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動漫產業發展迅猛。2005年,全國動畫片產量已達到4萬多分鐘,創下了歷史最高紀錄,是前5年年均產量的2倍。面對國內動漫產業的迅速升溫,不少出版社躊躇滿志,積極尋找機會介入,力圖從中分一杯羹。但是,動漫產業投資大、周期長、風險高,不少出版社在市場面前卻有點舉棋不定。出版社如何探索適合自身實際的動漫產業盈利模式?當大家都紛紛上馬動漫產品的設計、開發時,我們是否可以另辟蹊徑?為動漫教育服務就不失為一條新路。
眾所周知,動漫專業人才的缺乏是制約我國動漫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解決人才問題的根本出路在于教育。2004年,國家廣電總局頒發了《關于發展我國影視動畫產業的若干意見》,強調要加強動畫創作人才隊伍的培養,并將中國傳媒大學、北京電影學院、吉林藝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4所院校命名為“國家動畫教育基地”。動漫設計專業成為近年來藝術院校招生的熱門專業之一,據不完全統計,2005年全國開設動漫專業的高等、高職院校已達200多所,在校學生超過5萬人,這還不包括社會上各類短期動漫設計培訓班的眾多學員。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專業讀者市場,出版社特別是美術出版社應予以足夠的關注和重視。
1.出版專業教材
動漫設計專業作為一門新興專業,目前還非常缺乏相關的教材和學習輔導材料。在圖書市場上見到的多是學習電腦動畫制作的書籍,基本上沒有比較完備的、科學的、體系化的專業動漫教材。因此,出版社可以通過引進或自編的方式,推出系列動漫設計專業教材,以滿足廣大動漫專業師生的迫切需要。
(1)引進外版教材
歐美、日本、韓國等動漫產業發達的國家,教育體系完善、理念先進,這些國家的動漫教材品種繁多,更新較快,質量較高。出版社可以有選擇地引進體例、方法和內容經過讀者檢驗而被廣泛認可的、成熟的、先進的動漫教材版本。如中國青年出版社引進的日本公認的經典動畫教材《動畫基礎教程》,就受到了廣大讀者的歡迎。
(2)自編原創教材
在引進外版教材的同時,不能忽視教材的“本土化”。藝術設計需要體現民族特色。我國的動漫作品曾經在世界影視動畫界享有盛譽,如《大鬧天宮》、《哪咤鬧海》等曾捧回過多個國際藝術大獎。外版動漫教材在探討民族動漫的繼承與創新這方面存在很多不足。因此,出版社可以組織有關高等院校的專家、美術制片廠的編導、動漫公司的資深設計人員等,共同編寫適合中國學生特點、體現傳統文化特色、“本土化”的動漫教材。目前,已有一些出版社在這方面做了很好的探索,如海洋出版社的《21世紀動漫游戲高等教育規劃教材》、電子工業出版社的《中國動畫范例》等均取得較好的反響。自編動漫教材要摒棄急功近利的思想,堅持理論建設與實踐操作相結合的原則,關注國際動漫產業的最新進展,借鑒外版教材的先進理念,兼顧藝術思想、創作方法和科技手段。只有這樣,才能編出高質量的本土動漫教材。
2.創辦專業雜志
目前全國有各類動漫雜志20余種,其目標讀者基本都是一般大眾,如青少年、動漫愛好者等,尚無一本針對動漫設計專業人士的學術雜志。大多數院校開設動漫專業的歷史不長,在師資、教研等方面都不夠完備,必須盡快地實現產、學、研相結合。廣大動漫教師和動漫專業人士迫切需要一個高層次的學術交流、研討平臺。因此,有條件的出版社可以考慮創辦(或者從其他動漫雜志轉型為)一份動漫設計的專業雜志。相信隨著動漫教育的快速發展,這一雜志將會有很好的前景。
3.專業教育培訓
我國動漫設計人才數量少、素質不高,客觀上催生了動漫教育的廣闊市場。業內人士認為,國內對動漫專業的人才需求大約在15萬人左右。目前,國內動漫設計培訓方興未艾,各種培訓課程林林總總。出版社可以開發教材為起點,逐步介入動漫專業教育,這可以在快速增長的動漫培訓市場中分一塊蛋糕。更重要的是,通過合作培訓,可以挖掘和儲備動漫人才,發現和積累有市場前景的動漫作品和動漫形象,從出版動漫出版物著手,適時開發影視作品、玩具、游戲等衍生產品,從而進入完整的產業鏈,獲取更大的效益。
相關政策鏈接:
(十七)發揮國內教育與培訓資源優勢。要把動漫人才培養納入國家文化藝術類人才培養規劃并給予適當支持。按照市場需求和動漫產業發展趨勢,完善動漫人才培養成本分擔機制,擴大人才培養規模,改革人才培養模式,積極利用職業教育、現代遠程教育等方式培養動漫人才。通過舉辦創作比賽、建立興趣小組等方式,培養和引導公眾對動漫產品的創作興趣和消費習慣,擴大國產動漫產品的影響。充分發揮動漫企業、科研院所、行業協會、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等機構和單位的積極性,開展動漫技術與人才培訓。
(十八)積極利用海外優勢教育資源。以動漫產業需求為導向,通過“出國留學經費”等渠道來培養動漫教師隊伍和優秀人才;聘請海外動漫創意、技術和企業經營管理專家來華講學和工作。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財政部等部門
《關于推動我國動漫產業發展若干意見的通知》節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