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間出租屋里沒一樣家具是他的。清晰地記得,第一次他把那個出租屋叫做家時,我心頭一陣暖流流過———那天是圣誕節,他說有人到公司推銷圣誕畫,他說可咱們家地方太小了,所以沒買。他說到“家”這個字時讓我很感動。家,是兩人的結合,是早上出去晚上還要回來的小窩,是建立彼此最親密的關系的地方———有了家,我們才可以叫對方為家人。
不過,在所謂家的地方,卻沒有一樣家具是自己的,真讓人委屈啊。
一次去超市,我看到一把卡通椅子,心里喜歡,他上去坐了坐,回家時便扛了回去。春節他回老家,我一個人在廣州,有個晚上特別想他,就把椅子拿了出來,因為上面刻有愛的痕跡、鐫有我們共渡過的好時光。它也是我們愛情里惟一的一件真正屬于我倆的家當。
我們是在網絡上認識上的,那時候我在網吧泡吧,而他有一臺借朋友的電腦,后來,那臺電腦成了我的寫作工具。再后來有一天,出租屋里的那些家具要物歸原主,還包括那臺要還朋友的電腦,房子頓時又空蕩了。
于是買電腦的事便提上日程,一家一家商場逛過去,都沒看到合適的,再說我們口袋里現金有限。當時他申請到一張信用卡,就想到用分期付款的方式在網上郵購一臺筆記本電腦。有一天居然交易成功,三天內電腦就到手了,于是我們又擁有了一件家當,并且是價格不菲的家當。
為了我能夠干碼字的活,一年內他每個月要從工資中扣除掉500元錢,來付筆記本電腦的按揭。為此,他必須戒掉在外面吃飯的習慣,放棄買品牌手機的念頭。
后來,工作原因,我們搬家了,新家廚房和衛生間比原來的大了許多,他開始像鳥兒一樣開始往巢里銜枝枝葉葉。今天買一個放佐料的多用盒,明天拎回一個多功能支架。吃飯的時候,他數數,我問他在數什么呢,他說看看我們現在有多少家具啊,樂得人差點當場噴飯。
在我們打工的日子里,在他叫做“家”的那個地方,映入眼簾的、伸手可及的每一樣物品每一樣家具,都是我們汗水的積累,雖然簡陋,但那上面無不流露著一種情意,刻有愛的痕跡。
忽然就明白了,其實,我倆最值錢的家當不是用金錢買來的那些東西,而是清貧歲月中我們純潔的愛,相互依偎支持的那份情,這才是我們最珍貴,最值得呵護的家當!
編輯陳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