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蘭
我家屋后有一大塊空地,母親每年都要在那塊地上栽插好多紅苕秧兒。到了秋天,母親準會挑個晴朗干燥的日子,挎?zhèn)€竹籃到屋后挖紅苕。
由于那塊地很肥,再加上母親侍弄得勤,挖出的紅苕都如小孩的屁股,圓鼓鼓、光滑滑的,十分惹人喜愛。等紅苕都收完后,屋檐下便堆滿了小山似的紅苕,這時,母親便拉著我坐在墻腳,挑揀那些沒有破痕的紅苕藏到地窖里,以便數(shù)九寒冬里也能嘗到香甜的烤紅苕。每當這時,母親一定會念叨說,這當兒還不是最甜的,等到紅苕在地窖里儲藏兩三個月才最好吃。母親告訴我們好多東西都是越存越香。
轉(zhuǎn)眼冬天到了。屋外大雪紛飛時,我們一家人團團圍坐在土灶旁,捧著熱乎乎的紅苕邊吃邊拉家常。屋里很暖和,紅苕更香甜,一家人特別開心。母親又淡淡地笑著說,我說過紅苕放得越久,才越甜吧。
每每看著被烘烤得外焦里黃的紅苕,咂著甜似蜜糖的嘴巴時,我總會想起母親的話:紅苕放得越久,才越甜。那甜,一定是紅苕積累了整個秋季和初冬的成果吧。
小時候并不完全懂得其中的道理。上學后,隨著年齡的增長,隨著對大千世界的點滴知識的了解,才真正明白了紅苕慢慢變甜的原因,也明白了母親那平常的一句話所蘊涵的沉甸甸的哲理。
紅苕在地窖里靜靜存放的漫長的歷程,就是它日后甘甜似蜜的源泉。后來,我終于從化學課上弄懂了它變甜的秘密:紅苕經(jīng)過一秋冬的積累儲蓄,自身發(fā)生了糖化,從而改變了原來的品質(zhì)。老師的講解讓我醍醐灌頂,轉(zhuǎn)而思考人生存在的意義:人生中的每一次坎坷,每一處磨難都是一個鍛造的機會。人要學會將苦難和痛楚積累,然后用它去贏得成就和輝煌。那些曾經(jīng)看似一文不值、被人唾棄的艱辛存儲,很可能在將來會用到,會升值,會成為你無價的財富。
泰戈爾說,我存在,乃是所謂生命的一個永久的奇跡。是的,我贊同這樣的存在。那么,怎樣定義我的生命呢?學“紅苕”,只有積累和儲蓄人生,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不斷磨礪自己的意志,才能經(jīng)受住任何挫折,才能實現(xiàn)自我價值。
人生需要儲蓄,人生當如紅苕。
【模擬評分】
基礎等級45+發(fā)展等級7=52分
【評分依據(jù)】
本文構(gòu)思精巧,說理自然。雖然為一篇說理散文,但是,作者下筆則在娓娓地講述一個吃紅苕的故事,不知不覺地將人們帶進“儲蓄人生”的話題之中。難能可貴的是作者所選擇的“紅苕”這一事物,它經(jīng)過積蓄后的“甜蜜”的質(zhì)變,正好與人生經(jīng)過積蓄、磨煉后成材有相似點。所以,主旨十分鮮明,作者卒章顯志:只有積累和儲蓄人生,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不斷磨礪自己的意志,才能經(jīng)受住任何挫折,才能實現(xiàn)自我價值。語言樸實暢達,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