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秀
一個人7天只喝水不進食還能存活,可是不睡眠,則只能活4天。充足的睡眠加上適量的運動、均衡的營養及平和的心態成為保證人體健康的四大要素。睡眠是人類必須的生理現象,行使著臟器排毒、血液蓄氧、細胞修復和物質代謝等諸多生理職能,正常的睡眠出現病理障礙或人為因素而造成長期的睡眠不足,則毫無疑問地嚴重影響著身體健康,使工作和學習的效率大大降低。但是并非每個人都能擁有一個甜美的夢鄉,失眠和源于睡眠性的疾病正困擾著越來越多的處于快節奏生活環境下的人們。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時光是在睡眠中度過,無論出于生理本能的需要還是精神情感的需求,人們對完整而又美好的睡眠是多么的向往。自從有人類發現疾病并與之斗爭時,就沒有忽視對睡眠病的深入研究。我國中醫藥學走過千百年,從遠古到現代,對疾病的攻克歷來講究以陰陽平衡和氣血調節為軸心,在浩如煙海的中醫學著述中,對“寐”的理論探討和失眠病治療實踐也沿著這個軌跡展開詳盡而又獨到的論述。以下是中醫古語對睡眠的點滴摘錄和相關話題的簡單解析。
衛氣不得入于陰,常留于陽。留于陽則陽氣滿,陽氣滿則陽蹺盛;不得入于陰則氣虛,陰虛故目不瞑,胃不和則臥不安。出自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系統性的理論醫著《黃帝內經》,前兩句中黃帝、岐伯等用問答的形式指出失眠的病因病機是陽氣旺盛而陰氣虛弱所致。造成人陽盛陰衰的原因很多,大多是飲食不節、勞逸失調、情志失調、病后體虛等。現代醫學認為引起失眠的原因有軀體因素:疼痛、瘙癢、咳嗽、喘息、夜尿、吐瀉等;環境因素:生活習慣的改變,更換住所,聲音嘈雜和光線刺激等;生物藥劑因素:咖啡、濃茶、中樞興奮藥物如利他林、戒斷反應等其它神經精神疾病所引起。須在“補虛瀉實,調整臟腑氣血陰陽”的原則下辨證治療失眠,達到“補其不足,瀉其有余,調其虛實”的效果,使氣血調和,陰平陽秘,并重點強調安神鎮靜對治療效果所起的決定性作用。“胃不和則臥不安”是說失眠的根源病因之一還在“胃”中,同上述中的“飲食不節”一說一樣,吃了不容易安神入睡之食物,建議晚飯中吃些如牛奶、小米、核桃、葵花籽、大棗、蜂蜜、醋和全麥面等補脾安神有助于睡眠的食物。另據測試,空腹睡覺,也易使人難以入眠。
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出自東漢張仲景的《傷寒論》,他的觀點較新穎,就是說“身重”的肥胖者往往會貪睡,而且在睡覺時大多有鼾聲。肥胖的人為什么容易打鼾,如何減肥止鼾?鼾聲是指睡眠時呼吸不暢,氣流振動上呼吸道所發出的“呼嚕”聲。成年男子中打鼾的發生率和發生人數比例都很高,特別是肥胖者,主要是因為運動量減少,而進食的營養物質不減,造成了消耗量減少而攝入的營養相對地增多。肥胖的人,其咽壁肥厚、軟腭肥大、懸壅垂粗大、舌體增寬、咽腔狹小,故睡眠時咽肌松弛、軟腭塌陷、舌體后墜,使氣道受阻、呼吸不暢而發生鼾聲,這也是中老年人生理功能減退的一種表現。輕度鼾聲不影響睡眠和健康,只要調整睡眠姿勢或體位即可;中、重度鼾聲可對人體健康構成嚴重的危害,增大了睡眠中因呼吸暫停發生猝死的可能性。肥胖的打鼾者必須要注意控制體重,從生活起居、節制飲食、中藥治療等方面著手防治,尤其要增加適度的體育鍛煉,這樣能加速血液循環,加快脂肪消耗,抗血管硬化,并減少血脂沉積,達到減肥作用。
壯年人腎陰強盛,則睡沉熟而長,老年人陽氣衰弱,則睡輕微易知。出自清朝馮兆張的《馮氏錦囊·卷十二》,說青壯年機體健壯“腎陰強盛”,氣血運行活躍,在生理代謝過程中,睡眠神經對體內的能量消耗特別敏感,容易沉湎于熟睡之中,即使入睡時間長,也常感睡眠不夠;老年人由于中樞神經系統老化“陽氣衰弱”,睡眠結構也隨之改變,深睡眠期明顯減少,夜間覺醒次數增多,睡眠時間減少,會早早起床或常常會因某種輕微的刺激在熟睡中醒來,這種失眠稱為相對性失眠。張仲景曾將病因分為外感與內傷兩大類,提出失眠也是因為“陰盛陽衰”而致使“虛勞虛煩不得眠”,老年人的“陽氣衰弱”,應在平衡陰陽的諸多做法上及時對癥辨證治療,施用養血安神、清心益氣類中藥及中西結合類藥物以達到安然入睡的目的。最新一項研究結果顯示,老年人容易失眠和睡眠減少可能與缺乏褪黑素有關,治療老年人相對性失眠推薦選用含褪黑素的“眠納多寧片”,所以建議老人多曬太陽,曬太陽可補充人體需要的褪黑素,促進快速入眠,糾正失眠,增加睡眠的深度,提高睡眠質量。
年高人陽衰不寐。出自明朝戴元禮的《證治要訣·虛損門》,說老年人陽氣衰落而多失眠。老年人本身隨肌體的衰老而顯現“陰盛陽衰”之勢而導致睡眠障礙外,患某些病癥常是干擾睡眠的主要原因,如睡眠呼吸障礙、搔癢癥、咳嗽、喘息、疼痛、周期性腿動、尿頻等,治療時服用的藥物多會產生副作用而影響睡眠;喪偶、退休、生活無人照料等情況下,容易導致焦慮、抑郁等心理障礙,也嚴重影響睡眠;其他一些疾患,如睡眠時的周期性腿動、不寧腿綜合癥等,均是導致老年人睡眠障礙最常見的病因。老年人睡眠障礙在長期維持的狀態下,會交叉引發更多的疾病,與原有的軀體疾病、精神疾病相結合,使新增病目繁多,病情加重,體質急劇下降,提高心腦血管病等危害性較大的疾病的發生率,常有老年人睡眠猝死的事例,和平日里睡眠病態有直接的聯系。老年人的睡眠障礙是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其首先是由大腦皮質老化伴隨全身的衰老引起的,治療也應從改善大腦及全身“陽衰”之處著手,因人而宜采用中成藥物施治如:心肝寶、靈芝制劑、益腦片等,再視情附加食療如:大棗粥、龍眼肉粥、糖水百合等。
責編:趙繼才E-mail:zhaojica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