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國的經濟成績繼續上行。聯邦統計局的最新數字表明,第二季度的國內生產總值在扣除了價格、季節性和日歷因素后增長了0.9%。超過了第一季度0.7%的增長率。
扣除季節因素后的2006年第2季度經濟增長主要依賴國內的動力。在外貿增長強力有所削弱之后,對建筑和設備的國內投資成了第2季度的渦輪機。
與上年相比,第2季度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了1.0%。看上去遠遠不如第1季度;比上年增長了3.1%。然而,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兩年同一季度內工作日數量的不同。比如,2005年的復活節在3月,即第1季度,而2006年的復活節在4月,即第2季度。這一進一出,2005年的第一季度數字自然就低了,而第2季度就高了。這就是需要所謂“扣除日歷因素”的原因所在。
具體地說,2006年第2二季度比2005年第2季度“缺”了3個工作日。扣除了“日歷因素”后,2006年第2季度比上年同期增長了2.4%。而第1季度“只”比上年同期增長了7.8%。
聯邦統計局還修正了2002年以來的統計數據。尤其是2004年企業結構和增值稅的數字有較大修改。聯邦統計局將于8月24日公布詳細數據。
德國施豪銀行為何要放棄中國?
在經過長時間的籌備后,德國最大的住房儲蓄銀行——施威比豪爾銀行2003年與中國建設銀行在天津合資成立中德住房儲蓄銀行。中國蓬勃發展的房地產市場給了德方很大信心。但時隔三年,媒體卻傳出施豪銀行考慮放棄中國業務的消息。
施威比豪爾銀行董事會主席邁茨本周在接受法蘭克福匯報記者采訪時透露,該銀行正在重新審核在中國的業務。邁茨說,繼續發展在東歐的業務比在其他地方擴展新市場更為重要。他認為,施豪銀行在中國市場的運作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
“近幾年來一些框架條件發生了變化,使得我們合資銀行的業務發展與我們最初的期望相比明顯減緩。比如中國城市的房價自2002年以來翻了將近一番,因此有興趣的私人購房者都急于趕快購買,而不會在購房之前先作長期的儲蓄。”
“天津市住房公基金的條件自2006年1月有了明顯改善,只須儲蓄6個月就可申請最高40萬元的住房貸款。而此前住房公積金的最低存款時間也是兩年,這一改變大大提高了其吸引力,對我們的業務產生了不小影響。”
由于住房公積金在城市居民中的覆蓋率不高,中德住房儲蓄銀行從一開始就將自己定位為住房公積金的有益補充。與一般商業銀行不同,住房儲蓄銀行只向住房儲蓄客戶吸收存款,存款達到一定數額儲戶就可以獲得低息的購房貸款,存貸利率在合同期內保持不變。中德住房儲蓄銀行推出的最優貸款利率僅為3.3%。而有專業人士認為,較低的貸款利率使得住房儲蓄的盈利空間受到限制。另外,與其他行業一樣,德國銀行在中國的發展也遇到了不同國情和文化帶來的問題:有企業和消費文化的差異。“與我們所熟悉的中東歐市場相比,中國還是有很多不同之處。這涉及到管理,中方工作人員缺乏銷售意識,提供的客戶咨詢服務也不足,另外對中方推出金融產品的決策程序也需要適應。”
看來中國住房市場的特殊條件,發展的瞬息萬變,金融和宏觀調控政策的可預見性較低,都使住房儲蓄這一運作周期較長,靈活性不足的產品的立足發展受到一定限制。
明基購買西門子手機是個重大錯誤?
2005年10月,臺灣明基集團買下了西門子手機部。在柏林波茨坦廣場舉行的典禮上,該集團手機部總裁克萊門斯尤斯高舉該品牌頭3個型號的手機,歡呼粉紅未來的到來。幾個月后,明基更是宣布要沖擊諾基亞、摩托羅拉和三星的市場地位。然而,時過不到一年,原西門子手機的市場份額卻是大大萎縮。原因何在?這對中國和東亞企業收購歐洲西方企業有何啟迪呢?
臺灣人許諾要拿出現代顯示屏,高儲存照相芯片,MP3播放器 要以鋁殼代替塑料;他們要塑造一個高檔高價的時尚品牌,要給病殃殃的西門子手機業灌入充足的新鮮的氧氣。
2006年年初,尤斯宣布的目標是:最遲2006年底明基手機業就要開始贏利 到2008年要占有世界市場的10%,也就是說比收購前的西門子翻一番。營銷總裁Jerry Wang表示要讓手機業占到集團營業額的近三分之二。
然而,半年后的慕尼黑明基手機總部里卻是一片啞然。2006年第二季度,全世界共銷售了2.36億只手機,比上年同期增長了26%。而明基只售出730萬只,基本停滯在去年同期的水平上。中國人說,不怕慢,只怕站。在大家都增長的情況下,明基卻站著不動了。幾乎沒有一家手機大供應商的發展情況比明基更糟糕的了。
后果還要加上前因。在西門子手機在西門子門下生存的最后幾個月里,每天要燒掉100萬歐元。因此,明基在購買時獲得了2.5億的贈款。然而現在明基意識到,這筆錢還是太少了。手機業把明基拖進了虧損紅燈區。去年第一季度,明基還贏利730萬歐元。2006年第一季度,明基凈虧損1,29億歐元。
尤斯總裁在承認預言未能實現的同時,宣布的理由是一些型號的推出推遲了。他說;“我們正在努力糾正錯誤。”
北威州卡姆普林福特明基手機廠企業委員會主席海科·戴普納爾女士指出另一個原因:“企業里還存在太多的西門于思想。”中國媒體也報導說,明基推出的新型手機與原來的西門子手機沒有太大區別。
明基領導層的技術思想是,把德國的工程藝術跟亞洲的游戲樂趣結合在手機的設計里,創造一種新潮流。然而最后出來的卻只是以前型號的基本拷貝,而這種混合軟件象發了瘋一樣,根本不聽使喚。于是,新產品推遲出臺,技術誤區多多。沃達豐幾個月之久地拒絕銷售明基西門子的尖端新產品EF81。一位業內專家說:“產品推出這么長時間地拖延,使原來的定價也無法遵守。”為了減少價格上的這種風險,明基不得不降低目標,原定每年推出25至30個新型號,現決定明年只推出20種。
德國金融時報已經宣布臺灣明基購買西門子手機部是個“失誤”了。是否真是錯誤呢,還是只是走向“正確”的過程而已,只不過把這個過程估計得太簡單了?究竟是購買的決策錯誤呢,還是購買準備工作下充分之錯?這恐怕都還不好說。
做生意時既要講慎之又慎,也要講當斷即斷。這完全要看具體的商品和形勢而定。但無論如何,過程中的錯誤有許多還是可以避免的。最明顯的一點是,既然要做一件大事,大生意,就應該把大規模的廣告費用做到預算里去。這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在一開始的時候,這筆費用還應該比后期要大。
德國的勞工情況,市場操作方式,明基在購買前肯定是做過調查的。但明基在初期作出那樣樂觀的預言,卻也表明,當初的調查和了解做得顯然不夠充分。
那么,由于種種問題,德國企業就買不得嗎?尤其是那種必須同時接收大量德國員工的購買,也不見得。沃達豐當年買下德國曼內斯曼手機服務業,顯然就是非常成功的。這樣的例子也是很多的。但明基的實例尤其強調了“慎”的重要性。不僅在選擇購買對象,下購買決心的時候,也在種種調查和準備工作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