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我國農業大省的山東省,近年來縣域經濟發展非常迅速。在中國農業銀行確定以縣域市場為基礎的市場定位以后,農行山東省分行在如何適應新的形勢,做大做強縣域市場,充分發揮縣域商業性金融主渠道作用上有著切實的經驗和體會。
扎根縣域市場
《銀行家》:中國農業銀行目前確立了“以縣域市場為基礎,以建設最大零售銀行為目標”的市場定位,以及“做大做強縣域市場,充分發揮縣域商業性金融主渠道作用”的總體發展思路,作為地方分行如何將這一定位和自己的實際情況相結合?
刁欽義:縣域經濟是城鄉經濟的結合部、匯合點,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主戰場”。可以說總行的這一市場定位正是基于對農業銀行在各地發展的實際做出的判斷。山東農行發展的實際情況也能從一個方面驗證出這一定位的科學性。
改革開放以來,山東省縣域經濟取得了快速的發展,涌現出一大批全國百強縣和經濟強縣,目前全省近90%的人口和79%的經濟總量在縣域,有22個縣進入了全國百強縣,其中14個縣財政收入超過10億元。在縣域經濟蓬勃發展和城鄉經濟不斷融合的過程中,衍生出巨大的商業金融需求,這為銀行業特別是縣域金融機構的業務拓展和發展壯大帶來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從山東農行的發展歷程看,我們經營的主陣地始終在縣域,一直承擔著國家支農貸款發放等政策性業務。“十五”期間,山東農行累計發放涉農貸款1661億元,截至2005年末,涉農貸款余額達到665億元,占各項貸款總額的42%。即使在農業銀行積極拓展城市業務的進程中,也始終堅持把立足縣域經濟,作為全行謀求更快發展的基礎,縣域業務始終保持加快發展的趨勢。目前,山東農行61%的存款和58.6%的利潤來自于縣域,縣域已成為全行業務發展的重要基礎。
《銀行家》:根據上述對市場情況和自身業務發展的分析,目前山東分行的業務框架與模式的重點是什么?
刁欽義:山東省縣域經濟發展具有很大的不平衡性,山東有22個縣成為全國百強縣,也有省級貧困縣。因此,在縣域業務發展中,首先堅持“分類指導、區別對待”的原則,積極推行區域差別化發展戰略。對全國百強縣和省級經濟強縣支行實行突破發展,全方位介入縣域各類經濟主體的資產、負債和中間業務。根據縣域經濟特點和業務發展需要,積極創新管理機制,健全完善各項配套制度,增強縣域支行的經營活力,努力在全行營造助推縣域業務快速發展的大環境。
其次,完善信貸業務轉授權限管理。對于位于金融資源豐富、管理水平高、資產質量好的部分全國百強縣、全省經濟強縣的支行實行“穿透式”轉授權,適當擴大信貸審批權限。完善重點法人客戶直接營銷機制建設。按照貼近市場、貼近客戶和精簡高效、權責對稱的原則,擴大直銷客戶范圍。對直銷的重點法人客戶,由直銷部門開展一站式調查,開一次貸審會,減少審查審批環節。對于超縣域支行權限的信貸業務,實行先縱后橫,由客戶部門上報有權審批行的客戶部門審議,省去中間環節。在縣域支行設立個貸審查審批中心,按照崗位分離原則,集中處理個貸業務。對于優良客戶信貸業務,開辟綠色通道,實行特事特辦。對季節性特點明顯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給予特別授信,配置短期信貸規模,提高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的靈活性。優化信貸工作流程,進一步優化公文流轉方式,減少審核環節,提高信貸審批效率。
突顯服務優勢
《銀行家》:目前,金融支持新農村建設已成為各商業銀行競相提出的口號,但大型國有商業銀行從農村金融領域的退出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您如何看待這一現象?您認為像山東農行這樣的省級分行,是否仍能夠利用自身的優勢,在新農村建設中發揮作用?
刁欽義:支持縣域經濟發展,農業銀行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在其他大商業銀行退出部分縣域市場后,農業銀行是惟一在每個縣市都設有分支機構的國有商業銀行,網點遍布城鄉,具有能適應不同客戶所需的產品服務體系。目前在山東省縣域中,農業銀行擁有網點機構1331個,在崗員工17112人,分別占全行網點和員工總數的72.8%和64.5%。此外,山東農行在縣域擁有廣泛的客戶基礎,支持培育了一大批縣域支柱產業、重點工業企業集團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在全省333家省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中,獲得我行貸款支持的有203家,貸款余額94億元。在省政府確定的全省1000家成長型中小企業客戶中,山東農行已與其中的720戶建立了信用關系。2005年,全省農行縣域支行實現利潤17.3億元,實現利潤超5000萬元的支行有8個。在縣域中,我們還擁有全國性網絡和系統性產品,打造了客戶和市場認同度很高的品牌形象。
我個人以為,農業銀行發展縣域業務可以大有作為。縣域經濟的蓬勃發展孕育了巨大的金融商機,縣域金融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高度成長性、收益性,已成為我行利潤來源的重要渠道。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了縣域經濟進入新一輪快速發展,對銀行信貸和金融服務提出了更新的挑戰和更高的要求,資金需求總量更加巨大,服務需求方式更加多樣化。進一步開拓縣域市場是農行拓展新業務增長點,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必由之路。
《銀行家》:縣域市場客戶規模小,比較效益低,山東農行如何在發展中防范風險?
刁欽義:信用風險、市場風險與操作風險,是當前商業銀行面臨的三大主要風險,但與信用風險和市場風險主要受外部因素影響不同,操作風險的大小主要取決于商業銀行內控管理水平。為此,山東農行不斷完善思想教育、制度建設和責任追究“三位一體”的操作風險管理體系,大力營造員工“不想、不能、不敢”違規違紀的良好氛圍,積極構建全行操作風險管理長效機制。
防范操作風險,必須首先從解決思想問題入手。要端正辦商業銀行的思想,進一步強化科學發展意識、合規經營意識和從嚴治行意識。
首先,堅持走科學發展的道路。科學發展是有效發展,是集約發展,是可持續發展。處理好短期利益與長期利益的關系;處理好競爭與規范的關系,一定要在規范的基礎上開展競爭,決不能為了發展而盲目開展競爭;處理好改革創新與防范風險的關系。在推進各項改革的時候,在進行業務創新的時候,我們就想到相應規章制度的完善,就要想到存在的各類風險點,必須提前考慮到一旦出現風險,應該如何解決。堅決杜絕以業務發展或同業競爭為借口,忽視風險防范,或置規章制度于不顧,盲目發展業務。
其次,要實行依法合規經營。依法合規經營是防范操作風險的關鍵。“依法”就是要符合法律要求,“合規”就是要符合規章制度,“規范”就是指各項操作要程序化、制度化。各級行要努力培育依法合規經營文化,堅持用法律和制度來約束我們的經營行為,真正提高審慎經營水平,防范化解各類操作風險。
最后,要堅持嚴格管理,從嚴治行。加快有效發展與強化內控管理是相互促進,并行不悖的。要從根本上防范操作風險,還必須強化從嚴治行觀念,對各種不遵守規章制度的行為,對各類違紀者,要從嚴從重處罰,使違規者付出高昂成本和沉重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