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我用上手機后,家里的電話就成了我父母的專線。
他們打電話通常并沒有什么要緊的事。照常規,壓根就不需要打。但他們的電話幾乎還是天天不斷。
有時候正在炒菜,有時候水燒得正開,有時候電視里的節目正精彩……電話鈴響起,準是父親或母親的。仍然是相同的幾句話:吃了嗎?吃的啥?然后問我兒子問我老公是否在家。這個時候,我便有點不耐煩,我會淡淡地回答幾個字,然后便說我掛了啊,水開了,菜糊了……他們明顯地感覺到我的冷淡,但很快明白這個電話打錯了時間,便立刻訕訕地收了線。
也有時候逢著我心情好,接到父母的電話,我會很愉快地配合他們的“采訪”,從吃的什么開始說到我的菜肴的制作過程,從問我兒子老公開始說到他們近來的糗事。而且將話筒走馬燈似的一會兒讓兒子來聽,一會兒讓老公來聽———電話那邊便透出無比快樂的氣息。
父親打電話時,往往后面還有一個幫腔的,那便是母親。父親聲帶動過切除手術,母親生怕我聽不清,便在父親旁邊重復或者提醒。有時候母親的聲音高得蓋過了父親正在談的話題。這個時候,我會聽到父親一臉的不高興:別吵!要不你來說。母親便立刻住了嘴,然后就聽父親一個人跟我聊。一會兒母親的聲音再度響起……
有時候電話打進來時,父親連自己都覺得沒事不好開口,第一句話就是:你媽讓我打一個電話問問。就此打開話匣子。
母親打電話時,第一句也常常是以父親為借口:你爸說他看到你的一篇文章了。
有一次我對母親說:媽,以后沒事不要老打重復的電話了,我們有什么事會告訴你們,你們老打電話不是很浪費錢嘛———兩個電話一盤豆芽菜就沒了。
我以為一向節儉的母親一定會對我的精打細算大加贊賞,沒想到這回母親竟說:傻孩子,一天只要花上幾毛錢就能聽到你們的聲音,值啊!
那一刻,我的心像撞碎的玻璃灑落一地,在明亮的燈光下,每一塊都刺著我的眼,淚水傾瀉而出。
后來,父母相繼離我們而去,家里的電話便幾乎不再響起。
幾年過去了,老公曾提議將這閑置的電話拆掉,可我始終沒有同意。因為我依然真真切切地感覺到,父母還在電話里———每天回家看到靜靜的電話,父母的聲音就會在我耳邊響起。
編輯燦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