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秀蓮
興趣是產生求知的基礎和動力。楊振寧博士說:“成功的真正秘訣是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初中學生來講至關重要。有了興趣,才會勤奮努力,才能克服一切困難,才會有創新的意思和欲望。實踐證明:只有對某事物或知識的極大興趣,才會產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和鉆研,許多卓有成就的成功者皆從興趣開始。達爾文小時候是一個“平庸”的孩子。但他對大自然卻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以極大的熱情去野外學習和搜集標本。終于成為著名的生物學家;微軟公司總裁比爾·蓋茨成功軌跡的起點是他永恒的興趣對電腦網絡的癡迷。
初中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決定,他們有著強烈的求知欲望,對各種新鮮事物好學、好問,富于幻想。但他們這種學習積極性往往與短暫的“直接興趣”掛鉤,遇到較為抽象的物理知識時。這些小困難便很快地使他們失去了學習積極性。最后導致初中物理教學的失敗。因此啟發并穩固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其學習積極性是每一個初中物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面臨的課題?,F就如何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談幾點認識和看法。
一、教師要上好第一節課,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一節課如何上,在一定程度上是培養學生對物理這門新課的學習態度和興趣的重要一環。初中學生好奇心強。對各種新的知識都感到新鮮好奇。教師必須利用學生的這種心理特征,深化其學習動機,把這種滯留在表面上的“新鮮好奇”,激發成真正的求知興趣,轉化成潛在的學習動力。
教師要認真設計并上好第一節課,使初中生從一開始接觸物理就對物理產生濃厚的興趣。為此,筆者一開始就做了兩個實驗:第一個實驗是有關低壓沸騰的。筆者給盛有半瓶熱水的燒瓶加熱,到沸騰后便停止加熱。瓶中的水停止沸騰后,將瓶口用軟木塞塞緊并將瓶子倒立,向瓶底外壁澆冷水,瓶中的水又重新沸騰起來。學生的生活常識告訴他們,要使水沸騰,就要給它加熱??伤麄兛吹降氖遣粌H沒有加熱反而澆冷水,瓶中的水卻沸騰起來,感到不可思議。第二個實驗是有關熱傳導的,筆者在一支試管中裝半管多水,放幾只小魚在內,用酒精燈給試管口附近的水加熱,管口處的水沸騰,而小魚卻在試管下部的水中游動。同學們更感到驚奇,議論紛紛,興趣盎然。通過這些有趣的實驗,培養和激發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促進了學生進一步學習探索其中奧秘的欲望。
二、教師要從創設情境入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實踐告訴我們,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創設情境。通過提出一些與課文有關的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將學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講授《壓強》時,筆者手拿一根鐵釘,請兩位同學上來,一人一端用力推鐵釘,可是誰也不愿推尖的那端。生活經驗告訴他們尖端會刺進手里,會流血,而另一端卻不會。為什么呢?由此引入新課。在講授《大氣壓強》時,先問學生,你平時用一根管子把瓶中飲料吸到嘴星,靠的是什么?很多學生回答是靠吸,接著老師拿出一根細玻璃管通過塞得很緊的橡皮塞插入盛滿水的瓶子里,然后請一位同學上來吸給大家看。這位同學使勁吸都不能把水吸上來,再請大個子學生上來吸,也是如此。強烈的知識沖突,一下于吸引住學生。學生們很快進入學習的“角色”。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合理創設情境,極大地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強烈的探索愿望。
三、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物理教學中,教師應運用物理本身的魅力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同時,教師本身以飽滿的熱情、強烈的求知欲、熱愛物理學科的情趣,帶領學生去探索物理世界的奧秘。就會對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巨大影響。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教學效果出發,通過精心設計,將最新的教學理念融入到每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注意廣泛收集物理學科最新成果,如:納米技術;天文望遠鏡已能觀察到太陽系以外的宇宙空間。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去解釋物理現象。去解決實際問題,如:百米賽跑時,終點計時員總是以看見發令檢冒煙時開始計時,而不是聽到槍響時才計時,并讓學生計算若按聽到槍響才計時,與實際跑步時間相差多少?學習了《聲現象》后分析,人在月球上,面對面講話都聽不到,要通過無線電通訊才能聽到這一現象,進一步明確聲音要在介質中傳播,而電磁波可以在真空中傳播這一道理。通過理論聯系實際。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了探索能力。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四、教師要精心設計實驗。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
物理學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科學,物理學的知識是人類根據觀察和實驗,通過分析、歸納的結果。物理實驗教學,不僅傳授知識、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和嚴謹的科學態度,而且,還是理論聯系實際、培養興趣、挖掘問題、激發求知欲、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的重要手段。物理實驗具有直觀、形象的教學作用,可以變靜為動、變抽象為具體、變枯燥無味為形象有趣。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對每一個實驗都要精心設計、創造條件上好實驗課。如《光的傳播》一課中,老師可在空氣中噴灑水霧,用激光筆照射,讓學生觀察;接著再用大可樂瓶剪去一部分倒蓋在點燃的蚊香上,過一會兒,用激光筆照射,兩個實驗都能非常明顯地看到光沿直線傳播。又如講授《大氣壓強》時,學生體驗不到大氣壓的存在。老師也難以講清楚。因此,可先演示“馬德堡半球實驗”。接著再演示“大氣壓將紙片和水托住”的實驗及“大氣壓把雞蛋壓入瓶中”,通過這些實驗。學生-一目了然。不僅知道大氣壓的存在,而且會發生很大的壓力。從而達到預期效果,此外,積極鼓勵、指導學生做課后“小實驗”。如《紙鍋燒水》、《自制電動機模型》、《自制潛水艇模型》等等,學生都非常感興趣,積極性很高。做得很認真,然后在班上進行展示、評比,這樣,鞏固了課堂知識,加深理解、鍛煉了操作技能,調動了學生積極性,培養了學生既動腦又動手、既模仿又創造的本領。為將來的各種探索打下堅實的基礎。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作為教師。只要在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有計劃、有目的地對學生實施興趣的培養和激發,并激發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就能獲得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
(責任編輯:王世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