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試水”一詞頻頻見諸于新聞報端,這個詞本為一個自足的詞,后面不需再帶賓語。但隨著這個詞本身詞義的轉移,現在出現了一種新現象,就是“試水”后面逐漸帶上了賓語。在此我們就討論一下“試水”詞義的轉變及其帶賓語的現象。
一、“試水”詞義的轉變
“試水”作為一個詞目存在于《漢語大詞典》中,它的注解為:“①嘗試品味茶水。②試探水的深淺緩急。”這兩項就是我們從字面上理解的“試水”的意思。
下面幾個例子用的就是“試水”的字面意思,也就是兩個語素義的簡單相加。
(1)試水期間家中要留人(《北京青年報》2000年10月27日)
(2)游泳世錦賽“開池”奧運冠軍“試水”獻藝 (《中國體育報》2006年4月4日)
例(1)中“試水”是指暖氣管道的試水。例(2)中的則指試探游泳池中的水是否合乎規格。
然而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試水”一詞的詞義也在逐漸發生變化,其詞義逐漸向“試”的意義轉變,“試”成了“試水”詞義的主要承擔者。先看下面幾例:
(3)《房地產海外營銷試水澳大利亞華人購房1000億元》(《財富時報》2006年5月21日)
(4)《固定利率房貸欲試水風險較大專家建議謹慎選擇》(《中國經濟報》2005年9月11日)
(5)《年金委托管理第一單“五一”后試水》(《深圳商報》2006年4月23日)
(6)《外資銀行瞄準“社區”花旗率先“試水”》(《華爾街電訊》2006年4月7日)
(7)《“大學生家政員”深圳試水月薪1100元以上》(《南方都市報》2006年3月9日)
以上各例標題中“試水”有一個共同的意義,那就是“嘗試”或“試用”,而“試”在《辭海》中有一個解釋就是“嘗試;使用”。因此,“試水”中“水”的意義正在逐漸淡化,“試水”的詞義則逐漸變得抽象,而由具體向抽象引申正是詞匯意義發展的一個重要特點。從“試水”在報刊上出現的高頻率來看,它的這個新的意義及其用法正在逐漸被人們所理解和接受。
二、“試水”帶賓語的情況及其語義關系
“試水”這個詞本身為一個句法自足的詞,不能帶賓語。然而隨著“試水”詞義的轉變,我們在報刊上注意到一個不可忽視的現象,即“試水”逐漸帶上了賓語,并且這種結構已在新聞標題中廣泛流行開來。“試水”所帶的賓語根據其與“試水”的語義關系可概括為以下三類:
1.處所賓語:(8)《新能源試水京城太陽能推廣急盼政策激勵》(《中國建設報》2005年8月3日)
(9)《鵬潤國美試水香江》(《新經濟導刊》2002年7月5日)
2.對象賓語:(10)《美報紙紛紛試水博客新聞新舊傳媒相得益彰》(《北京現代商報》2006年4月4日)
(11)《社會主義越南試水政改》(《南方周末》2006年4月20 日)
(12)《河南焦作網絡試水效能革命公眾網上對話政府》(《鄭州晚報》2005年7月6日)
(13)《蘇州無錫試水無月租固話套餐尚未經過審批》(《東方早報》2005年8月24日)
3.工具賓語:(14)《花旗“試水”400萬美元》(《華西都市報》2003年7月18日)
僅限于以上三類語義關系我們認為主要是由“試水”的詞義所決定的,即在什么地方嘗試/試用;對什么嘗試/試用;用什么嘗試/試用。由此可見,“試水”所帶的賓語的范圍還是很有限制的。
三、“試水”帶賓語流行的原因
邢公畹先生曾在《一種似乎要流行開來的可疑句式》一文中指出:“漢語的動賓式動詞除去少數有特定意義的而外,一律不能再帶賓語。”①他是從對外漢語教學和漢語史的角度去證明的。然而,我們不得不承認動賓式動詞帶賓語的現象確實正在新聞書面語中流行開來。一種語言現象的產生和流行,總有它產生和流行的原因,在此,我們就結合這種現象談一下“試水”帶賓語流行的原因。
1.“試水”詞義變化的歷時原因。在文章一開始,我們已談到“試水”詞義的變化,即由具體變抽象。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變遷,“試水”中“水”的實義性不斷減弱,“試水”的詞義逐漸轉變成為“試”的意義,從而使占據賓語的“水”的地位削落,這種現象正體現了語法化單向性,并且由具體變抽象是詞匯意義變化發展的一個顯著特點,這樣也就為“試水”帶賓語提供了可能。
2.語體風格的要求。從以上的例子中,我們已了解到“試水”帶賓語現象集中出現在新聞標題中,這也是與新聞標題的特點有關,即新聞標題要求言簡意賅,要求人們一眼就能抓住文章的重點,是對新聞內容的高度濃縮與概括,并且新聞標題對各種語言形式都有著比較大的包容性,這樣也同樣的要求盡量省略某些表達次要信息的詞語,如虛詞,而抓住承載主要信息的關鍵性詞語,并把它們放在比較突出的位置上,這也就是標題中少見虛詞的原因。而虛詞的缺少相對應的也就要求語序的改變,如:“《擰開水龍頭就可喝水分質供水悄然“試水”南京》(《金陵晚報》2005年11月22日)”,其中“‘試水’南京”就是“在南京‘試水’”,省略了虛詞“在”相現應的“南京”也移到賓語的位置,這樣既強化了“南京”又形成了簡潔的語言表達形式,并且音節排列整齊勻稱,達到了標題所要求的語言對稱的審美原則。
“試水”帶賓語這種格式“比不帶賓語的格式所要表達的信息更突出,意義更鮮明,語言更簡練,因而它能成為一種流行開來的句式。”②
注釋:
①邢公畹《一種似乎要流行開來的可疑句式——動賓式動詞+賓語》,《語文建設》,1997年第4期,第23頁.
②華玉明《試探動賓動詞加賓語流行的根由》,《語文建設》,1997年第10期,第41頁.
參考文獻:
[1]漢語大詞典編纂委員會.漢語大詞典[K].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3.
[2]辭海編輯委員會.辭海[K].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9.
[3]邢公畹.一種似乎要流行開來的可疑句式—動賓式動詞+賓語[J].語文建設,1997,4:21—23.
[4]華玉明.試探動賓動詞加賓語流行的根由[J].語文建設,1997,10:40—41.
(姚曉霞,山東師范大學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