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以來,新疆外經貿發展以實施自治區黨委提出的建設西部國際商貿中心戰略為主線,發揮向西開放的區位優勢,堅持“外引內聯、東聯西出、西來東去”的方針,對外貿易持續快速增長。據海關統計,“十五”累計進出口總額達到228億美元,比1950—2000年的累計進出口額還多64.8億美元,年均遞增28.5%,提前兩年實現了自治區“十五”計劃調控目標。05年,全區進出口額達79.4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0.9%,其中出口50.4億美元,增長65.5%;進口29億美元,增長12.1%,列全國第14位,比2000年上升了8位,居西部十二個省市區首位。
“十一五”時期是國家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一個重要歷史時期,也是新疆經濟社會加速發展的重要時期。新疆外經貿發展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并存。我們的目標是:到2010年,進出口總額達到180億美元,五年年均遞增18%。其中,機電產品出口年均增長15%;吸引外商直接投資年均遞增15%以上;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營業額年均遞增20%以上。
2006年自治區外經貿發展的預期目標是:進出口總額比上年增長?8%,達到93.7億美元,其中出口57億美元,進口36.7億美元;力爭實際利用外資增長15%以上;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營業額增長20%。
1.提高外貿增長的質量和效益。1)實現外經貿可持續發展。根據自治區培育六大支柱產業體系的要求,引導企業發展外向型經濟,形成一批具有穩固產業基礎的出口增長點;發展棉、麻、干鮮果品、肉、奶、蛋、禽、水產品、蕃茄等特色產品出口;加強紡織品服裝出口工作;利用我國加大對中亞國家油氣資源勘探開發的機遇,開展以輸出技術、出口產品、對外承包工程、油氣資源開發合作等項業務,帶動鉆井、修井成套設備與原材料出口和原油、成品油的進口。2)支持自主品牌商品出口,積極幫助企業爭取國家出口品牌發展資金的政策扶持,鼓勵企業自主創新,培育自主品牌,提高核心競爭力。3)加強進出口公平貿易工作。
2.加強與周邊國家區域經濟合作,確保邊境貿易持續穩定增長。要以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申請加入WTO為契機,吸引國內外大公司來新疆投資,在新疆最具潛力的天山北坡經濟帶和各類開發區建設出口商品加工中心,產品直接銷往中西亞、俄羅斯及東歐等市場。利用新疆豐富的煤、電和礦產資源,建設進口資源深加工中心。同時,中哈共同創辦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也是一個具有創新意義的雙邊經貿合作平臺。繼續加強對烏魯木齊二類口岸及阿拉山口、霍爾果斯、吐爾尕特、巴克圖等口岸工作力度,確保這些口岸進出口貿易持續快速發展。進一步深化旅游購物貿易規范和促進工作,提高旅購企業素質,引導旅購企業朝著規范化、規模化方向發展。
3.積極“引進來”、加快“走出去”。探索建立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投資促進機制,配合聯合國貿發會議做好“絲綢之路”旅游投資促進項目的前期調研、項目籌劃和推介等工作;引導有實力的企業“走出去”,積極參與周邊國家的資源開發。發揮新疆大農業的優勢,同時利用好境外工程投標擔保、工程項目貼息、境外帶科加工貿易項目貸款貼息、俄羅斯森林采伐貼息、境外資源開發風險補助等政策。
4.加強貿易促進工作,推進外經貿服務促進體系建設。辦好第十五屆烏洽會;加快實施自治區外經貿服務促進體系建設;進一步加強與海關、檢驗檢疫、鐵路、交通、外匯管理、國稅、金融、口岸、財政等有關部門交流與合作,不斷改善外經貿企業經營發展環境;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探索“政事分開”的新機制。
今年的工作歸納為:遵循經濟規律,注重質量效益;堅持市場導向,加強政策引導;服務企業主體,創造良好環境;克服發展瓶頸,規范貿易行為;創立自主品牌,建設商貿中心。新的五年規劃已經拉開帷幕,我們又站在歷史發展新的起點之上。我堅信,我們一定能夠完成2006年自治區外經貿的各項工作任務,為全面實現“十一五”規劃開好局、起好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