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主持/香江波
本刊訊(記者香江波)2006年2月24日,新聞出版總署對外交流合作司在京組織召開了出版物進口管理工作座談會,來自全國29個省,市新聞出版局的代表和39家進出口公司的代表參加了大會。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于永湛出席會議并講話。新聞出版總署對外交流合作司司長張福海、副司長謝愛偉、陳英明到會。張福海在會上傳達了全國新聞出版局長會議精神,分析了當前出版物進口管理工作的形勢及存在的問題,并部署了2006年出版物進口的管理工作。
張福海認為,出版物進口工作在為國家科教興國、培養人才、提供重要的智力投資的過程中,已經擁有了較完備的出版物進口管理工作體系和機制。但同時也存在著一些不良趨勢。這些不良趨勢具有典型性,需要認真地調查研究,找出相應的對策,避免今后影響至黨和國家的工作大局。
2006年工作重點
針對出版物進口工作存在的問題,總署對出版物進口工作提出以下工作重點:1.保證社會效益第一位。在此前提下,爭取社會效益、經濟效益雙豐收。2.確保政策的相對穩定。3.強化依法行政,進一步完善政策法規,解決有法不依的現象,清理整頓市場,迎接“兩會”到來。同時,會上還要求進口經營單位在會后展開自查工作。總署還將盡快制定關于電子期刊,網絡出版物等新興載體的法規條例,以及關于接受境外機構和私人贈送的出版物的管理辦法,進口出版物備案和管理辦法。4.建立及時、準確、有效的各級行政監管體制。5.實行出版物進口管理審查和備案制度。6.加大對違規行為的懲治力度。7.努力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切實履行協會職能。8.加強對新技術下各種載體的研究和管理。
2007年開始對進口單位年檢
對外交流與合作司的王華處長做了關于發放“出版物進口經營許可證”的工作說明后,到會代表們就落實新聞出版局長會議精神和加強2006年出版物進口管理工作與發放“出版物進口經營許可證”的工作進行了討論。來自廣東省新聞出版局、北京市新聞出版局、中國圖書進出口總公司、中國出版對外貿易總公司、中國教育圖書進出口公司等代表分別就該許可證在實施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和近年來的工作經驗進行了交流。
會上還發放了《關于核發出版物進口經營許可證及實行年檢制度的通知》的征求意見稿。張福海指出,為規范出版物進口工作,使其制度化、標準化、科學化,根據《出版物管理條例》的要求,總署將對新聞出版總署已經批準設立的出版物進口經營單位核發出版物進口經營許可證。從2007年1月1日起,對出版物進口經營單位實行年檢登記制度。各出版物進口經營單位須通過每年的年檢,方可繼續開展出版物進口經營業務。
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于永湛對出版物進口管理工作做了以下三點要求:1.要充分認識出版物進口管理工作的極端重要性。并強調,發行對外資開放,并不意味著它們擁有進口權。出版物進口要在法律上明確“國有國營”,不對外資開放。2.要正確認識境外出版物進口管理的形勢。當前國際形勢復雜,出版物進口工作防范滲透的任務重,規范市場秩序的任務也很重。3.強化出版物進口管理工作要著眼于以下幾點:(1)嚴格按照審批范圍開展進口業務;(2)嚴格執行進口管理的有關規定;(3)認真履行內容審查要求。最后,于永湛指出,出版物進口管理工作要轉變職能,嚴格依法行政,健全法規,對新情況、新問題要在法規中有體現。同時,加強與其他相關部門的協調,解決部門之間與內部的協調和銜接,不要因為監管不到位而給犯罪分子留下可乘之機。
張福海在會議總結中說,此次會議為即將召開的“兩會”整頓出版物進口市場,提供良好的輿論氛圍,為2006年全年的進出口工作提供了明確的政策指導,為2006年全年的進出口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珍藏“大自然走過的痕跡”
本刊訊(記者韓陽)2006年2月14日上午在西單圖書大廈,人民出版社(東方出版社)舉行了《走過大自然的痕跡——魚化石》精品圖書與紀念珍藏品的新聞發布會。走進西單圖書大廈的一層,“屬于中國人的珍寶,你珍藏了么?”的海報吸引了眾多的目光。
這部書是由臺灣著名作家黎喡晴女士主編的一部科普精品圖書。黎喡晴女士同時也是以主題文化經營而聞名全球的臺灣被誠品書店的創始人,她曾經被評為臺灣百大創意人之一,并擔任過臺灣多家知名雜志專欄顧問,她個人也曾經以“席絹”的筆名出版過很多的文學作品,其中“花嫁系列”獲得了廣大讀者的喜愛。
此次,人民出版社(東方出版社)聯手西單圖書大廈、王府井新華書店、中關村圖書大廈三家書店,共同推出了《大自然走過的痕跡魚化化石》這部精品圖書及活動。同時,西單圖書大廈率先導入了“主題”營銷的概念、模式,使魚化石精品圖書及紀念珍藏品的主題營銷,不再是傳統的賣書,而是一種有主題、有文化氛圍、有靈魂的銷售經營模式,使廣大讀者在閱讀購書的同時能夠感受到不一樣的文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