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業的模式有很多種,對不同的人來說,以什么樣的姿態踏上創業路程,一定是有其自身的原因。客觀上說,每個人都是有創業成功的可能的。當徘徊在創業門檻外的你,遲遲不肯邁出實質性的一步時,可能你想得更多的是不去創業的理由,而不是一定要取得成功的方法。
更多時候,對環境的主動適應大于被動選擇,這也是很多身處逆境中的人能取得超常成功的關鍵……
農家女要憑手藝改變人生
現年43歲的李惠出生在成都遠郊大邑縣。李惠的童年和少年都是在貧窮中度過。因為家里窮,排行老三的她剛上完初一就輟學在家,幫父母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兩年后,還不滿16歲的李惠經人介紹,獨自到省城成都的一家建筑工地上做飯。她個子瘦小,煮飯時得墊上幾層磚才夠得著巨大的鍋臺。吃力地揮舞著小鐵鍬炒菜做飯,李惠過早地嘗到了人生的艱辛。
其實李惠不甘心在工地上做飯,當年她一步三回頭,流著淚從學校走在回家的路上時就暗暗地下了決心:將來一定要學做生意,要掙很多很多錢,要改變貧窮的生活!雖然當時她并不懂怎樣做生意,但改變命運是最迫切的需要,是她最初也是最堅定的目標。
早上往菜市場的途中要經過一個小小的裁縫攤,每次李惠都忍不住慢下腳步看裁縫師傅干活,眼里滿是羨慕: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也可以學裁縫呢?如果學會了也可以擺攤掙錢,可以幫家里一點,減輕父母的壓力,多好啊。
李惠的大姐也是一個裁縫,農閑時她外出到四鄉八鄰攬活,然后拿回家做,做好了趁攬活時又給人送到家里,這點小手藝在七十年代末的農村已經是很了不起了。李惠決定跟姐姐學裁縫手藝,于是她到了遠嫁外鄉的姐姐家。
聰明好學的李惠在姐姐的細心教授下很快掌握了裁剪手工。她做的衣服不僅僅限于書上那些大眾化的式樣,還根據每個人的氣質體型別出心裁地設計出適合的款式,有時看見電視上的漂亮衣服,她馬上畫出來融合到自己的設計中。短短半年,李惠在當地已是小有名氣的裁縫師傅了,鄉里那些愛時髦的青年都要找她做衣服。而她自己,也終于在鎮上開起了屬于自己的裁縫小攤。
1985年,李惠經人介紹認識了鄰鄉青年游俊。游俊在西藏朋友的建筑工地當施工員。第二年兩人結婚后,隨著一雙兒女相繼出生,他感到肩上的擔子更沉,于是開始在西藏承包工程,而李惠繼續留在老家擺裁縫攤,以維持家里的生計。
有個親戚見她裁縫手藝還不錯,建議她到成都開店,說不定生意會更好。李惠心動了,她做完手里的活,帶上半年攢下的一千多塊錢來到成都,但那點錢不夠開店,她也像在老家時一樣擺攤。剛開始因為不了解市場,買進的面料太低檔,在成都這樣的城市沒有人穿那樣低檔面料的衣服,過了幾天,細心的她發現了低檔面料的另一個消費群體——民工。她把攤移到工地附近,低價賣出,很快把手里的存貨處理完。倔強的李惠索性把心一橫:不管怎樣,到了這里,就要在這里生根,要賺城人的錢!就這樣,李惠開始在街邊擺攤攬些挑腳邊、縫補熨燙等簡單的活來做,有時也接客人送來的面料。她的理想是開一家上檔次的裁縫店,設計出許許多多漂亮的款式,招攬更多的客人。
春去冬來,李惠做事認真,熱情誠實的性格招來許多回頭顧客,她的街邊小攤生意越來越好,離開店的目標越來越近,她以滿腔的熱情細心縫補每一件衣服,美好生活也像她縫制的衣服,色彩越來越繽紛多彩。
小裁縫店擴大后的一次成功轉行
開個街邊小攤不是李惠的目標,至少要有個店鋪,那樣就能接更高檔次的活了。后來李惠以每月350元的租金租下了一間外面是店鋪,里面是廚房和寢室的房間,置辦了簡單的生活用品,就這樣,李惠有了個棲身的小窩。
80年代末,成都這樣的大都市里,有的大公司也為顧客量身訂做服裝,可滿足不了大眾化的需求,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夠在大公司訂做中高檔服裝,而很多小店只能照裁剪書上做些簡單的大眾化的款式,滿足不了一批愛漂亮的普通工薪階層顧客需求,李惠的小店價廉物美,聰明能干的她正好迎合這批人的喜好,她根據不同顧客的身材氣質為她們設計款式,這在成都也算是鳳毛麟角,上門找她訂做服裝的顧客越來越多,這間小小的店面只能擺下幾十種面料,已滿足不了顧客的需求。于是,在先生的建議下,她又在繁華的泰升南路租下一間四十多平米的店,寬敞的店面,上百種面料,各種花色和檔次的面料看得人眼花繚亂。上門找她訂做服裝的顧客絡繹不絕,她聘請了二十多個工人專門縫制成衣,自己負責設計和裁剪。
李惠是個看著柔弱,其實骨子里是個很要強的人。店里每天有許多客人光顧,只有李惠一人裁剪。從西藏回家探親的游俊見妻子每天如此勞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在跟李惠的閑聊中,他對李惠說,“現在成都開干洗店的不多,但去干洗店洗衣服的人卻不少,前幾天閑著我也去打聽了,做得好的話,干洗店的利潤遠遠高于成衣店,而且,還沒有做成衣那樣辛苦,況且,干洗店是洗衣服,偶爾顧客送來的衣服有點縫縫補補的小活也順便就做了,還能拉攏顧客呢。”李惠一聽,對呀,干洗店是洗衣服,都是與服裝打交道,既然沒那么辛苦,何不改行做干洗呢?
夫妻倆把店里剩下的面料歸置到一邊,做了新店招,買來干洗設備,“三惠”干洗店在新春的鞭炮聲中熱熱鬧鬧地開業了。
“三惠”這個名稱的得來,還頗費了李惠一番心思。她請人取了很多名字,雖然也不乏很多好聽又有意義的,但李惠總覺得不甚滿意。后來,她干脆從自己身上動起了腦筋。自己排行老三,名字又叫惠,不如取名為“三惠”。同時,這個名稱還包含了李惠和她的企業“為人賢惠、服務優惠、價格實惠”的含義。對,就叫“三惠”!
用什么樣的態度對待顧客,顧客就會回報你什么樣的業績。開業不久,果然如游俊所言,干洗店的生意很不錯,以前成衣店的老顧客又拿著衣服光顧干洗店。可是時間一長,問題又出現了。從外面購買的干洗藥水只能洗單一色彩的衣物,有時單色衣物也要出現褪色的情況。一次,有位顧客送來一件有三種花色的翻毛大衣要求干洗,工人以為也像別的衣服一樣洗就可以了,誰知洗完一看:整件衣服全都竄色了,!李惠當時心都涼了,這件衣服可是價值兩千多塊呀!洗壞了就得賠償,干洗一件那樣的皮衣收費25塊,要洗多少件衣服才賠得起一件衣服啊。顧客來取衣服時看見衣服洗得面目全非,開始不依不饒地要求李惠加倍賠償,在店門口大吵大鬧。李惠自知理虧,把怒氣沖沖的顧客請到辦公室坐下,首先以真誠的態度向顧客賠禮道歉,然后向顧客講了衣服竄色的原因,當時成都的干洗行業都沒有能夠改變衣服竄色的技術問題,吵鬧也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那位顧客拿到了按原價賠償的衣服款,離開了干洗店。
這件事給了李惠新的啟發,要怎么洗花色皮衣才能不竄色,不染色?還有一些洗褪色的皮衣和跟別的衣物染了色的羊絨大衣要用什么方法才能使色彩還原如新呢?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她。愛動腦筋的她買來各種品牌的干洗藥水,跟愛人一起先把這些藥水按比例混合,然后拿來洗花的衣物做實驗,一次不行兩次,兩次不行三次……無數次的實驗之后,她和先生終于通過實驗配制出了專門洗花色皮衣和修復染色衣物的洗劑,這對于連初中都沒有讀完的李惠來說是多么的不易!
那年冬天,李惠開了第二家干洗店,她的店所用的干洗藥水都是自己和先生親手配制,漸漸地,別的店洗壞的衣物都要拿到“三惠”干洗店里補救,“三惠”這一看似普通的干洗店在成都已經站穩市場,開始兼賣干洗機器。

后來,他們見越來越多的下崗工人在迷茫中徘徊,不知道自己離開了幾十年的工作崗位還能做什么?李惠和游俊商量:干洗店投資不大,利潤不錯,如果選好店面的地段,肯定是穩賺不賠的。我們何不免收加盟費,免費教技術來幫助一些愿意加入干洗這一行業的下崗工人呢?
第二天,夫妻二人拿上寫好的廣告分頭貼到市內幾家“三惠“干洗店門口,這個辦法還真行。因為“三惠”重質量,講信譽早已名聲在外,成都市內的下崗人員和無業人員陸續找到他們,經過幾天培訓后,開起了屬于自己的“三惠”干洗店,以后短短的兩三年時間內,“三惠”干洗連鎖店已在成都市內和附近郊縣陸續開了幾十家加盟店。李惠成功地完成了固定資金的原始積累。
建立全國連鎖機構惠及創業人群
2002年秋天,游俊的皮鞋鞋底斷裂,一向節儉的他不舍得扔掉,晚飯后趁跟李惠外出散步的機會拿到小區附近一個修鞋攤去換鞋底,鞋底倒是換好了,可看上去總覺得有點別扭,不像新的那么漂亮耐看。回家的路上,李惠說,“皮鞋是消費品,破了臟了自己無法修復一新,而現在街面上修鞋和擦鞋全都是流動或擺攤,只能作簡單的修補和擦洗,對于復雜一點的問題,比如變形,掉皮,敗色等很多問題都束手無策,有些皮鞋穿不多久出現這些問題也只好扔掉,多可惜呀。”
他們想到自己是做干洗的,在皮具干洗修補和美容方面已經積累了很多的經驗。皮鞋和別的皮具所用的質量,原材料都差不多,把清洗,修復皮具等方法運用到皮鞋當中,也一定能行。
李惠是個說干就要行動的女性,夫妻倆先是跟修鞋的師傅學會了簡單的修補,如更換前掌,換后跟等,然后找出家里的舊鞋,在垃圾箱里找來的破鞋,細心修補好之后打磨漂亮,又照皮衣的方法做了鞋面翻新美容,幾雙本來已是面目全非的皮鞋居然煥然一新!這真是妙手生花!夫妻倆相視而笑。
試驗成功后,李惠在干洗店的一角擺上簡單的修鞋機器開始接皮鞋修補和美容的活,新的業務又引來一批新顧客,兩項業務互相促進,比單做干洗時生意更好了。這樣一來,單單靠手工做加大了人工和勞動量,這是不行的。于是李惠在網上查找到一家皮鞋美容機廠,到了廠家看見機器時才發現有許多的弊病,如果就這樣把機器買回家也沒什么用處。聰明的李惠仔細看了機器構造,琢磨許久,對游俊說,“這機器其實很簡單,我們只要做一些修改就能完成皮鞋美容的所有工序,包括修鞋機也要做一些修改才能運用到實際操作當中。”他們和工廠老板商量,由自己重新設計機器,交給工廠加工生產,但必須用“三惠”商標。工夫不負有心人,李惠夫婦倆設計改造的皮鞋美容機和修鞋機經過生產廠家的檢測和操作試驗,對于各類皮鞋尖子踢壞,破損,變形,敗色的修補,補傷,除皺,翻新,改色,定形,同時還可以縮小和擴大;得到了專家的肯定。
回到成都,李惠的“三惠干洗修鞋美容全國連鎖公司”正式成立,同時,公司在“中國企業網”建立了自己的宣傳網站,方便全國各地更多的人知道并了解皮鞋美容這一新興的行業。新公司依然走干洗店的經營模式,實行免費加盟,免費住宿傳授皮鞋修補和美容技術,同時根據自己多年開干洗店的經驗,研制了對于各種特殊鞋面,如磨沙,絨面容易出現的污跡,油跡,花色,敗色等難度較大的美容修補的清洗劑和申請了專利的去皺粘補藥水。由于皮鞋美容是個新興的行業,投資小,利潤大,又帶動了一批下崗職工以及本錢少也想自己創業的群體。雖然國內也相繼出現了一些皮鞋美容店,但李惠和游俊研制的機器和技術以及清洗劑等彌補了別的店的不足,別的店不敢接的活她的店敢接;別的店做不了的活她的店就能做好,能做到每個顧客都滿意。
記者在三惠公司數千平米的產品超市里看到,各種干洗、修鞋設備和產品應有盡有,設有專業修鞋的樣板店供加盟者參考借鑒。因為產品過硬,服務到位,短短兩三年時間,“三惠干洗修鞋美容全國連鎖公司”已遍及全國各個城市共兩千多家加盟店。李惠這位文化不高的普通農家女性,利用自己的智慧艱苦創業,與先生共同努力下創立了自己的干洗修鞋美容全國連鎖公司,并擁有兩家生產工廠,集耗材生產配送于一體,身家近兩千萬,讓人不得不刮目相看。用李惠自己的話來說,她一直堅持向自己心中的目標努力著,哪怕困難重重也沒想過要放棄,才有了今天的成功。
四川三惠貿易有限公司三惠干洗修鞋美容全國連鎖(www.san-hui.cn)
地址:成都市武侯大道283號
電話:028-87011123、87021269
北京:010-87560629、86028985
江蘇:0515-2910189、29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