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大國渠道現狀
日本的整體渠道中出版商、經銷商、零售商各司其職,出版社幾乎不參與物流,經銷商負責出版印刷,零售商則負責產品的定價銷售。
德國的行業基石是統一定價,并且是由政府控制,經銷商從出版社拿到產品的折扣不能高于5折,零售商拿到產品的折扣不能高于代理商,而書店銷售則按統一定價銷售,絕不允許打折,只有統一定價取消之后方能打折。
美國沒有上述這些國家的規則,主要是靠一個高度成熟、統一、完善的市場來調控。其市場操作非常規范,在遵守本國法律的基礎上,主要利用有序自由競爭,其他模式并存的經營模式。
管理方面,日本主要是靠行業管理,德國是政府管理和行業管理相結合,美國主要是靠市場機制來調節。
我國書業渠道現狀及缺陷
曾經有一個比較形象的說法,說我們的圖書市場從某種意,義上講有點像集貿市場。其一,政府缺乏市場化管理機制,市場行為較粗放;其二,行業管理機關重視出版社的管理而輕市場管理,重視出版形態而輕市場秩序。行業缺乏規則,業內從業人員也有缺乏自律的。國營書店各省連鎖,對出版社是一個好事,但是有的地方店大欺社,社大欺店等負面因素制約民營書業乃至出版業的良性成長;其三,出版社參與發行行業最初是因為當時主分銷商效率比較低下,各出版社就紛紛尋求多層次多渠道的發展過程,與一些小的零售商發生交易破壞了業內的生態鏈,將主分銷商的生存環節截斷,造成市場發育不良的狀態。
渠道建設與管理的實踐
市場要建立一個價值鏈的理念,在渠道合作中要尋求一種合作的共鳴,杜絕極端造勢。因為行業生態比較混亂就容易形成各出版社重復做一件事,造成行業成本增加,產生內耗。
出版社目前沒有中間商做分銷,仍要各自發行,沿用多渠道多模式的模式,但是各出版社應具備相對嚴格的分類標準。
在一個多層次多渠道的行業生態里競爭,沒有一個對渠道合理的掌控,那渠道本身會混亂,對不同的分銷商應該用不同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