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雪麗 何玉紅
矽肺是由于長期吸入石英粉塵所致的,以肺部彌漫性纖維化為主的全身性疾病,是我國目前常見且危害最為嚴重的職業病,也是甘肅省危害最突出的職業病。
甘肅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于2002年6月27日,對某石英砂公司63名破碎工(均為農民輪換工)進行了職業性健康檢查。檢查項目包括職業史、內科檢查、高仟伏X攝線胸片、肺功能檢查等。其中檢出塵肺病0+的4例,Ⅰ期(包括Ⅰ+期)8例,Ⅱ期11例。63名破碎工平均發病工齡為2.8年,發病最短的工齡為1年,最長的為5年。平均發病年齡31歲,23名肺部呈0+以上狀況的破碎工發病最小的年齡僅23歲,其中有3例塵肺病Ⅰ期患者年齡在20~30歲之間,Ⅱ期中20~25歲4例,25~30歲5例,有9例Ⅱ期患者年齡在20~30歲之間。由此可見,矽肺病在該企業具有發病年齡小,發病工齡短,發病率極高的特點。現場粉塵監測結果為100%監測點不合格,這一狀況反映出該石英砂公司現場粉塵濃度嚴重超標,必須采取切實有效的防治措施,降低農民輪換工的矽肺發病率,保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
2002年5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正式實施,但據全國職業衛生監督抽查結果顯示,全國從業人員上崗前、定期及脫離有毒有害崗位時的體檢率分別為45.2%、45.6%和7%,私營企業、集體企業、境外投資企業和其他企業離崗從業人員的體檢率分別只有1.9%、2.7%、8.8%和1.0%。上崗前和離崗時不進行職業健康檢查已成為職業病防治工作的重大隱患。甘肅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此次檢出矽肺的農民輪換工,不僅給企業背上了沉重的經濟包袱,而且患矽肺病的農民輪換工也過早地喪失了勞動能力。為此,建議政府監督部門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保障農民輪換工的合法權益。
一、 加強防塵措施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第三章第二十條的規定,應建立健全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采取積極有效的防塵降塵措施,以確保粉塵濃度控制在國家最高容許濃度之內。企業應采取的防塵措施可歸納為“宣、革、水、密、風、護、管、查”這8個字。
宣——做好宣傳教育,使防塵工作成為職工的自覺行動;
革——生產工藝技術革新,是消除塵肺的根本措施,具體包括改干式作業為濕式作業,盡量使用不含游離SiO2或游離SiO2含量較低的原料,實現生產過程機械化、密閉化、自動化等;
水——濕式作業;
密——把生產性粉塵的發生源密閉起來;
風——利用通風達到除塵的目的;
護——采取個人防護措施;
管——加強技術管理、建立必要的防塵制度;
查——對接塵職工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對作業環境的粉塵濃度定期進行測定以及督促檢查。
二、 配備必要的個人防護用品
必須做好職工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性健康檢查,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早治療。在崗期間,如發現有職業禁忌癥的職工,應當調離原工作崗位,并妥善安置。通過上崗前的健康檢查,勞動者可以根據自身的健康狀況,對要從事的職業、工種進行選擇,盡量減少職業危害的發生,以及由此帶來的身體損傷及經濟糾紛,其目的是發現職業禁忌癥,分清責任。離崗時的健康檢查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它是對勞動者的健康高度負責的表現。同時,它也為今后可能出現的職業病診斷鑒定糾紛提供參考依據,其目的是了解工作人員離崗時的健康狀況,分清健康損害責任。
三、 檢查項目及周期
就業前檢查。在從事接塵作業(含轉崗準備接塵)之前,必須參加就業前檢查。檢查項目有職業史、自覺癥狀和既往病史、結核病接觸史、一般臨床檢查、拍攝胸大片以及必要的其他實驗室檢查,其目的是排除職業禁忌癥。
定期檢查。其目的是及時發現塵肺患者并觀察病情變化。由地方衛生主管部門根據接塵情況確定檢查間隔,原則是重度接觸者每1~2年檢查1次,輕度接觸者每2~3年檢查1次,接觸更輕者可3~5年檢查1次。對于已脫離粉塵作業的職工,可根據接觸粉塵性質確定檢查間隔,致纖維化強者間隔短一些。塵肺患者復查一般每年1次,可視病情適當縮短或延長;診斷“0+”者需每年復查1次。
體檢項目應包括職業史、自覺癥狀和拍攝后前位胸大片。發現患有不宜再繼續從事接塵作業的疾患者,應及時調離。凡因故調離接塵作業的工人,在脫塵前應進行1次脫塵作業健康檢查,記載職業史,拍攝胸片。這不僅可了解脫塵時的健康狀況,也為以后隨訪觀察是否發生晚發型塵肺存留檔案資料。
四、 建立健全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及評價制度
對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應定期或不定期進行監測,根據監測結果,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矽肺發病率。職業病防治機構作為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為安全監督機構提供技術支撐,安全監督機構及時監督作業場所有害因素的濃度,一旦發現作業場所粉塵濃度超標,應采取措施,切實保障農民工的合法權益。
五、 加強培訓
職工上崗前應對其進行職業衛生教育、培訓,使其增強對作業場所粉塵的防護意識,從而達到預防職業病的目的。培訓時間一般視工種和就崗人員的情況而定。職業病體檢和診斷應當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批準的醫療衛生機構承擔。勞動者可以在用人單位所在地或者本人居住地依法承擔職業病診斷的醫療衛生機構,進行職業病體檢和診斷。
相 關 鏈 接
X射線胸片表現分期
1.無塵肺(0)。
1)0:射線胸片無塵肺表現;
2)0+:胸片表現尚不夠診斷為Ⅰ期者。
2.Ⅰ期塵肺
1)Ⅰ:有總體密集度1級的小陰影,分布范圍至少達到2個肺區;
2)Ⅰ+:有總體密集度1級的小陰影,分布范圍超過4個肺區或有總體密集度2級的小陰影,分布范圍達到4個肺區。
3.Ⅱ期塵肺
1)Ⅱ:有總體密集度2級的小陰影,分布范圍超過4個肺區;或有總體密集度3級的小陰影,分布范圍達到4個肺區。
2)Ⅱ+:有總體密集度3級的小陰影,分布范圍超過4個肺區;或有大陰影,但尚不夠診斷為Ⅲ期者。
4.Ⅲ期塵肺
1)Ⅲ:有大陰影出現,其長徑不小于20mm,短徑不小于10mm;
2)Ⅲ+:單個大陰影的面積或多個大陰影面積的總和超過右上肺區面積者。
編輯 馮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