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印刷雜志相比,電子雜志一旦網絡化就會顯示其優勢。因為無論何時何地,人們都能用關鍵詞搜尋檢索,并能從搜尋的文章中,找到鏈接的相關文章。
J-STAGE是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Jap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gency簡稱JST)在1999年10月創立的學術期刊電子平臺,J-STAGE 創立的目的在于向全世界及時發布日本科學技術研究的杰出成果和學術進展,它出版日本國內245種期刊(文章16萬多篇),涉及到各個學科領域,J-STAGE還收錄了375家日本科技學會論文及會議論文集,同時免費提供期刊的編輯軟件。
J-STAGE系統動態
1999年創辦的J-STAGE資料庫,除了提升日本科技信息數字化期刊出版平臺外,還能幫助日本學會創新,加大出版電子期刊和檢索的力度。
J-STAGE得到的政府財政預算基金,每年大約12億日元,自1998年以來,共耗資95億日元,用于系統開發、操作與維護,其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由于J-STAGE系統支撐著整個聯機出版進程,因而對所有文章,J-STAGE皆可裝載,引文數據鏈接到的其他文章也能裝載,包括文章所附的視頻和音頻附錄皆無一例外。
無需任何登記,用戶就可搜尋和檢索用書目數據和關鍵詞查找的文章,并可自由評論文摘,用PDF格式下載全文,每個期刊的檢索策略是由出版協會制定。雖然J-STAGE里大部分期刊(80%以上)能自由檢索,可還有部分期刊只是題錄和文摘對所有用戶免費開放,而全文需要授權用戶才能獲取。
J-STAGE期刊語種與檢索
截止2005年10月底,日本已有327家協會使用J-STAGE系統出版雜志或會議錄,目前J-STAGE主辦雜志大約245種、還有89種會議錄、6種報告、40所JST的報告,網上可用的文章已達16.3萬余篇,并且各種數據指標全部在呈上升勢頭。
目前J-STAGE庫,每月檢索的點擊率超過了100萬次,每月用PDF版下載的全文數量達30萬篇,可以說J-STAGE庫里文章數量和檢索數量仍在呈逐年穩步上升的態勢。
J-STAGE系統鏈接
2002年,JST開辦JST鏈接中心,隸屬J-STAGE的子系統,JST鏈接中心開創了電子文獻之間的鏈接,使J-STAGE系統可以鏈接世界各地的電子期刊站點、書目數據庫通過鏈接形成一個跨庫鏈接的循環檢索系統,國際著名學術網站也有J-STAGE的鏈接,在某種程度上使得論文的點擊率直線上升,影響面更廣。
J-STAGE新型功能
2004年1月,JST又開發一個新的系統版本。這個新系統更適合每個學會。支持J-STAGE中所有文章新的服務機構的檢索功能,以及虛擬雜志服務機構(即從其他雜志上發表鏈接到的新文章),有我的J-STAGE個性化服務(包括用電子郵箱發信息,提出用戶的期刊最愛,用電子郵件提醒新來的雜志,或雜志中的專題文章),還有高級出版發行服務(包括提醒新到文章和期刊始頁內容),全文出版物數據提供等服務功能。
在J-STAGE系統的文章中,鏈接可以是來自最初的引文,因為有CrossRef(即參考鏈接服務),實際上CrossRef是1426個出版社和社團之間建立的幫助搭建從文摘提供到電子全文通道的一種合作。CrossRef是一種最新的電子服務,可實現文獻引文跨出版社服務平臺,參與出版前沿鏈接系統,即電子數據交換系統,去審查、追蹤出版商,簡言之, CrossRef是可鏈接出版社的電子文獻, 讀者可以從二次文獻直接查找,并且可鏈接圖書館所訂購的一次文獻。
JST在鼓勵更多的日本公民使用J-STAGE系統出版他們的雜志,還計劃在J-STAGE和其他站點之間進一步擴充勢力范圍,并打算與Google合作,力求使更多用戶使用J-STAGE系統,共同分享期刊文章跨庫檢索(CrossRef)系統。JST還計劃關注更多新功能,如:網絡版電子資源在線使用統計計算標準 (Counting Online Usage of NeTworked Electronic Resources簡稱 COUNTER),也是一個說明性的標準,實施相對簡單,提供各數據庫,對廠商和圖書館員都有好處,這個多機構的方案,目標在于發展一套國際性執行規則。它是計算使用及統計報告模式的指引,能讓線上信息產品及信息服務有更一致性的評量報告形式。
在2005年,JST啟動了過刊雜志數字傳輸計劃,把過刊文件的數據生產作為日本學術期刊的主要任務。并將其陸續載入J-STAGE系統,通過網絡全面展現在用戶眼前。總之進入了J-STAGE,不僅能與世界中的資料庫群連結,還能與出版社或是引用文獻所屬的團體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