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政儲蓄定期存單小額質押貸款業務突出了審批速度快、產品靈活方便、利率公平、服務好等特點。質押貸款可以讓客戶存在郵政儲蓄的“血汗錢”和“防老錢”隨時使用,讓他們存入“定期”存款,貸出“活錢”。

長期以來,郵政儲蓄從農村地區“抽血”一事一直飽受詬病,如何解決這一問題,使郵儲資金以恰當的方式回流農村,變“抽血”為適當的“輸血”和“造血”,以緩解農村地區資金緊張狀況,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
國家郵政局決定以小額信貸作為一個重要的戰略發展方向,并將存單小額質押貸款業務作為小額信貸業務的“排頭兵”。2005年12月,中國銀監會批準在福建、湖北、陜西三省開辦郵政儲蓄定期存單小額質押貸款業務試點。2006年3月19日,福建省率先開辦了郵政儲蓄定期存單小額質押貸款業務,結束了郵政儲蓄機構“只存不貸”的歷史。8月25日,中國銀監會又批準了北京、天津、山東、安徽、浙江、河南、廣東、廣西、重慶和四川十個省份開辦郵政儲蓄定期存單小額質押貸款業務,進一步擴大了小額質押貸款業務的范圍。
業務運作機制
實行嚴格的內部業務準入。各省儲匯局必須得到國家郵政局郵政儲匯局的授權之后才可以開辦業務。具體的流程為:計劃開辦小額質押貸款業務的省儲匯局先向國家郵政局郵政儲匯局提交開辦業務的申請和可行性報告,經審查合格后,由國家郵政局郵政儲匯局統一向中國銀監會提出開辦業務的申請,得到批準后,國家郵政局儲匯局對獲得批準的省局進行授權授責,授權內容包括業務種類、期限種類、貸款限額和授權期限。獲得業務授權的各省局按照國家郵政局《郵政金融業務準入管理辦法(試行)》規定逐級授權開辦該項業務,并向監管部門報備。

做好機構設置工作。郵政儲蓄機構為了保證存單小額質押貸款業務的順利開展,結合自身的實際在機構和人員方面做了專門的安排。國家郵政局郵政儲匯局設立信貸業務部專門負責全國的郵政儲蓄定期存單小額質押貸款業務;各省儲匯局也有專門的部門(信貸業務部或資產業務部)負責轄區內業務;地市郵政儲匯局和縣市郵政儲匯分局則配備專門人員,設置質貸主管和質貸管理員崗位,負責質押貸款管理業務。郵政儲蓄網點是質押貸款業務的前臺,負責具體的市場營銷和業務操作,在開辦質押貸款業務的網點,網點負責人、綜合柜員和普通柜員負責具體辦理(機構設置見圖)。為了嚴格管理,落實各個環節的責任,國家郵政局儲匯局和省儲匯局均建立了從業人員基礎數據庫。
落實人員配備要求。郵政儲蓄機構大部分員工都沒有接觸過貸款業務,因此對從業人員的嚴格挑選就顯得尤為重要?;鶎訌臉I人員必須符合以下條件:具有郵政儲蓄從業經驗,熟練掌握儲蓄基本業務處理;經過必要的小額質押貸款業務知識培訓;取得地市儲匯局以上(含)管理部門核發的考試合格證,其中地市局質貸管理人員必須取得省儲匯局以上(含)管理部門核發的考試合格證。
在具體開辦小額質押貸款業務的郵政儲蓄網點,必須有三個以上業務人員負責貸款業務,其中包括經辦人員(普通柜員)和復核人員(綜合柜員)以及審批人員(網點負責人或支局長)。
具體業務流程。貸款的業務流程包括申請、審批、放款、還款等四個環節。

貸款申請??蛻舻骄W點填寫貸款申請表,連同借款所需其他資料一并提交網點經辦人員。經辦人員對借款申請資料進行初審,審核無誤后,對貸款申請信息進行錄入,并對貸款出質人提交的質押存單逐筆進行登記,形成質押存單一次止付,然后將貸款申請信息在計算機系統進行上送處理,完成貸款申請流程。
貸款審批。有權力進行貸款審批的機構有市縣儲匯分局、地市儲匯局和省儲匯局。質押貸款計算機系統能根據不同的借款金額將申請信息發送至相應機構進行審批。審批機構貸款管理員對貸款申請資料進行審核及調查,核對無誤后,審批通過,確定貸款利率、貸款金額,并生成合同號,同時對質押品進行二次止付。
放款。網點貸款經辦人員在接到縣市局貸款發放通知后,通知借款人及出質人前往,簽訂《借款合同》及《貸款借據》,并完成貸款發放工作。
還款。貸款到期的前7天內,網點貸款經辦人員會先與客戶聯系,提醒客戶及時到網點還款。還款有現金還款、質押品還款和轉賬還款三種方式,對于貸款到期30天內不能還款的,則采取質押品扣劃的方式。
產品特征
貸款額度。根據郵政儲蓄定期存單小額質押貸款業務管理辦法的規定,每筆小額質押貸款的貸款額度范圍為1000元至監管部門或上級郵政儲蓄機構規定的上限。小額質押貸款分為本人質押貸款和他人質押貸款,為控制風險,在上限設計中本人質押貸款的額度上限一般高于他人質押貸款的額度上限(見表1)。
利率。郵政儲蓄定期存單小額質押貸款利率按人民銀行規定的同檔次貸款的基準利率確定,期限為6個月以內(含6個月)的,按6個月期貸款基準利率確定;期限為6個月至1年(含1年)的,按1年期貸款基準利率確定;如遇利率調整,仍按合同利率執行。各省儲匯局可以根據貸款金額大小、市場競爭和地方公共關系等狀況,適當上下浮動小額質押貸款利率,但浮動范圍不得超過人民銀行規定的浮動范圍。目前各省郵政儲蓄機構執行的利率均沒有上浮,部分儲蓄機構實行了下浮的市場策略。每筆貸款的具體利率由貸款額度、期限確定最終利率,貸款利率一經確定,在貸款期限內保持不變。

貸款期限。貸款期限為1天至1年。若質押存單為不約定轉存,每筆貸款的到期日不得超過存單的到期日(如存單為自動轉存,按照自動轉存后的存單到期日來確定);若質押存單為約定轉存,每筆貸款到期日在貸款規定期限范圍內可以超過存單的到期日;若為多張定期存單質押,以距離到期日最近的存單到期日確定貸款期限,貸款期限按實際天數計算。
貸款用途和對象。借款用途應為個人消費、生產經營周轉等,不得用于證券、期貨等方面的交易,不得用于股本權益性投資或國家明確規定禁止的經營項目;如借款人將借款用于違反有關法律或利用借款從事違法活動,簽訂合同的郵政局有權終止合同,追回貸款本息;如無法追回貸款本息,必須主動處置質押的定期存單,清償質押貸款本息。小額質押貸款的貸款對象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
績效
業務量持續增長。郵政儲蓄定期存單小額質押貸款業務突出了審批速度快、產品靈活方便、利率公平、服務好等特點。貸款審批通過計算機系統進行,大部分貸款申請在當天就可以獲得審批。貸款期限可以是1天至1年內的任意天數,而且可以隨時提前還款而不收任何費用。質押貸款可以讓客戶存在郵政儲蓄的“血汗錢”和“防老錢”隨時使用,讓他們存入“定期”存款,貸出“活錢”。他人質押貸款還可為那些沒有定期存單的客戶通過借他人的信譽而從郵政儲蓄機構借出錢來,這樣既利用了農村社會熟人之間相互熟悉的優點,又可解決熟人間不好打破臉面討債的問題。在利率方面,則嚴格執行國家規定利率,在某種程度上還起到了抑制試點地區高利貸活動的作用。
為了擴大業務宣傳,郵政儲蓄機構充分利用網點優勢,通過多種方式進行宣傳。為了增強產品對客戶的親和力,郵政儲蓄機構把“好借好還”作為郵政儲蓄定期存單小額質押貸款的俗稱,而且合同文本力求做到通俗易懂,盡量把那些專業的法律語言轉化為簡單明了的文句。
實踐表明,小額質押貸款業務穩定增長,且沒有發生一筆不良貸款。截至2006年11月16日,郵政儲蓄機構質押貸款業務累計發放1.9萬筆,累計發放余額6.4億元,平均貸款額為3.2萬元/筆(見表2)。
嚴密控制業務風險。在貸款擔保品方面,只允許以郵儲的定期存單作為擔保品,擔保品被偽造、變造的可能性比較小,且可以在計算機系統內進行止付處理,能有效控制信用風險。在擔保比例、貸款額度和期限等產品設計方面,在試點階段,單一借款人的最高貸款額度是35萬元,且不得超過質押存單面值的90%,貸款期限不得超過1年,有利于風險控制。在儲蓄業務計算機系統內,開發了專門的質押貸款模塊,實現了貸款申請、審批、存單止付、貸款發放、會計核算的計算機處理,重要的業務流程都在系統內實現,盡量避免人為因素干攏,隨時可以監控。實現了授權管理與授責管理的并重,在頒發授權書的同時,還頒發授責書,加大了各級管理機構在業務發展和管理中的壓力和責任。在業務開發、培訓等階段,就要求稽查部門介入,倡導全程與全面的內部稽查管理。
進行創新嘗試。在資金管理上,采取了“儲蓄貸款資金兩條線”的模式,發放貸款所需資金不能直接從當地吸收的儲蓄資金中領(占)用,必須經由省儲匯局統一下撥,并在賬面上如實反映。
在會計核算方面,將會計主體上移為省儲匯局,突出省儲匯局對于資產質量的責任與壓力,基層的不良貸款將被直接反映為省儲匯局工作績效。在貸款利息收入分配的過程中,省郵政儲匯局每月將實際收到的利息收入金額分配給相應的市縣郵政局,而不是根據計提的利息收入分配,避免權責不清的弊端。
支持新農村建設。小額質押貸款業務開辟了郵儲資金直接回流農村的渠道。在業務的開辦過程中,郵政儲蓄機構優先在農村設立網點開辦業務,截至2006年11月16日,全國有923個郵政儲蓄網點開辦了小額質押貸款業務,其中606個網點在農村,占總數的65%,農村網點放款額達到4億元(見表3),農村居民從小額質押貸款業務中得到了實惠。
郵政儲蓄小額質押貸款強調良好的服務,實現了快速放款,77%的貸款申請人在當天就能獲得貸款,17%的貸款申請人在次日獲得貸款,6%左右的貸款申請人在第三日獲得貸款。此外,由于嚴格執行基準利率,一些試點地區對于5萬元以上的貸款還有下浮利率的優惠,在試點地區已經對農村信用社形成了競爭壓力,這將有利于農村金融生態的改進。
目前,國家郵政局郵政儲匯局制定了2007年小額質押貸款業務發展目標。2007年,福建、湖北和陜西三個省份的貸款日均余額分別要達到1億元,日平均結余客戶數達到3000戶,每個省抵補實際損失后的利息收入應超過500萬元;北京、天津、重慶等十省份每個省份的貸款日平均余額要達到5000萬元,日均結余客戶數量應達到1600戶,每個省份抵補實際損失后的利息收入應超過250萬元。
(作者單位:國家郵政局郵政儲匯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