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分析了當前我國企業內控制度薄弱的原因,并提出了改進措施。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特別是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后,企業經營機制逐步成為決定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成敗的重要因素,而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則是企業經營機制的重要方面。當前不少企業對企業內部控制制度認識不足,甚至存在偏見,致使我國目前大部分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很不完善,在中小企業及集體、私營企業這種情況尤為突出。為此,加強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已經成為當務之急。
一、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存在的問題
?。ㄒ唬┢髽I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建設不到位
不少企業對建立內部會計控制不夠重視,內部會計控制殘缺不全或有關內容不夠合理;更多的是有章不循,將已制定的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印在紙上、掛在墻上”以應付有關部門的檢查、審計,而不管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執行情況如何,遇到具體問題多強調靈活性,使內部會計控制流于形式,失去了應有的剛性和嚴肅性。
(二)企業內部會計控制體系不健全
企業領導層對會計崗位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會計崗位設置和人員配置不當,業務交叉過雜,會計人員兼職過多,職責不明;會計的事前審批、事中復核和事后監督流于形式;有相當一部分企業沒有建立內部審計機構,已建立內部審計機構的企業也未能充分發揮應有的作用,內部審計工作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和支持,使企業內部審計機構形同虛設。
(三)會計人員水平較低
近幾年來,會計隊伍迅速擴大,但對會計人員的思想教育、業務培訓沒有跟上,有些培訓流于形式,根本起不到提高會計人員素質的作用。突出表現在:一些根本不具備從業資格,靠人情關系混進隊伍的人員,仍然呆在會計崗位上。這些人只憑領導意志辦事,對法律、法規、準則、制度懂得不多;還有部分會計人員無視財經紀律制度,造成會計信息失真,財務報表被歪曲等,直接影響到會計工作質量。
(四)企業外部監督乏力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國已形成了包括政府監督和社會監督在內的企業外部監督體系,但成效卻不盡如人意。一方面由于部門利益關系,各部門都從自己的角度出發要求成立相應的監督機構,使得各種監督機構設置重復、職能交叉、標準不一,加上缺乏橫向信息溝通,很難形成有效的監督合力,甚至相互打架、拆臺;另一方面各種監督沒有按照設定的共同目標履行監督職能,有的甚至以創收為主要目的,使監督成紙上談兵。同時,不規范的執業環境和不正當的業務競爭,以及對注冊會計師、審計師、稅務師等具有“經濟警察”之稱的經濟中介執業人員管理監督不力,使他們中的一部分人受利益驅動,參與造假,直接影響了其執業質量。
二、加強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建議
建立完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已經成為發達國家治理公司的重要手段。筆者認為,完善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ㄒ唬┢髽I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基本要素
?。?組織機構的控制
包括組織機構的設置、分工的科學性、部門崗位責任制、人員素質的控制。在設置內部機構時,既要考慮工作的需要,也應兼顧內部控制的需要,使機構設置既精煉又合理。對企業的內部組織結構和職責分工要有整體規劃。
2.不相容職務的分離
授權和執行的職務要分離,執行和審查的職務要分離,保管和記錄的職務要分離,對各項業務的處理要能體現出互相監督的作用。
3.建立、健全內部審計制度
良好的內部控制制度應包括獨立于企業其他部門的內部審計制度。內審部門負責審查各項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情況,并將審查結果向企業董事會或最高管理當局報告。內部審計工作越仔細,內部控制制度越健全,越能增強內部控制工作的效率與可靠性。
?。?財會控制管理
可從兩方面考慮:財務管理,如貨幣收支管理、費用成本管理、資金管理等;財產物資管理,如存貨管理、固定資產管理、在建工程管理等。
?。ǘ┮訌姴块T之間的協調配合和與有關法律法規的銜接
內部控制是企業的一項綜合性的管理活動,涉及組織、人事和企業管理業務的各個方面,因此一方面要加強與財政、審計、人民銀行、證監會等部門的聯系與溝通,取得他們的支持;另一方面要加強企業內部黨委、人事、企管、財務等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另外,在內部控制制度建設中,還應注意符合有關的法律法規。
?。ㄈ┙∪芾頇C構,理清管理權限
一般而言,內部控制的建設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健全內部控制組織機構;二是內部控制各機構間、各經辦人員間的科學分工與牽制。目前,完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必須解決兩個問題:設立管理控制機構;實行職務不兼容制度,杜絕高層管理人員交叉任職。
?。ㄋ模┮J真抓好關鍵環節
嚴謹的內部控制制度,必須緊緊抓住企業管理的關鍵環節,通過控制關鍵環節起到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才能發揮良好的效益。
1.抓住資金管理控制
對企業資金的籌集、調度、使用、分配等實行嚴格控制,防止資金體外循環。
2.成本費用控制
對企業的各項成本費用支出實施嚴格的監管,防止出現舞弊行為。
3.權力使用的控制
對企業各經營環節、經濟活動操作者的權力實施有效監控,防止權力亂用,造成經濟損失。
(五)加強外部監督,促進企業不斷完善內部控制制度
一是財政、稅務、審計等部門要加強信息交流,互通情報,形成有效的監督合力;二是要加強對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執行的檢查與監督,確保制度落到實處;三是要切實抓好注冊會計師執業質量的監督,使注冊會計師的社會監督職責到位;同時,要鼓勵與支持廣播、電視、報刊等新聞媒體對企業(特別是上市公司)違法違紀行為曝光,以充分發揮議論監督的作用。
內部控制成敗如何取決于企業員工的控制意識和行為,而單位負責人內部控制的自覺意識和行為又是關鍵。從理論上講,內部控制本身也有局限性,其中主要是單位最高領導人控制的隨意性或相互串通,搞內部人控制。因此,提高單位負責人自覺執行內部控制的意識顯得尤為重要。