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秋天,我來到這座陌生的城市,開始了大學生活。
第一天報到,搬進了四人鋪的學生公寓,簡潔、明快,陽光斜斜地照進來,跳躍如舞蹈,是電影里才有的光與影。有人比我先到了,那就是米耶,南方小城的女孩子,短發,黑黑的皮膚,運動裝,脫不去的男孩子的爽朗和豪氣,她很熱情,笑時露出一排整齊潔白的牙齒,她忙著幫我打掃、遞抹布,走進走出地幫我抬東西。不得不承認,她有讓人融化在她親切里的溫暖微笑。我想,我會喜歡她的。之后進來的是貴州的阿可,嬌小玲瓏的她有一臉的自信和稍許的戒備,她似乎對即將的集體生活并無期待;最后來是果木,海南的女孩子,竟然生得白皙,而且怕曬,洋娃娃一樣可愛的臉孔,她的美麗是有目共睹的。
剛開始大學生活的校園新鮮人,都帶著一點點的生澀和緊張。然而很快的,我們四人便火熱起來,生活學習都在一起,經常是四個人同進同出,一起上課、吃飯、打球、看電影。米耶是太活潑太幽默的女孩子,很快在大學校園里結識了一幫老鄉和死黨,她的妙語聯珠和古怪想法總是讓我們忍不住狂笑。而我,出于貧寒的家境,總是有異于常人的陰郁和沉默。但是漸漸地,在這個小環境里,我居然也變得開朗活躍起來,四個人忙著進學生會,進社團。大一仍是孩子樣的激情使我們有單純的夢想,米耶和果木進了文藝部,阿可去了組織部,而我去了宣傳部,一個月的試用期下來,我和米耶都留了下來,阿可有點不高興,源于她自信滿滿的表現,卻仍被無情地刷了下來。
一段時間以后,我對學生會漸漸地失去了興趣,反而熱衷于學校的話劇社,因為那是一個絕對可以點燃藝術夢想的群體和地方。幽暗的舞臺上,我們自己編劇、修改、排演,可以一直做到天黑了而不知道;而米耶,由于她獨特的唱歌功底和極爽朗的性格在學生會里扎下根,現任的部長非常賞識她,是未來接班的人選;阿可在學習上用功了,一考試我們就排隊借她的筆記本;果木則忙著要逃脫那些亂蒼蠅一樣的追求者。大家各自忙各自的,偶然有小矛盾,也不過幾分鐘就拋之腦后。
這一年期末微積分考試,米耶出了事。因為是最后一場考試了,教務處的老師查得特別嚴,搜了考場上每一位同學的包。那時,米耶有一個隨身的小包放在桌子下面,被老師搜到了,找到一張寫著公式的小抄,米耶馬上被逐出了考場。這件事對米耶影響很大,她哭哭啼啼地到處解釋,甚至想要馬上退學回家復讀,連我們也緊張起來,安慰的安慰,找教務處的找教務處,甚至找了學院的領導來幫忙解決。那個時候,我仍是個義氣女子,憤怒地想要馬上沖進那位老師面前摑她一個巴掌。
事情平息下來了,米耶被處以警告處分,雖然不開心,因此我們的感情卻是更加好了。米耶告訴我們一些她在高中時遇到的人和事,有個女孩子本是她最要好的朋友,她喜歡她們班上的一個打籃球很棒的男孩子,但因為米耶是這個男孩子很好的朋友,兩人走得很近,那個女孩子出于嫉妒與她絕交,無論她如何努力都沒有用。有一天她回寢室,那個女孩子居然把她的鋪蓋和鞋子全部扔到了樓下,被子上還被潑了水……我們覺得驚訝和不可思議,這個世上怎么會有這么卑劣的人,同時對她更覺同情。
大二的時候,要換班長,因為第一任班長作風很強硬,總是一個人包攬了班中所有工作而不分配給其他班委,所以男女生對她都有意見。這個時候,米耶開始在不經意間透露班長寢室四個人的壞話。而我,出于對她的信任毫不懷疑地信以為真。直到有一天,矛盾激烈化了,我們寢室和班長寢室在門口對罵,而此時米耶卻表現得像一個熟練的無奈的旁觀者,開始嘆息,說好話,平息事件。等她不費力地坐上班長的寶座后,我漸漸回悟此事,不覺心中一涼,這分明是被人利用了。我和阿可、果木私下里討論米耶的為人,紛紛舉證了她的謊言、無事生非、小性子、好搬弄、虛偽……我簡直不敢相信,這就是我一直引為知己的米耶的真面目,簡直可怕。
我開始冷淡她,不與她說話,甚至在大街上看到了她也當作沒看見。而阿可和果木卻當什么事都沒發生過,繼續和她說說笑笑,但是我絕對做不到。雖然我也早知道人心難測,但真正碰到這么狡猾的人,那種厭惡感,夾雜著被欺騙和愚弄的色彩,我雖然天真,卻總是脫不去清高之氣。
我自顧自地生氣、懊惱,換來的卻是阿可和果木對我的疏離,而米耶現在是學生會的副主席,經常在寢室里對著手機指揮若定,有人進進出出地來拜訪,她依然是笑的,露出白牙,那笑里仿佛還有陽光的味道;她的人際關系不錯,什么事都擺得平;還拿了一等獎學金;依然和別人稱兄道弟,有了男朋友;最近又入了黨……
編者按:
很好的利用同學關系作為人生一筆不可多得的“關系資源”,對于一個人的社會地位和事業發展的提高更是具有不可替代的“利用價值”。例如雅虎的楊致遠和斯坦福電機研究所博士班的同學大衛·費羅,微軟的比爾·蓋茨和童年玩伴保羅·艾倫,HP的戴維·帕卡德和他在斯坦福大學的同學比爾·體利特等多家知名企業的創建多是先由同學關系,然后合伙創業的,像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同學”,就意味著是一種期待,一種信任,一種資源。
然而有時候,同學之間的友誼卻得不到應有的珍惜,甚至遭到玷污,有的同學利用同學關系拉幫結派,有的同學在同學關系掩護下傷害他人。
文中的“我”感到自己受到了“米耶”的傷害,無法原諒。其實不妨學學阿可和果木,就“當什么事也沒發生過”,可以從米耶身上學到自己不具備的東西,米耶處理問題的游刃有余可能更適應復雜的社會。“我”同樣也可以合理的利用和米耶的同學關系,得到自己需要的幫助。
當然,“我”首先還要學會“防人之心不可無”,懂得保護自己。如今的大學校園已不是昔日的象牙塔,保護自己的同時,接納同學。你會發現,你現在做的,正是你以后需要的廣泛的人際網和良好的人際關系的起點。
□編輯王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