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群老鼠吃盡了貓的苦頭,它們召開全體大會,號召大家貢獻智慧,商量對付貓的萬全之策,爭取一勞永逸地解決事關大家生死存亡的大問題。
眾鼠們冥思苦想。有的提議培養貓吃魚吃雞的新習慣,有的建議加緊研制毒貓藥,有的說……
最后,還是一個老奸巨滑的老鼠出的主意讓大家佩服得五體投地,連呼高明。那就是給貓的脖子上掛個鈴鐺,只要貓一動,就有響聲,大家就可事先得到警報,躲起來。
這一決議終于被投票通過,但決策的執行者卻始終產生不出來。高薪獎勵、頒發榮譽證書等辦法一個又一個的提出來,但無論什么高招,好像都無法確定誰去執行這一決策。至今,老鼠們還在自己的各種媒體上爭辯不休,也經常舉行會議……
管理啟示:
“給貓掛鈴鐺”成了一句鼠輩的空話,人類的笑談。一項計劃不管在理論上有多合理,有多英明,如果不能執行也是枉然。老鼠的妙主意從理論上來講的確不錯,但是,沒“人”能完成又有什么意義呢?
很多情況下,人們在制定計劃,或做出一項決策時都忘了考慮自己的執行能力,沒有從現實情況出發,只是在理論上是完美無缺的,比如給貓的脖子上掛個鈴鐺,這確實是個好主意,但執行起來卻沒有實現的可能。
決策和制度不在于多么英明,而在于能否實施。不能執行和實施的決策和制度,只是一個良好的愿望而已。
小象的鎖鏈
一頭小象出生在馬戲團中,它的父母也都是馬戲團中的老演員。
小象很淘氣,總想到處跑動。工作人員在它的腿上拴上一條細鐵鏈,另一頭系在鐵桿上。小象對這根鐵鏈很不習慣,它用力去掙,掙不脫,無奈的它只好在鐵鏈范圍內活動。
過了幾天,小象又試著想掙脫鐵鏈,可是還是沒有掙開,它只好悶悶不樂地老實下來。
一次又一次,小象總也掙不脫這根鐵鏈。慢慢地,它不再去試了,它習慣了鏈子,再看看父母也是一樣嘛,好像本來就應該是這個樣子。小象一天天長大了,以它此時的力氣,掙斷那根小鐵鏈簡直不費吹灰之力,可是它從來也想不到這樣做。小象認為那根鏈子對自己來說,牢不可破,這個強烈的心理暗示早已深深地植入它的記憶中了。
管理啟示:
小象因成見所制,被一根小小的鐵鏈就困住了。那么從我們人類來看,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在很多情況下,多次的失敗會摧毀我們的自信心,于是在我們的思想中,困難成了不可逾越的障礙———就像拴住小象的那根鐵鏈一樣牢不可破。
其實,不光是做人,做企業也是一樣。一個企業在嘗試一個新的市場機會的時候可能會面臨著巨大的風險和失敗,在很多情況下,多次的失敗會形成一種固有的思維模式:我的企業在這方面不行!最終使已經到來的機會從我們手中悄悄地溜走了。企業戰勝失敗的最好方法就是要不斷地去嘗試,時勢是不斷變化的,當初做不到的事如今可能輕易做好。無論如何,關鍵是心中不要存下一個一成不變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