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1”五周年2001年9月12日早晨,美國人面對的是另一個國家。世貿中心雙子樓已成廢墟,五角大樓還在燃燒、賓夕法尼亞州的某處因飛機墜毀而成了墓地。“9·11”造成3000多人喪生,6000多人受傷,是1862年安提坦戰役以來美國本土傷亡最慘重的一天。“9·11”以前,甚至很多美國官員都對“基地”組織一無所知;“9·11”后,“基地”組織領導人本·拉登和“9·11”組織者穆罕默德·阿塔的名字家喻戶曉。“9·11”改變了美國,反恐也成為小布什總統的重要任務。
“9·11”使這個國家一下子團結起來,星條旗隨處可見,派系政治也暫時消失,左右翼政客出奇地一致。“9·11”也結束了美國始自蘇聯解體后的“歷史假期”,終結了這個國家的“安全感”。人們開始尋找精神層面的原因,他們不明白伊斯蘭狂熱分子為何如此“憎恨”美國。“9·11”引發了一些美國人的“報仇心”,政府就在其中。小布什把“9·11”視作美國處于“戰事”狀態,認為恐怖分子和包庇恐怖分子的人沒有區別,這就成了“布什學說”,宣揚美國不會“坐以待斃”,要“先發制人”。
(《經濟學人》9月2日)
按揭噩夢美國的浮動利率抵押貸款(ARM)是最具風險、最復雜的家庭貸款產品。ARM這種房貸按揭方式可以允許消費者在三到五年僅僅支付銀行利息,而且一開始只需付貸款的1%和2%。因此,大批美國人投身房產市場,延長了美國房市的火熱時間。似乎一時之間,所有人都有能力購房。但ARM的低還款只是假象,買房者選擇現在付得越少,今后月償的數額就越高。許多ARM的“低利率還款”只有很短一段時間,購買者在ARM“到期”后每月的供款額會突然高漲。
戈登·勃格就是一例。這位42歲的警官住在加州首府薩克拉門托市郊。因信用記錄良好,每月有一份穩定的收入,過去也曾買賣過一些房子。今年2月,他受廣告吸引,投資50萬美元買房。他本以為ARM的按揭方式(2.2%的利率)可以讓他3年內節省1.4萬美元的利率支付款(相對于5.1%的固定利率),可是,2個月后,他就發現每月最低還款額從1697美元躥升至2697美元。現在,如果他想取消ARM的按揭方式,則需支付1萬美元罰金。他只能怪自己沒有當初看清合同。
(《商業周刊》9月11日)

印尼“小矮人”之爭2004年,一些科學家在印度尼西亞弗洛雷斯島上一個名叫利昂·布阿的洞穴里發現被稱為“弗洛雷斯人”的新人種。這種“弗洛雷斯人”因身材矮小,而被科學家取了“霍比特人”的昵稱。“霍比特人”是英國作家托爾金在《魔戒》中描述的一族矮小人類。但今年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8月刊上的一篇論文指出,一個研究小組通過嚴密的論證認為,最重要的一具弗洛雷斯人化石標本——具有1.8萬年歷史、高1米、頭顱如葡萄柚般大小的骨架——只不過是一個患病的智人。
研究小組有一系列證據可以對“弗洛雷斯人”的身份提出質疑。例如,象屬動物曾先后兩次到達這座島嶼。由于與大象相比,早期的原始人類肯定具有更好的遷徙技能,因此原始人類登陸這座島嶼的次數很可能不止一次。他們認為,缺乏隔絕的生活條件將阻礙新的矮人種群的進化。此外,發掘自洞穴中的唯一頭骨、名為LB1的化石樣品的一部分是畸形的。但也有科學家對PNAS的論文提出嚴厲批評。澳大利亞新英格蘭大學的彼得·布朗認為,由于骨骼被埋藏在洞穴地下9米的土層中,因此頭骨是在死后變形的。
(《明鏡》9月4日)
2031年的美國在紐約大學任教的著名英國歷史學家尼爾·弗格森,預測了未來一代如何看待如今的反恐戰爭。他認為,到2031年,許多經歷“9·11”的人都已作古,美國人仍會對30年前的悲劇進行紀念活動。30年前的那一天,19名恐怖分子劫持了4架飛機,造成3000多人死亡,這不到一小時發生的悲劇引發了長達數年乃至數十年的反恐戰爭。民眾眼里的“全球反恐戰爭”,歷史學家則稱為“世界民主大戰”。這——沖突永遠改變了中東面貌,也根本改變了國際均勢。但這些改變未必是美國所希望的,因為“9·11”也是“美國世紀”終結的起始點。
2031年,以反恐為名義的“世界民主大戰”已經結束。但世人在評價30年前的美國政府時,覺得有些“反應過度”,小布什及其幕僚把“9·11”視作“機會”而不是“危機”,但而后“越反越恐”的副作用持續太久,美國借“反恐”在全球推廣民主的代價過于高昂。美國經濟也因“反恐”受到鉗制,而老齡化使這個國家不再那么生氣勃勃。2031年,全美有1800萬人超過80歲,相當于總人口的5%。
(《時代》9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