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李 漫
法國紡織工業去年削減了近9 000個職位。中國進口紡織品仿佛洶涌的巨浪,毫不留情地讓所有的法國本土紡織工廠紛紛倒閉。所有的工廠嗎?也不完全是……正如途安(Thuasne)公司總裁伊麗莎白·杜克泰(ElizabethDucottet)所言:“在有些地區,一些有鮮明特色的企業仍然存在,并且為紡織行業創造了很多工作職位。”他們有什么特點?他們生產高技術含量的紡織品,也就是說,這些產品是一些更重視功能屬性而非審美屬性的紡織產品。不會皺不用熨的衣服,抗低溫或絕熱的纖維,運動員專用的服裝,而且還有用于醫學或醫院目的的織品,消防員制服,公路和房屋的涂層,飛機或汽車座位……這些高技術含量的紡織品應用例子數不勝數。
這些公司不存在資產負債,無需重組計劃,代表了紡織行業的未來。當傳統織品和衣物生產無可挽回地縮減,這些新技術新發展正以一種顛覆性的態勢逐漸取代傳統紡織品生產。根據2005年內閣發展委員會應產業部的要求而做的研究數據,在法國,共有380個這樣的專業公司,累計營業額達到40億歐元,也就是說占紡織品系列的17%。他們雇用大約20000人。每年創造的就業機會在1500和2000人次之間。
在這個問題上,法國位于歐洲第二,占世界市場的5%,僅次子德國。在外萊茵河地區,向高附加值轉變的紡織產品已經占到整個紡織品系列的40%,并且同樣比例的法國公司實現了銷售翻番。
毫不奇怪,當局在這個問題上非常關注。行業高精專競爭的兩個支柱區域已在去年被選定:北加來地區“Up-Tex”熱點,以及羅昂阿爾貝斯地區的新技術區域,這兩個地方都是有著悠久傳統的紡織品生產重地。政府希望這樣的舉措多起來。如果想要保持領先的優勢地位置就不容延遲:高精專紡織產品生產已經占中國紡織品生產的13%。
自2002年以來,紡織品及衣物創新行業網(R21TH)一直支持著具體的研究計劃(未來概念車,新纖維,真正的創新)。它匯集了高精專紡織品公司,同時也包括了傳統衣物織品公司。“高精專紡織品和傳統衣物織品就象兩個互不理睬的兄弟,充滿敵意,但是它們之間有著許多共同點。當你談到體育用途的滑雪衫,你就不能忽略流行時尚的因素。”主持該行業網的伊麗莎白·杜克泰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