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愿付出努力?!边@是江蘇省豐縣鳳城鎮南關村劉莊組農家女宋健經常向姐妹們說的一句話。正是這位曾經下崗失業的女性,憑著自己一雙靈巧的雙手和堅忍不拔的毅力,頑強地拼搏出了屬于自己的新天地。
宋健原是江蘇省豐縣某雜品公司的一名職工。1993年下崗后,她賣過煙、酒、鞋子,在飯店干過臨時工。也就是那一年,她結了婿。有了孩子的她面對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處境,僅靠丈夫每月200元錢的工資是遠遠不夠的,一個弱女子跑市場、做買賣,生意一直不景氣。一時間,她處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心里有說不出的痛苦與彷徨。
一次外出時,她在大街上看到一名中年婦女一邊提著線一邊鉤編鞋子。她感到好奇,自己賣了這么長時間的鞋,還沒見過用線鉤編成的鞋,于是她主動向人求教。剛開始自己練習編成后,就自己穿在腳上,鞋子雖然外觀一般,但穿在腳上感覺非常舒適,如果能編成既美觀又耐穿的鞋子,在市場上肯定受歡迎。她曾向別人人開玩笑說:“別人干事都是從‘頭’開始,我卻要從‘腳’開始了。”
為了精通鉤編工藝,宋健花費數百元購買了鉤編書籍及圖冊,還專門赴山東臨沂取經學習。功夫不負有心人,她鉤編的鞋子投放市場后,果真受到顧客的歡迎。從此,她的創業熱情越來越高,她在縣城東關商場租了一個門面,就這樣一面鉤編一面賣鞋。一些城市下崗女工和農村婦女看到宋健紅火的生意,紛紛前來向她請教學習,她也耐心地教她們。鉤編鞋子讓宋健擁有了自己的幸福生活,為了實現自己的創業夢想,她接著又開發一種城市流行的漂亮編包,受到國內外人士的青睞。
說起宋健的鉤編藝術,不但豐縣當地人知道,就連臨界的山東、河南、安徽一帶的人也都聽說了,外地趕來學手藝的人絡繹不絕,有時小小的店門口一圍就是上百人,盡管耽誤了宋健很多時間,但她還是以減相待,絕對不收來人任何費用。據粗略統計,自2003年以來,向她求教的婦女足有上萬人(次),而學會回去能自主創業的也不下千人。
為了更好地突出鉤編亮包、鞋的特色,宋健把鉤好的鞋制成模型,亮包掛在墻上,讓來人在店外就能享受到產品的美感、亮感、立體感等。宋健對市場充滿了信心,她深有感觸地說:“如今人們越來越追求美感,特別是一些繁華的城市,漂亮包、鞋更是受寵,而鉤編手藝并不是太難,并且投資小、占地少。適合各種年齡的女性?!?江蘇 李丙海張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