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諾市場研究公司調研顯示:從市場需求和品牌競爭方面來看,2005年中國家用空調市場正逐步走向成熟。品牌競爭全面升級,尤其是“洋品牌”與“土品牌”在高端市場的較量更引人注目。
一、進軍高端,國產品牌的必然選擇
據賽諾分析師韓昱介紹,2005年中國家用空調市場出現高位橫盤走勢,一直保持的增長勢頭嘎然而止,市場需求,尤其是一、二級市場需求日漸飽和。中國家用空調行業正步入產業調整階段。此階段主要有以下三個顯著特征:1.市場需求減速,需求差異性顯現;2.行業生產能力接近飽和;3.壟斷競爭型的市場形態逐步形成。
對國內主流空調廠商而言,經過市場競爭的洗禮,雖然市場地位日漸穩固,但盈利水平明顯偏低,尋求市場份額與利潤之間的平衡點自然成為當務之急。因此,未來幾年,中國家用空調市場將出現兩個主戰場——三、四級市場和高端市場。在規模潛力巨大的三、四級空調市場上,主流廠商為了擴大市場占有率將進一步擠壓其他品牌的生存空間在產品附加值更高的高端空調市場上,國內空調廠商為了提高利潤率將向外資廠商發起沖擊。
二、初見成效,外資品牌份額下降
自進入中國市場以來,大部分外資空調廠商依托自身的品牌優勢和技術優勢,主攻高端空調市場并取得了不錯的市場業績。2005年高端家用空調市場,外資品牌的銷售量和銷售額占有率分別為50.52%和56.52%,比2004年分別下降7.34和6.15個百分點。顯然,外資品牌空調在高端市場占有一定優勢,但這種優勢正在逐漸縮小。(見圖1)

三、揚長補短,外資品牌積極應戰
與本土品牌相比,外資品牌的優勢在于品牌的美譽度和技術的創新,而最大的不足在于銷售渠道和市場運作。面對本土品牌咄咄逼人的攻勢,外資空調廠商內練技術與品牌,外修渠道與營銷,以在競爭中揚長補短。
第一,在品牌方面,一個晶牌形象的建立需要多年的沉淀,這是外資品牌短期內不會改變的優勢所在。但目前中國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尚未完全確立,外資品牌僅具有一定的比較優勢,因此,各外資品牌紛紛強調自身的國際化品牌形象。第二,在產品策略方面,外資空調廠商加強新技術、新產品的開發和推廣,以更好體現自身的技術優勢。第三,在營銷策略方面,外資空調廠商加大渠道建設的力度。隨著格力、美的等國內主流空調廠商逐步強調高端市場戰略,市場爭奪的戰火將在高端空調市場熊熊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