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西單星巴克咖啡大堂里,坐在對面的周鵬,拋出了一句擲地有聲的話:“要做就做第一。”說這話時,這個文質彬彬的年輕人,眼神里閃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犀利。他是羊還是豹子?一時讓人無法判斷,但在他的眼神里,記者已分明看到有一個網絡王國正在崛起。
“博客”第一擊
周鵬有一串頭銜:武漢分類信息搜索(必夠網)創始人,武漢艾索廣告有限公司CEO,博客動力——深圳市博巖互動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副董事長……2005年,必夠網的網絡廣告業務被《互聯網周刊》評為最貼近用戶體驗的9類互聯網新業務,必夠被預測為未來值得期待的50家潛力網站;周鵬的名字和唐駿、柳傳志一起,出現在搜狐網2005的年度IT人物評選中。取得了這樣一串成績,周鵬卻不以為然:“一切才剛開始,我離成功還差得遠。”
周鵬是典型的“80后”,熱愛電腦,精通互聯網,15歲開始就和網絡結緣,大學前學完基礎技術課程,大學期間任計算機協會主席,為學校創建第一個官方網站。2002年他從湖北經濟學院畢業后,留在學校網絡中心,負責整個學校的網絡維護,并教授平面網頁設計、電子商務等課程。“當時我是學校里最年輕的老師,覺得工作很輕松,一星期可能只露一次面。”周鵬笑著說,因為覺得太閑了,他就“好玩”地接了些幫企業建網站的活干,沒想到收入還不錯。工作一年中,便利用業余時間賺了近10萬。當時建網站的市場價一般在5000元左右,但周鵬接的單子卻都在2萬元以上。因為企業需要最完整的網站規劃,如后臺方案、安全防護等,而他恰好能提供這些,并能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推薦盡善盡美的方案。
周鵬始終關注著互聯網新趨勢,一個偶然機會,看到千龍網上有方興東做的博客研討會的報道,他一下子便被這種新技術形式所吸引。什么是博客?他饒有興致地了解到:“博客”就是一種網絡日記,個人用戶申請在網站上開設專用頁面,就能在此頁面上撰寫文章、發布照片甚至視頻。周鵬當即拍板:好,我也做博客!
2003年8月,周鵬和幾個伙伴開始做自己的網站“博客動力”。剛開始只有幾個人做,工資很低,每天中午都是炒蛋飯加咸菜,連吃了幾個月后,辛苦也換來了成效。不久,注冊用戶累計至幾十萬,網站流量越來越大,但問題也隨之而來,原有服務器難以負荷幾十萬的用戶,而租用或購買服務器和帶寬都需要資金。周鵬回憶道:“做博客真的是在燒錢,每天看著那些錢投進去,都有一種膽戰心驚的感覺。”可開弓沒有回頭箭,2004年初,他從學校辭職,與合作伙伴一起籌集資金,在深圳注冊成立深圳博巖科技有限公司,開始商業化運營“博客動力”。
商業化之路開始后,周鵬就遇上了危機——原來博客的“人氣”通過點擊量來衡量,但如何有效地將人氣變成利潤,卻一直是個難題。在美國有大量的收費博客,都是針對個人的,每月要花50美元購買服務;而在中國,博客要對個人收費幾乎沒有可能,一方面中國網民已經習慣了這種不花一分錢的形式,宣布收費肯定不討好;另一方面其他博客網站還在陸續進來,競爭日漸激烈。周鵬曾嘗試和幾家網站聯盟,但最終不了了之。總有人憑借自己資金、背景上的優勢,一心想獨圈這塊地盤。就這樣,周鵬和伙伴們一起繼續融資。
想利用網站的人氣賣廣告,可博客屬于新生事物,客戶不認同,廣告市場并不容易打開,融資也不順利。就在這時,“博客動力”被“博客中國”的創始人方興東盯上了。在2004年美國召開的一次博客研討會上,周鵬的合作伙伴盧亮與方興東相遇,方興東主動提出并購。“博客中國”以博客資訊和媒體推廣見長,博客服務還不夠完善,但融資能力強;雖然“博客動力”是國內出現的第三個博客網站,但卻是最早做博客服務的公司,在技術方面有著絕對優勢。
經過慎重考慮,周鵬接受了這次并購,2005年1月,“博客動力”以換股方式進入“博客中國”,組建成新的“博客網”。并購后,周鵬占有“博客網”的部分股份。2005年5月,“博客網”成功融資1000萬美金。
“必夠”競爭力
結束了博客業務后的周鵬,決定尋找一種更有效率、更易創造價值的商業模式,他敏銳地注意到,隨著時代進步和經濟發展,有越來越多的商業信息需要大眾認知,可目前很多商家都缺乏有針對性的、有效的宣傳方式,而盲目做一些既費金錢,又耗時無功的事。周鵬決定立足武漢,做一個大型的分類廣告社區,實現網絡信息交流平臺的優勢,在特定地域內,將要推銷的商品傳達給最準確的消費者。這種社區性的廣告網站最初流行于美國,2002年開始,國內陸續有此類網站出現,但武漢尚無類似大型網站。據統計,中國分類廣告的市場規模大約在100億~300億元,三年后這一市場可能超過500億元。2005年2月,周鵬創建了武漢艾索廣告有限公司,不久開通“武漢必夠網”,“我是個想到就一定要做的人。”他又一次把握了先機。
周鵬說,目前在必夠發布的信息,無論是找工作、招聘、租售房屋、易貨交易,都不收取任何費用,你可以隨意搜索瀏覽自己需要的資訊。那利潤從何而來?記者的疑惑使他莞爾一笑,他隨即打開筆記本電腦,演示起必夠技術核心的聯文廣告系統。這是個功能十分強大的系統,在它的技術保證下,可以讓信息發布者和目標用戶實現最有效的對接。原來發布信息不要錢,但如果用戶在瀏覽信息時,注意到出現在信息下方的廣告而打開來看,就會自動生成一定的費用,由發布廣告的本地商家支付。“收費與免費的最大區別,是出現頻率不同,前者的出現頻率會高得多。而發布和瀏覽信息的人在同一城市,將會使這一地域內的目標用戶被完全覆蓋,有必夠就能看天下。”周鵬侃侃而談。他的確有理由驕傲——這套與國際同步的聯文技術,完全是由必夠自己研發的,他們有完全的知識產權,在國內網絡業有著獨一無二的優勢。
周鵬說,必夠網只做純信息交流這一層面,他的想法就是要全面,要讓必夠的信息涵蓋武漢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然后以武漢為起點,逐步擴張到全國各大中城市。創業時,他規定每人每天必須打150個電話。除了電話營銷,周鵬還利用特約商戶的方式,進一步樹立必夠網的品牌形象,與市內知名的商戶建立合作,商戶招牌印上“必夠網”的標識,共享必夠網的客戶資源,而必夠網的客戶則可持金卡優惠購物。“三贏”的效果使各方都樂意與其結盟。
“我也考慮過做專業化社區,但目前國內市場上,相關的招聘、旅游等網站已比比皆是,且大都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驗,我們后來再進入已很難成功,還不如做信息服務。”周鵬解釋道,專業化網站有其優勢,但需要用戶同時記住十幾個品牌,自己將優勢集中做信息流這一塊,就正好揚長避短。他現在有兩種操作形式,一方面是發展聯盟,目前,必夠已在北京、大連、廊坊等數個城市有了加盟站,每個城市的業務和市場相對獨立,在主頁面中設立鏈接端口,對異地產生的廣告點擊進行收費分成;另一方面,是必夠在各城市以直銷的方式開辦分公司,當企業品牌進入強勢時,那樣做將會更快速更有效。“區域化過去被忽略,未來兩三年將會是最耀眼的商業模式,必夠在其中將會成為最有價值的核心,成為整個價值系統中最不可被替代的一環。”
周鵬很自豪地告訴記者,武漢有3000多家網絡公司,但只有必夠有自己的技術產品,從研發、銷售到后臺全是自己打造。每個部門都由最合適最勤奮的人才負責,客服主管每天要面對上百件雜事,銷售主管能完成百分之九十的銷售目標,并且半個月要進行一次更新。我的每個團隊骨干都是精英。在必夠建成之初,他印刷了很多卡片及宣傳單,網站業務全靠員工的電話營銷和上門推廣。到目前為止,必夠網已有免費會員近十萬,付費廣告客戶數百家,已進入穩定贏利階段。必夠以其對市場的敏銳把握,受到眾多風險投資商的追捧,周鵬透露,他已經拿到一筆數百萬的融資,并還在繼續和幾家有意向的風險投資商洽談。
“這只是第一步,只是證明了這種商業模式是成功的,下一步我們還有更大的動作:要把武漢必夠打造成未來整個必夠網的黃埔軍校,為各地團隊輸送最好的人材。”周鵬的目光,又閃出一種并吞八荒的豪氣。
[對話]
《今日財富》:必夠網的近期目標是什么?
周鵬:倍增必夠武漢市場的分額,半年內從目前的三、四百家做到三、四千家。
《今日財富》:必夠會一直選擇在武漢運營嗎?
周鵬:我想時機成熟后會換一個城市,企業要產業化升級,必夠會搬到一個更理想的環境,也許是上海,也許是北京,也許……不一定。
《今日財富》:青年創業中的最大困難是什么?
周鵬:一是資金實力,創業沒有錢發展就比較慢;二是人脈資源,不知要選怎樣的人做自己的合作伙伴;三是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年輕人個性不穩定,容易因為膽怯或經不起誘惑,而喪失真正的機會。
《今日財富》:你對財富的看法是什么?
周鵬:我不是很看重金錢的人,如果只考慮經濟因素,光靠博客動力的股份,我就能買房買車,整天生活得悠哉游哉。我只是要追隨理想,從最底層開始,看看自己能走得多遠多高,然后總結自己的一套管理經驗,錢的因素則相對次要。
《今日財富》:你的人生目標是什么?
周鵬:我從前只是個創業者,但每時每刻都在激勵自己,為自己加分,為自己升級,每一次事業轉折都讓我更成熟。我的人生定位是,做一個比較合格的企業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