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波接一波的“富豪征婚”炒作中,有多少女子做著從灰姑娘到公主的夢。本文主人公姚曉嘉就是其中一個“應征專業戶”,在富貴直通車的幻想中迷失。
屢敗屢戰苦覓“如意郎君”
23歲的曉嘉本來是一個品學兼優的佳麗。她出生在湖南長沙市,2003年6月她在湘潭大學畢業后就邊打工,邊自學考研。但幾次受挫之后,曉嘉的情緒一落千丈。
一天,她在電話里向深圳一位女同學兼死黨李媚訴說內心郁悶,李媚同情地勸導她:“唉,我們一個女孩子,何必拼呀打呀把自個弄得這么累呀,那是男人們的事……”李媚舉例說誰活得多滋潤誰又多瀟灑,一句話,就是她們身后有個成功的男人。
經李媚的“開導”,曉嘉開始留意身邊的男士。
曉嘉把身邊優秀男人分3類,一類為已有家室事業有成的老板或官員;一類是“績優股”的白領男士;還有一類是有家庭背景的才貌平常的公子哥。第一類她是一般不作考慮的,她不想做二奶。而公子哥的背景變數很大也靠不住。只有“績優服”的男白領成了首選。
曉嘉第一個選中的是在某電腦公司當總監的張偉。張偉長得英俊偉岸,研究生學歷,有4年工作經驗,月薪五千元左右。這在長沙算是高薪了。兩人是在朋友生日PATY上相識的,曉嘉的純靜優雅一下子吸引了張偉。
然而這是一段短暫的戀愛。曉嘉一開始就要辦公司,她要有一方施展身手的平臺。她和張偉注冊成立了一家電腦公司,但開張就陷入了僵局,接下一筆一百臺電腦的大單卻沒有資金過渡,曉嘉把失敗歸咎于張偉沒有經濟實力。她想如果她找的是個有雄厚實力的,她的抱負就不會擱淺。這成了她提出分手的根本原因。
時光一天天流逝,而她的富貴夢還是虛無縹緲,她的壓力越來越大。她緩解壓力的一個有效方法就是看《灰姑娘》童話,看張恨水的小說《金粉世家》,仿佛自己就成了書中的主人公。還有一個方法就是不斷去尋覓“如意郎君”。她先后又和某人壽保險公司副總和某局副處長戀愛,但都以失敗告終。
2004年5月,朋友介紹她和中康實業一位康姓老總相識,彼此都還滿意,對方還給她送了一輛跑車。開著豪華跑車,曉嘉還真有了富貴加身的感覺。但就在這個時候,四川忽然曝出了“千萬富翁征婚”的廣告,曉嘉一看,欣喜不已:簡直就是為她量身定做的!
當即,她按照報上的地址給富翁發去求征信。雖然現任男友也是精英,但比起富豪來顯然遜色太多。信發出后,她又打電話,可電話總是占線,她就耐心地等。兩個月后,四川富翁的佳音沒來,倒是康姓男友得知了她這一“紅杏出墻”后憤然離去。
曉嘉此時已豁出去了,她不甘心,論才論貌,她哪一點比別人差?她總是把自己跟一些貴婦人作比較。她真切地認為,她的榮譽幸福都維系在富貴這一土壤上。為此她不顧一切,她除了在美容化妝上全力以赴,還學禮儀,攻英語八級。她堅信,機會都是給有準備的人的。
尋尋覓覓,分分合合。2005年4月,又一場驚天下的“機遇”降臨在她面前!一天,某雜志上面一條征婚廣告又讓她興奮不已:“男,大專學歷,三十有五,1.70米,相貌端莊,身體健康;大型私企集團總裁,守法經營,事業輝煌,身價過億,年入數千萬,生活條件屬中國頂尖水準,居住上海……誠覓佳偶,需同時具以下條件:20—25歲,大專以上……”
一連看了兩遍,曉嘉才長長地松了一口氣,為了證實真偽,她立馬給雜志社打電話證實。她心如鹿撞,又細細咀嚼“征婚廣告”,認為簡直是沖著她來的。最重要的一點“無性經歷”,她認為舍她其誰!據她所知,上了20歲還是處女的佳麗真的絕無僅有!激情澎湃的她當晚斟詞酌句按廣告提供的E-mail給億萬富豪發去了詞句優美的應征信和三幅玉照。
夢里追尋千百度
富貴直通車就在眼前!這是一場激動人心的等待。曉嘉發去電子郵件后,就無心打理生意上的事,她天天坐在電腦前等消息,并四處搜羅“成功秘訣”。
她聽李媚說男人一般不希望妻子學歷太高,她就把考研的日程擱下;聽另一女同學說最好不要說談過戀愛,她就強迫自己將戀愛歷史從腦海里一一刪除……一切為跟億萬富翁見面做好充足的心理準備。本來對關系學、成功學、厚黑學等“旁門左道”理論不屑一顧的她此時饑不擇食地日夜攻讀,并融會貫通。一句話,她要在眾多應征女子中脫穎而出。只能成功,不能失敗,她已23歲了,“妙齡少女”的名號已笈笈可危。
對于這么一樁大事,曉嘉很想找人抒發一下。讓她大為震驚的是,周圍竟就有女子也應征了。不過曉嘉還是很有底氣的,那就是她是真正的處女。而其它所謂的處女,她想肯定是做處女膜手術的偽劣產品,她相信億萬富翁會明察秋毫。6月28日下午,曉嘉照例上網,發現自己郵箱來了信件,一顆心頓時呼呼直跳,打開一看,果然是征婚信箱的回信,也是富翁助手傅先生發回的郵件。
傅先生發來的是名為《冒昧請求》的信。信中透露了富翁的一些情況:1969年出生,獅子座,酷愛運動,事業發達后來滬,已在滬安家4年;長相不屬帥哥型,但也不丑陋,不夠溫柔,業余時愛看書報,看電視電影,做運動,健身、旅游等。
《冒昧請求》還附了一個表格,希望收到者誠實地按表格所注填寫本人的基本情況(“三圍”、“膚色”、“有無性經歷”等),成長經歷和家庭成員狀況。
曉嘉對此還頗費了一番腦筋,她要顯示她的與眾不同,給傅先生留下深刻印象,就在表格中特別注明,她是絕對的處女!她還寫了一封熱情洋溢的表白信,表達了她要做賢妻良母的愿望,并希望去上海和富翁見面。
傅先生稱已有包括曉嘉在內的60名“卓越女性”初步入選。真是情場如戰場,在曉嘉看來,自己是在跟59個對手較量。如何才能立于不敗之地呢,她冥思苦想,思來想去,她決定還是先聲奪人去上海,來個先下手為強。盡管對方沒留下地址,但她可以按對方留下的主辦者的地址去查,只要心誠,就沒有拒她于千里之外的道理。她繼續給傅先生寫信,傅先生也許太忙,沒有回信。曉嘉實在憋不住了,于8月6日去了一趟南岳,她虔誠地在廟里焚香膜拜,求老天保佑她夢想成真。
抽簽到的上上簽使她忐忑的心安穩了不少,慈眉善目的解簽道士抑揚頓銼地說道:“鳳凰上高技,意謂你將有一步登天的好運氣,風正一帆懸,則說明雖有一點小波折,大體上還是順水順風……”曉嘉近乎癡迷地請人算命,看手相,都是大吉大利。
8月11日,曉嘉好好妝扮一番,直飛上海。這一個多月來,她的心時刻激動不安,下了飛機便立馬去找傅先生,但那個地址的工作人員都說不認識,她幾乎打聽不到什么信息。這在她的意料之中,她馬上轉頭去金茂大廈“守株待兔”,看到和廣告上特征相似的男士,她就主動去攀談,追問是不是“億萬富翁”,還鬧出了誤會。她給傅先生發郵件說她已到上海,但也不見回音。十天過去了,她才有點慌了,所帶的8000元錢已所剩無幾了,而她連億萬富翁甚至傅先生的影兒都沒捕捉到。
富貴幽夢路漫漫
8月21日黃昏,充滿焦渴和期盼的曉嘉又在外灘躑躅,望著對岸金碧輝煌的東方明珠和金茂大廈,她時而亢奮,時而悲涼,渾身也隨之忽冷忽熱。她感到她的夢想和東方明珠的華貴何其相似,她一直夢寐以求,卻又隔著浩浩浦江,咫尺成天涯。她的心情為之郁結,于是沖進外灘邊的一家網絡會所,一口氣向傅先生發了好幾封充滿幽怨的電子郵件,她說她“并不是個輕浮女子,對富貴的崇敬也并不是低俗,但為什么就不給她一次吐露肺腑之言的機會呢。”她愴然吟詩:“千里望江霧阻斷,前路茫茫兩不見……”愴涼滿胸,加之焦急忐忑急火攻心,她在會所里昏死過去。
在醫院打針后醒過來,曉嘉第一反應就是要上網看信。然而她又一次深深失望了,她的“精誠所至”并沒有“金石為開”。曉嘉潸然淚下,她又打電話向李媚求援,李媚聽曉嘉哭訴了經過,這一次也忍不住紅顏震怒:“這個死王八,這不是害人嗎。”但也只好安慰曉嘉聽天由命,守在上海也沒用。
8月23日上午,乘興而來敗興而歸的曉嘉黯然離開上海,她的盤纏只夠買一張回長沙的硬座了。她不敢向爸媽親友求助。坐在火車上望著不斷后退的上海,她感到這場富貴在不斷遠逝。她再一次悲從中來,淚飛如雨。
曉嘉回到長沙,也僅僅只有兩天的憂傷,她就又找回了自信:她是真正的處女,像她這樣條件優秀的實在想不出還有第二個。曉嘉已執迷不悟了,雖然她也明白有些事是求不來的,但她總是身不由己。她喜歡一個人靜靜地幻想美夢成真的鏡頭,沉緬其中,一坐就是老半天,明知這只是一種幻想,但她喜歡這樣胡思亂想。
至今,曉嘉還在苦苦地等待億萬富翁的佳音。
點評:
不可否認,現代社會常有女性通過婚嫁迅速致富,但這種婚姻由于等價交換的商業意味,婚后真正感到幸福的并不多,婚姻美滿、白頭偕老的就更是鳳毛麟角。因為按照“等價交換”的原則,維系這種婚姻的平衡遲早是要被打破的,比如人老色衰,比如江郎“財”盡,再抑或天災人禍、旦夕禍福……等等,天平傾覆之時,人也終將情絕緣盡。
如果人的情感能夠買賣的話,那金錢就真的成了萬能之物了。現代文明發展到今天,如果還有人抱定“金錢萬能”的理念,本文主人公曉嘉恐怕就是他們的榜樣。她駕駛著夢幻中的富貴直通車,最終駛入不可自拔的痛苦泥淖,也就不足為怪了。我們在同情曉嘉的同時,心中卻暗自為她沒有等到那位億萬富翁的垂青而感到慶幸——至少她還沒有被“物質的天堂與精神的地獄”徹底撕碎。
梁衡在《跨越百年的美麗》一文中寫到:“年輕的居里夫人的美麗曾讓多少男士折腰,她只要一回頭,便可過上一種優越的生活。但她卻在艱辛的工作中用事業維持了她百年的美麗。”這與那些總想搭上富貴直通車的人,又是一種高山仰止的境界了。
□編輯朱小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