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 天
本文絕無貶低城里人的意思,作者也已經算是一個城里的人了,只是選擇一個角度,記敘一種自然的快樂而已、
——作者題記
有一則短信說:鄉下人永遠趕不上城里人,鄉下人用土塊擦屁股的時候,城里人用紙:鄉下人用紙擦屁股的時候,城里人卻用紙擦嘴了。其實,城市也有遠遠趕不上農村的,比如說小孩玩耍.城里的小孩有電腦、有溜冰鞋、有手槍,可以逛公園,玩碰碰車、瘋托老鼠,可那都是些機器產品,缺乏人的感情,也沒行自然的靈氣,弄不好就是電視癡呆癥、游戲癡迷癥或是少兒孤僻癥,哪里比得上農村小孩那些玩耍?對于那些從農村出來的人,想起小時候的玩耍,誰不是喜滋滋甜絲絲的呢?
因此有一天我突發奇想,想辦一個“農村姑樂同”,一則專門提供給那些對童年非常懷舊的城市農村人,二則吸引那些對農村生活充滿好奇的城里碎蚌和大人,三則順便賺點兒小錢,奔奔小康什么的。
地方要選在離城較遠交通方便的農村,周圍沒有冰冷僵硬的水泥堆積物,沒有令人眼花繚亂的電子游戲廳,沒有千篇一律的肯德基麥當勞,沒有秘密跟蹤的移動通汛網絡,一定要在莊稼地里開辟一片大地方。莊稼隨農時而變,堅決不用大棚覆蓋,該冷時讓它受凍,該熱時讓它受曬,害蟲來了讓它叮幾口,狂風來了讓它踢幾腳,讓來玩的人們首先享受一下地道的田園風光,看看小麥如何抽穗,玉米如何授粉,花生如何害羞,蘿卜如何奔放,愿意的還可以按平方米購買莊稼種植權,在自己的地里愿意種什么就種什么。樂園盡量不搞任何建筑物,不允許有任何遮擋天的東西出現,全部采用最自然最大膽的露天式,讓鴿子窩里的人們來這里好好出出氣、看看天,看看這個沒有粉飾也沒被污染的天。樂園的門要簡易,找幾個字寫得不好卻又很像書法家的農村娃胡弄一下作為牌匾,既然給他們揚名,還要收取他們1毛錢宣傳費。圍墻當然要用透視式的,彎彎曲曲,千萬不要找那些設計師們設計,材料要用木或竹,時間一長,有的可以發芽,有的可以長木耳,最好是一排排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樹站在周圍,總之要讓外面的人看見里面的精彩,又不好意思逃費進入,當然關鍵是相信消費者,尤其是那些喜歡自然的消費者一般都是品性較好的人。養一些雞、鴨,放一些豬、狗,保護一切有益、有害的動物和植物,讓蟋蟀叫,讓螞蚱跳,讓黃鼠狼竄,讓麻雀飛,讓野草荒蕪,讓野花爛漫。
樂園里面的內容當然全部來源于農村碎娃曾經耍過的那些玩意兒。斗雞、打面包、打嘎、抓子、丟方、踢房子、剽游、翻交、打匠輪、滾鐵環、比氣、彈球、斗蟋蟀、丟沙包、打仗等,還將專門有農村老漢在三秦大地采風,搜集全省甚至全國農村娃耍的游戲。斗雞你知道嗎?雖然不是斗牛士,可是對于鍛煉對抗能力、靈活機動的作戰能力、互相配合的協作精神很有用,參與者一條腿盤起來,另一條腿站在地上,用盤起來的腿攻擊對方,使其腿從手中放開或倒下,就可以取勝。可以單玩,可以分隊,場地不受任何限制,尤其是集體斗雞,驚險刺激,妙趣橫生,比斗人有意思多了。記得小時候經常站在教室的外面就與人切磋斗雞技藝,有的兇猛,有的機智,有的像程咬金三板斧,有的像玩太極四兩撥千斤。小朋友們在斗雞中鍛煉了身體,消除了勞累,加深了友誼,不失為素質教育一大妙招也。
匠輪是一種木質的球,打匠輪是一種個人游戲,但往往聚在一起才熱鬧,城里人管它叫猴,看誰的匠輪轉得歡,轉的時間長,而且匠輪與匠輪之間還可以斗智斗勇。匠輪要發得好,長長的辮子一纏像上了發條一樣;匠輪還要管得好,往往快死的時候,一聲鞭響,立刻精神煥發,像溜冰舞一樣旋轉;如果兩個匠輪碰在一起,那才叫精彩!比氣簡直就是一種聲音訓練,隨便找一段距離,在兩邊畫兩條線,從這頭跑向那頭,同時嘴里要不停地喊“一”,誰持續的時間長,誰跑得快,誰就是勝者,這不是短跑和聲音競賽的綜合么?農村人聲大也許與從小的訓練有關系吧。
丟沙包的游戲是一種攻與守的競爭,進攻的要想盡千方百計將沙包扔進圈內,圈內的人要隨時準備將沙包在未落地以前踢出去。丟方是一種棋類游戲。種類有好幾個,地為棋盤,樹枝畫譜,瓦片為子,趣味盎然:記得有一種叫“狼吃娃”的游戲,經常看見兩個人在太陽底下酣戰,叫吃飯的人催了幾次還不住手:打尜則是一種技巧性很高的游戲了,將一截木棍兩頭削尖放于地上,用一根木棒將其敲起,然后迅速在空中用木棒將尖木打遠,有時前面還可以站一個人,用帽子接住尖木再向前扔,誰扔得遠誰就贏了。
踢房子、抓子、翻交等都是女娃們的游戲,講究的是動作細膩靈巧。比如抓子,實際上抓什么都可以,用得多的就是滿地都是的小石子,抓起來,拋上去,再收回來,五指跳舞,嘴里伴奏,想抓幾個是幾個,想逮誰就是誰,儼然自己就是一個小皇后。
各項目之間不劃地分割,不搞轉手承包,不收二次門票,雖然城市剝削了農村幾世幾輩,但這里要讓城里娃玩個夠,就像當初貧下中農歡迎知識青年上山下鄉一樣:你的快樂與我的快樂碰在一起就會生出新的快樂,快樂是扎堆的、傳染的。城里娃太可憐了,老是一個人背著一個碩大無比的書包,書包里裝滿了各式各樣的石頭,白天背,晚上背;校內背,校外背,時間一長就像瘤子一樣長在背上了:老天是公平的,在給了農民沉重負擔的同時,也給了他們大自然最美麗的景色;在給了人們內心苦難的同時,也給了他們自然的真正的快樂。
當然.農村娃玩的東西遠不止這些,地里能長出什么,他們就能玩什么,用玉米的纓纓粘在下巴上就成了老漢,將玉米稈扛在肩上就是一個戰士;春天的柳枝含在嘴里就是一種樂器,戴在頭上就是野戰軍……為了便于城里人學習,可以專門找一些農村娃做教練,既可以加強城鄉交流,還可以勤工儉學,更重要的,“農民”一詞可能就不會再是一種對人的輕蔑與侮辱。樂園里全部安排年邁體弱的農村老人看攤、收款,叫一些農村婦女來做飯,可以品嘗真正的農家樂,最寶貴的是,來這里不但可以玩到城里邊很少的游戲,體會一種從未有過的輕松、自然和刺激,還可以結交大量的農民子弟兵,徹底擺脫獨生子女的孤僻癥.就像把魚放進魚群,把鳥放進鳥林,怎能不快樂呢?
怎么樣?這樣的創意怎么樣?一種地地道道土地上的快樂,一種樸樸素素童年的快樂,如果你要投資.不要忘了付給本人創意費,多少由您自己看著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