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傳媒經濟的發展,是從1978年開始的,1978年,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三中全會明確了全黨、全國的工作重心是經濟建設,并提出了改革開放的方針,在這一正確方針的指引下,中國經濟連續27年高速發展。同中國的發展相適應,作為文化產業重要內容的傳媒產業,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中國傳媒經濟的發展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來分析:從實踐方面、從理論方面和政策方面三個角度來介紹。
在實踐方面,中國的傳媒經濟發展,是從廣告經營開始的。
第一、報刊經營的收入,1979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閉幕不久,《天津日報》率先刊登了文革以后的首個報紙廣告。從那個時候起,報刊開始有了自己的經營收入,到2005年中國大陸的報刊廣告收入已經達到了469.36億元,比2004年增長了6.59%。
第二、廣播電視的經營收入。1999年1月28號,上海電視臺率先播出了中國大陸第一條電視廣告。從那個時候起,中國廣播電視的廣告收入從零開始,到2005年中國廣播電視廣告的收入已經達到了458.63億元。其中廣告的收入34億元,中國廣播電視媒介的總收入達到了888.76億元。
第三、網絡媒介的經營收入,2005年中國大陸的網絡媒介的經營收入已經達到了47.7億元,比2004年增長了78.4%,其中網絡廣告收入是4年前的7.6倍,達到了37.3億元。
第四、手機短信經營收入。2005年中國大陸的手機短信的經營收入已經達到了304億元。比2004年的數字超過40%。
這是實踐方面中國傳媒經濟的發展。
第二個方面,從理論的角度來介紹中國傳媒經濟理論研究的發展。理論研究的發展同傳媒廣告的經營是同步進行的。
第一、中國報業經濟概念的提出。1979年隨著報業廣告經營活動的開展,中國的報人好象有了新的發現,好象找到了自己的發展道路,理論界為了解決報界經濟短缺的問題,提出了“報業經濟”的概念。揭示了中國傳媒經濟理論研究的序幕。隨著報業經濟的發展,中國社會科學院以及許多高等院校都有了研究機構。把研究的方向逐步轉移到了報業經濟的實踐當中去。
第二、中國廣播電視經濟研究。1983年第十一屆全國廣播電視工作會議以后,一方面是廣播電視廣告業的發展另一方面是報業經濟理論研究率先起步的促進作用。廣播電視經濟研究也提到了議事日程,并且于1984年提出了“廣播電視經濟”這個概念。
1986—1996年的10年間,雖然廣播經濟電視的研究還僅僅停留在少數理論研究人員的研究領域內,尚未引起更多的理論研究人員的重視,但是在這個階段,傳媒經濟研究有了許多重大的理論突破。比如傳媒經濟的“二重性理論”、“傳媒二種功能的理論”、媒介產業化理論”、“媒介經營與管理理論”、”媒介產品商品理論”等,都是在這個階段提出來的。現在這些理論都已經被決策者采用,并且在業界形成了共識。
1996年-2000年,由于中國傳媒經濟的發展,許多典型的案例已經形成。于是研究傳媒經濟的人越來越多,并形成了一定的研究規模。理論性的著作也越來越多,最近發現,關于傳媒經濟的著作大概有幾百部。
2000年一2005年,是中國傳媒經濟理論研究的大發展時期。不僅研究課題涉及的范圍廣,而且研究隊伍和研究機構不斷增加。也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經國家教育部批準,由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傳媒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中國教育報刊社五家單位組成了申辦第7屆世界傳媒經濟學術會議在中國召開的申辦團,并獲得主辦權。
第三、網絡媒介經濟的研究。中國大陸對網絡媒介的經濟研究是從2000年開始起步的。雖然起步較西方發達國家較晚,但是發展速度很快,研究的范圍涉及面也較寬,目前研究的重點側重于操作層面,具有很強的適用性。
第三方面,在政策上,中國政府對中國傳媒經濟的發展給予了強有力的支持。
1978年,中國國家財政部批準人民日報等8家報刊社實行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1983年,中國政府已明確提出媒介應該以新聞改革為突破口開展多種經營的方針。1996年9月26號,江澤民同志在視察人民日報社的時候曾經指出:“人民日報社的同志在集中精力辦好報紙的同時,要努力搞好經營與管理。”這是中國最高領導人第一次提出了關于“媒介的二重性”的一種提法。后來被人們簡化為傳播媒介應該是:一要宣傳、二要經營。
1996年,廣州日報報業集團成立,但是這個集團是事業性的。1999年,國家批準成立了江蘇無錫廣電集團,這個集團也是事業性的,也是在這一年,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政府批準成立了牡丹江廣電集團,這個集團到目前為止是中國唯一的一家產業化集團。2000年,中國第一家省級廣電集團湖南廣播影視集團成立。2001年“兩辦”聯合發出通知,規范媒介集團發展的一些具體政策。到2003年黨的十六大明確提出了發展文化產業和文化事業的方針。12月31號,國務院又頒發了105號文件——“推進文化體制改革,支持文化產業的發展”。2004年國家廣電總局明確提出“產業化年”的口號。2005年對事業型媒介集團開始實行產業化改造。
這是從政策的角度,說明國家對傳媒經濟是很支持的。
當前中國傳媒經濟的發展也可以從它的走勢和理論研究的不同角度來分析。
首先中國傳播媒介基本走勢應該是
1、中國的印刷媒介,它的基本走勢應該實行“兩個公開”。“產政分開”和“產事分開”,中國電子媒介的基本走勢應該是對于廣播電視要實行“制播分離”的制度,對于電信和網絡媒介應該實行產業化經營。不管是事業型的媒介還是產業性的媒介,都必須明確自己的社會責任,保證媒介的健康發展。另外一個方面我們當前中國傳媒經濟理論研究,大概有三種:
第一種從應用傳播學的角度,傳媒經濟是應用傳播學的一個分支學科,持這種觀點的主要是傳媒經濟理論創始人(中國)。第二種觀點是從經濟學的角度,就是關于傳媒經濟學的研究,是經濟學的一個分支學科。持這種觀點的研究者多是一種從經濟學角度研究傳媒經濟。第三種是從其他角度研究傳媒經濟學。這一部分研究者,認為傳媒經濟是其他學科的一種變異,持這種觀點的人多是在“傳媒經濟熱”的環境條件下,從其他學科轉向對傳媒經濟研究的人,他們僅僅把傳媒經濟學當作一個“外殼”,其內容仍然是研究者原來所研究的學科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