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2006年5月18日,中國金融出版社迎來建社50周年的喜慶日子。50年來,中國金融出版社用書刊鋪就了一條新中國金融發展的長廊,它穿越半個世紀,展示了一代又一代金融出版人探索的軌跡,也見證了中國金融業的巨變與滄桑。5月18日由中國人民銀行主辦的中國金融出版社建社50周年暨推動先進金融文化繁榮發展座談會在人民大會堂臺灣廳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黃菊及新聞出版總署署長龍新民發來賀信表示祝賀。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蘇寧、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鄔書林及中國銀監會、中國保監會、國家外匯管理局、中國版協相關領導出席了這次座談會。
座談會上,中國金融出版社社長林鐵鋼回顧了50年來出版社的發展歷程。中國金融出版社從成立之初每年僅出版幾種圖書和一種期刊,發展成為年出版圖書500余種、期刊4種(共280多萬份)、音像電子制品50多種的綜合性專業出版社,2005年實現銷售收入1.28億元。自成立以來,中國金融出版社一直堅持“植根金融土壤、服務金融事業、出版精品書刊”的辦社理念,經過50年的磨礪與奮斗,逐漸形成了金融理論類、金融實務操作類、金融版權引進類和金融教材類四大板塊,還出版了錢幣鑒賞類、金融史料及工具書類、金融法律法規類等系列精品圖書。其中《領導干部金融知識讀本》、《證券知識讀本》、《保險知識讀本》、《中華金融辭庫》等120余種圖書還先后獲得獲孫冶方經濟科學著作獎、中國圖書獎、全國優秀圖書獎、全國優秀暢銷書獎、全國十佳經濟讀物獎、全國高等學校優秀教材獎等各級各類獎項。
另外,金融社還出版了《中國金融》、《金融博覽》等4種期刊。1998年《中國金融》被新聞出版署評為“全國百種重點社科期刊”,2002年被新聞出版總署列入“中國期刊方陣”,長期以來被北京大學等重點高校列為全國社科核心期刊。1994年,中國金融出版社還成立了金融電子音像出版社,策劃出版了《金融博士》、《真假人民幣識別》等一大批經濟金融類優秀音像電子制品,并獲得國家電子出版物獎、金融科技進步獎、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等權威獎項。
“弘揚金融文化、服務金融事業”是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對中國金融出版社提出的要求。這也是對中國金融出版社50年發展歷史的高度概括。在當今講求專業化發展的時代中,中國金融出版社不求大,只求強;不求博,只求專。多年來,金融社以出版業務發展為核心,以追求增長質量和效益為主線,集約發展,提高增長的效率和增長的質量,圍繞出版主業,發展立體服務的模式,從單純出版事業單位逐步轉向以出版為核心的服務型現代出版企業,力爭把中國金融出版社辦成“服務金融系統,面向社會大眾,逐步走向世界”的特色出版社。
座談會上,中國金融出版社總編輯周戰地宣讀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金融出版社獲得國家圖書出版獎項的圖書和作者名單。蘇寧副行長與鄔書林副署長還為其中兩位在京的獲獎作者中國銀行澳大利亞有限公司董事王元龍、中國銀河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副總裁李錫奎頒發了紀念獎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