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當代中學生的閱讀情況,異態(tài)紛呈,較之以往出現(xiàn)全開放、多元化、多層次的局面。令人欣喜的是這既說明我們已經來到了一個由封閉走向充分自由開放的時代,又反映了當代中學生所具有的開放與獨立心態(tài)。應該肯定這是時代的進步,但也就是這種“異態(tài)紛呈”的閱讀現(xiàn)狀卻每每讓老師憂心忡忡。
1.中學生對文字類的閱讀興趣不夠濃厚,但對網(wǎng)絡、游戲、漫畫等的閱讀興趣很大。此外還有神魔類和恐怖類圖書。
2.文學類作品閱讀面窄。學生最感興趣的主要是言情類、科幻類、武俠類作品。學生陶醉其中,樂此不疲,只求一時的感官刺激,缺乏深層的思考和借鑒。
3.讀時尚書的多,讀經典文學作品的少。像《三重門》、《哈里波特》、《魔戒》、《蛋白質女孩》等時尚書備受中學生的青睞。談起這些書中的情節(jié),他們個個眉飛色舞,樂不可支。
如果把這些備受中學生歡迎的流行文學統(tǒng)稱為時尚文學,那么這種時尚閱讀確實讓人喜憂參半。喜的是學生正在進行大量的閱讀,所謂開卷有益,況且時尚的作品未必沒有成為經典的。令人憂的是,如果對中學生的這種閱讀狀況不加以引導和管理,不僅會造成時間的浪費,還會對學生身心健康造成極大的傷害。
當然,我們也不能因為這種擔憂就把學生手中的書本奪過來扔掉,我們應該做的是把適宜的好書交到學生手上,和他們一起閱讀,讓他們不由自主地扔掉原先的書本,從時尚最終回歸經典。這樣,閱讀這一行為,才會成為名副其實的塑造學生健康成長的精神空間。
一、舒展心靈的翅膀引領時尚回歸經典
舒展心靈的翅膀,是時尚閱讀的最大魅力,也是中學生閱讀時尚的最大收獲。時尚中固然有媚俗的成分,但也有日后變成經典的東西;現(xiàn)在的經典,可能正是當年被稱為時尚的東西。幾百年前的大明年間,平頭百姓們的時尚閱讀就是到街頭聽評書,說書人唾沫星子亂飛之后,孫猴子、劉關張、梁山好漢都活靈活現(xiàn)起來,但這些時尚是登不到大雅之堂的,士大夫和讀書人根本就不屑一顧。當時誰也沒有想到這樣的時尚在數(shù)百年之后會成為“經典名著”。其實很多讀者都是從時尚閱讀開始慢慢進入經典之中的。正如出生于六七十年代的人現(xiàn)在回想起汪國真、瓊瑤、三毛,會覺得有些稚嫩,但是又有誰能否認,正是它們——時尚的閱讀才打開了他們心靈的翅膀,引導著稚嫩的心靈在書的海洋里走向成熟。
中學生如果一點都不接觸時尚,很容易和現(xiàn)實生活有隔膜。在當今節(jié)奏緊張、競爭激烈的學習環(huán)境中,時尚讀物為學生提供了追求個性、放松自我的營養(yǎng)。對于學生們喜歡閱讀的時尚書籍,我們老師是不是可以放下架子走進門去看一看?比如痞子蔡的《槲寄蟲》,我在學生的推薦下認真看了一遍,還真被痞子蔡的語言張力給打動了;郭敬明的《幻城》也受到了不少專家的肯定;這說明時尚文學也有自身的價值。重要的是,學生可以從這些時尚作品中尋找到能產生共鳴的思想和情感,心靈的翅膀在時尚閱讀中慢慢舒展開來。 時尚文學迎合學生的趣味,對時尚閱讀的引領,老師應本著回歸經典的原則依次進行。
首先,教師應主動地介入時尚的世界,獲得時尚的“密碼”,這樣才能明白時尚中到底有什么東西吸引了他們,然后做出恰如其分的引導。最好是先學生一步掌握時尚閱讀的動向,成為引領學生進行時尚閱讀的引路人。 其次教師要明白引導的目的是培養(yǎng)青少年的道德、秉性。只要是積極的、向上的、進步的,都可以作為引導對象。金庸的“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鴛鴦”是這幾十年來的頂級時尚,至今仍長盛不衰,這與書中宣揚的正義、豪氣、理想主義是分不開的。教師借助于這些積極因素,再因勢利導,金庸的時尚之作未必不是很好的閱讀作品。這一點在近幾年的語文新教材編寫中已經成為無可爭議的事實。 再次,要抓住時尚回歸經典的落腳點:回歸人性。我在班上多次開設有關人性專題的討論會,如“我在這本書里看到了人性的閃光點”、“我在這本書里看到了理想”、“我在這里找到了自我”、“他的生活和我很近”等。交流中很多學生援引時尚讀本,談郭敬明的真,談哈里波特的幻,談韓寒的酷,我總是積極參與他們的討論,既肯定他們的一些見解,同時也不失時機地插入經典作品中更為輝煌地人性之作,如告訴學生《巴黎圣母院》里有對真理地深入探求,《戰(zhàn)爭與和平》有對社會地密切關注,《罪與罰》中有對人性地關懷。然后進一步引導學生閱讀經典。人的共性最終把時尚和經典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也實現(xiàn)了由時尚回歸經典地目的。
二、仰望思想的天堂指點經典閱讀方法
有人把閱讀比作是一道大餐,熱量有了,但營養(yǎng)卻談不上,所以不能天天吃。經典閱讀才是正餐,程序上有點麻煩,但絕對有營養(yǎng)。因此經典閱讀必須成為學生閱讀的主旋律。作為人類文明的結晶,具有生命力的經典名著凝結了人類的智慧,對人類歷史產生了重大影響。閱讀經典書籍,對健全中學生的心靈有著重要作用。讀經典,要有正確的方法;要用心去讀,即主體投入的感性的閱讀;以你之心與作者之心、作品中人物之心相會、交流、撞擊,設身處地地感受、體驗他們的境遇,用自己的想象去補充、發(fā)展作品提供的藝術空間,品味作品的意境,思考作品的意義。
多種閱讀方法 :“讀、說、演、評、編”。經典閱讀是一桌豐盛的晚宴,盡管營養(yǎng)豐富,可還要看烹調大師蒸、炒、煮、燜的手藝能否激起學生閱讀食欲。
讀:盡量誦讀。讀書,尤其對經典,要多誦讀精彩語段。學生讀通了,讀懂了,讀出了感情,懂得麗詞佳句、優(yōu)美意境以及人物精神,并把它們積累于胸中,升華到人性的修養(yǎng)中。
說 :復述內容。讀完書后用自己的話復述,鞏固消化內容。我組織開展了一系列“評書演播大賽”、“小說聯(lián)播大賽”“最美的詩篇”、“讀書交流會”、“新書介紹”“評選書蟲”等活動。形式可以是講評書、說小說、朗誦和創(chuàng)造性復述。在《駱駝祥子》的讀書交流會上,學生聲情并茂的講述,不僅為師生再現(xiàn)了一幅民國時期小人物的悲喜生活圖景,更讓虎妞、祥子、小福子的形象深入人心。
演: 角色表演。有些小說,讀完后可以讓學生改編成小劇本,讓學生按人物角色化妝表演。我們曾依據(jù)教材上演過《威尼斯商人》,《變色龍》,又指導學生自己動手編劇,上演了《雷雨》四幕劇等多部作品。通過表演,學生提高了對經典的審美能力。通過對表演組織討論、評價,把學生對經典的認識深化,從而使學生在經典中感受美、評價美、鑒賞美、創(chuàng)造美。
評:評點、評價。引導學生對經典作品的中心思想、人物精神、表現(xiàn)手法進行評點。開展對某一個問題、某一個人、某一情節(jié)的評價的討論,逐步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評價美、鑒賞美的能力。
編:編“課外閱讀小報”。欄目可以有:“新書架”“故事插圖”“人物介紹”“作者軼事”“風鈴叮當”等。學生把閱讀中感受到的美,再用文字和圖畫表現(xiàn)出來,這就是創(chuàng)造美的過程,是閱讀的質的飛躍。
經典閱讀方法同樣適用于時尚。再學生經典和時尚的綜合閱讀中,教師要和學生一樣,一遍一遍地閱讀,并在書中做評點,隨時和學生交流心得。一方面給學生以示范作用,另一方面自己也會在反復閱讀中不斷深化對作品的理解,從而更好地指導學生閱讀。當然還要注意尊重每一個學生對閱讀方法地自由選擇。
閱讀能使人快樂,無論她是時尚還是經典。通過閱讀,可以舒展心靈的翅膀,讓目光變得深邃;讓生活變得充實。我們提倡健康的閱讀,向上的閱讀,理性的閱讀,因為我們向往成功,因為我們追求進步。
(王瑞芹山東威海國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