法新穎靈活,令人耳目一新,增強了語言的感染力。“繼續”的這種用法多出現在歌詞中。
據以上分析,“繼續”最基本的用法是作動詞和名詞,在句子中常帶動詞賓語。如前所述,《現代漢語》教材所舉出的例句中“發揮已有的專長和深化已有的理論”是一個動詞性的聯合短語,完全可以充任動詞“繼續”的賓語。令人疑惑不解的是,2002年出版的黃廖版本的《現代漢語》(增訂第三版)在講到連詞“和”的用法時,卻將原有的這個例句修改為:“我們要在原有基礎上發揮已有的專長和一直保持的特色”。(作賓語)不知修訂者是否對原來例句中“繼續”的動詞用法也存有疑問,權衡之下才作出如此修訂。我們認為大可不必。
(項菊,湖北黃岡師范學院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