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繁華的商業街道,你是否會被服裝店漂亮的櫥窗里,那些身著當季服飾的模特們優美的造型吸引住眼球?看著賣場里時尚別致的配飾、搭配新穎的服裝,你是否會油然產生購買的沖動?
這些讓人眼前一亮的“布景”并非隨意擺設,而是出自目前國內還很新鮮的職業——服裝陳列師之手。在那些迷人店鋪背后,正閃爍著她們靈動的目光。
合肥女孩李春,正是憑著獨到的眼光和鮮活的思想,用靈巧的雙手裝點著時尚生活,在輕松賺錢的同時,還救活了眾多商家……
意外發現,陳列服裝大有錢賺
1999年9月,李春考入鄭州紡織學院學習服裝設計專業。2003年畢業后,躊躇滿志的李春帶著服裝設計師的夢想來到廣州。可事情并不像她想的那樣順利,在人才濟濟的廣州,她連一個設計師助理的職位都謀不到。2003年10月,無奈的她只好到一家品牌服裝賣場做了名導購員,底薪800,加上提成,每月有1400多元的收入。
因為是學美術和設計出身,李春每每都能為顧客找到讓她們眼前一亮的衣服。很快,她就成了業績最高的導購。2004年初,李春就被破例提升為店長,月薪也加到3000元。有了“權力”,這讓李春興奮不已,因為自己有了很大的發揮空間,賣場可由她自己設計主題,服裝可以任由她擺設。
當上店長的第三天,李春就迫不及待地對店里服裝的擺設進行了大的調整:將個性風格很強烈的款式,擺放在櫥窗中吸引顧客眼球;將一些主推的新潮服裝,陳列到特別顯眼的位置,刺激購買欲望;將一般的服裝換了陳列位置,并巧妙地運用一些小裝飾。經過李春的一系理調整后,整個賣場立即變得生動、鮮活起來。
讓店員們敬佩不已的是,賣場布局的改變帶動了人氣,李春搭配的衣服成了顧客眼中的焦點,許多女顧客都指名要試穿李春搭配的模特身上的時裝。一個女孩更是一口氣買了3套不同搭配的套裙。有一套服裝,一天下來就賣了30多套。當晚結算營業額,更是讓她嚇了一跳,從此前的日均銷售5000多元一舉上升到8000多元。此后店里的營業額一直居高不下。
一個月后,店里一個叫小紅的女孩跳槽到一家新開張的服裝店,小紅對她的老板說:“我以前的店長是個色彩搭配的高手。什么衣服在她的手下,都好像有了生命,能立即跳起舞來。您可以找她幫一下忙,絕對可以促進銷售。”老板雖說將信將疑,但他還是找到了李春。希望在新店開張時,能幫忙搭配一下服裝,一次報酬300元。這位老板還說:“如果效果好的話,長期聘請你為兼職指導,報酬則按銷售額提成。”李春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這家新開的服裝店分為女裝區和男裝區,李春根據女孩追求時尚、流行的特點,在陳列上突出個性;而男士追求品位,在陳列上就突出風格與功能性。開業那天,賣場火爆,一天的營業額高達1萬元。笑得合不攏嘴的老板不想讓李春這棵“搖錢樹”離開,當即和她簽定了定期上門指導協議,報酬是營業額的千分之五。
這時,聰明的李春已從店主聘請自己做兼職陳列師的舉措中發現了一個冷門的商機。在廣州上萬間服裝店中,如果自己說服10家讓自己做他們的兼職陳列師,少說也可以掙到1萬元呀!
李春在網上查了資料才發現,服裝陳列師在西方幾十年前就有了,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從服裝的色彩、風格出發,用自己的眼光進行藝術搭配,再加上獨到的裝飾技巧讓服裝會“跳舞”,促進銷售。
這個發現讓李春興奮不已。為了萬無一失,她接著又對廣州的服裝店進行了一番調查,結果更讓她大吃一驚——廣州的服裝店其服裝擺放大多由職員兼任,或一些銷售人員憑經驗“客串”,商品在他們手中大多都是跟著感覺隨性所為。這樣,不全面的知識結構必然會影響陳列技術的專業性。
激烈的市場競爭使商家不能只打價格戰,當他們無牌可出的時候,最后還是會把目光落在軟環境的營造和個性化競爭上。而陳列,已成為無言的促銷師,自己如果專攻這一行,肯定會大有可為!
成功突圍,會跳舞的服裝大受歡迎
此后,李春幾乎將全部的業余時間都花在了逛街上。在上下九、狀元坊,李春對服裝店里的陳列和搭配都仔細觀察。公共汽車上和寫字樓里的電視廣告、時裝秀等,都是她獲取流行訊息和陳列方法的渠道。晚上,李春就上網為自己充電。
五一黃金周前夕的一天,李春逛街時看到一家服裝店櫥窗設計老舊,缺乏時尚引導性。她主動找到店主說:“黃金周蘊藏著巨大商機,如果您將櫥窗重新設計一下,生意肯定更紅火。”店主一聽就說:“我賣的是服裝本身,拼的是質量和價格,櫥窗只是個小擺設,我不在乎這個。”李春說:“恕我直言,你知道一些品牌專賣店為什么將櫥窗設計得那么漂亮嗎?在國外,甚至有顧客會排隊去欣賞櫥窗,你這一條街有幾百家服裝店,顧客逛下來就筋疲力盡,如果你不能用櫥窗里有個性的服裝將他們吸引過來,再質優價廉有什么用?”
李春說:“我學的是設計,如果你有興趣,我可以先為你設計一套櫥窗方案,如果您能認同,我們再談價錢,如果您不滿意就算了。”李春花了一整夜的工夫,運用卡其色為基本色,加上粉嫩的鵝黃、天藍、淺綠,帶出初夏氣息,大方的櫥窗搭配很讓女性喜歡。
第二天,她帶著效果圖去見了店主。店主看后,欣然同意,櫥窗裝飾好的第二天,不但常有路人到櫥窗前駐足觀看;還有一個女孩在櫥窗前,擺了一個酷酷的姿勢,讓男友給她照相。店主嘗到了甜頭,支付給了李春1000元的酬勞。
但李春清楚地知道,自己雖然有一定的美術、服裝設計基礎,小打小鬧可以,但要做好服裝陳列師這一新職業,必須要學習一些專業知識。
為了盡快充實自己,李春狠狠心,果斷地辭掉了月薪3000元的工作,去買了許多專業書籍,進行系統的學習。
兩個月后,水平提高了一大截,李春就開始去“啃”大的客戶了。但連跑了幾家,銷售主管都說,公司有美工來負責指導店面的貨物陳列,沒有必要專門請人來做這種“小事”。就這樣,在半個月里,李春馬不停蹄地跑了20多家服裝公司和專賣店,不管她怎么費盡口舌,人家就是不接茬。李春也提出過先免費服務一段時間,人家還是不愿意!
這是怎么回事?一天,一位服裝公司的銷售主管告訴她,每家專賣店都有嚴格的陳列規矩,人家是不會讓你隨便動的,誰知道你有沒有真實水平。這一下提醒了李春,如果自己到店里先指出他們擺設的一些毛病,給他們來一個“下馬威”,說不定能成事兒。
第二天早上10點,李春來到北京路一家專賣店。不出所料,當她向店主說明來意后,自然遭到了拒絕。但李春不慌不忙,指著店角的領帶說:“GH的領帶以正裝為主,一定是卷成圈,擺放在一個個小方格內,中規中矩地擺放,因為它傳遞的是正裝的一絲不茍;而JOOP的領帶一定是掛在架子上或隨意地鋪在工作臺上賣的,因為它們是休閑類品牌,張揚的是一份閑適。不客氣地說,您完全將它們擺反了。”
最后,李春給店主留下了電話說:“如果您相信我的話就試一下,看看效果如何,如果效果不錯,我們再討論您店里的其它擺設。”三天后,李春果然接到了這位店主的電話,請她面談。
得到同意后,李春馬上手腳麻利地將店里的服裝重新進行了調整,依照衣物色彩款式的不同,重新分區、分類陳列。一會兒,整個店里井然有序,令店主喜出望外的是:銷售額提高了一成。半個月后,喜得合不攏嘴的店主為李春補發1000元酬勞,并決定聘請她定期去指導。
這1000元,讓李春找到了繼續做服裝陳列師的信心!逐漸,李春為自己打開了局面。
慧心創富,時尚陳列師月入3萬
對于不同的國際服裝品牌,李春采用不同的陳列方式。對于北美品牌,她注重空間展示,以便帶給顧客整體視覺感受,色彩為中性,在統一氣氛后把顧客的視線集中到商品上。法國和意大利品牌,大都有一定歷史,李春就注重組合,突出時裝本身,給顧客高貴簡潔的視覺享受。英國的品牌,李春在陳列上整體表現比較嚴謹,注重空間處理,以對稱式效果烘托氣氛,精簡中透出低調奢華。而瑞士品牌就講究細節和章法,注重服裝設計和工藝表達,同時合理搭配飾品。在李春的妙手布置下,本來生意較清淡的服裝店,轉眼間都變得生意更好起來。
隨著時間的推移,李春在廣州服裝行業已小有名氣,一些老板紛紛慕名而來,請她上門指導。到2005年8月,李春就把服裝陳列顧問推廣到了廣州的50多家商鋪。
每當新裝上市,新款如何搭配、色彩如何協調、配飾如何出彩,李春都會專門設計。現在,李春已將服裝陳列之道諳熟于心,應用臻妙,經她擺過的服裝,無論是新款還是過季貨,銷量全都會更好。
李春用她靈動而鮮活的眼光、敏銳的觀察力裝點著流行時尚,也實現著自己的價值。現在,李春的月收入達到3萬元!
最近,一份調查給了李春更大的希望:目前市場上有陳列師的企業不到10%,而這些絕大部分為外資企業,國內的企業大都希望得到陳列師的指導,但卻沒有合適的人選。下一步,李春準備去國外接受專業的培訓,回來后成立一間“商品陳列工作室”,希望從中獲得更好的發展。
□編輯陳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